猴痘引发关注,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湖北疾控提醒!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周鹏

7月24日,湖北疾控官微发布消息,内容如下:

猴痘疫情最新情况:自2022年1月1日以来,猴痘疫情引发了众多热议和担忧。截至2023年7月11日,已有112个国家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共计88288例,死亡病例共计149例。

今年以来,猴痘报告病例已大幅下降。世界卫生组织于2023年5月10日宣布本次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近几周,东南亚国家疫情增长较快,泰国报告病例增幅最高。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本月14日发布的疫情信息,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106例猴痘确诊病例,湖北省报告2例。2022年至今,本轮猴痘疫情病例主要在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中,96.2%为男性,3.8%为女性,中位年龄为34岁。本轮猴痘疫情特点为男男同性恋人群为感染高风险人群。

猴痘主要特点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病毒疾病,潜伏期5-21天,通常在7-14天。部分病例早期会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头疼、肌肉疼痛、乏力等前驱症状。中后期90%的病例会出现皮疹,通常始于面部,随后逐渐向四肢蔓延,疱疹质地较硬,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皮疹在脱落前会经历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几个阶段,多数会在2至4周内痊愈。但儿童、孕妇或免疫受限人群可能病情严重,仍需重点关注。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猴痘康复后,抗体可在体内持久存在。

猴痘病毒的特点

猴痘病毒来自于正痘病毒家族,属于DNA病毒,与赫赫有名的天花病毒是近亲,但威力小很多。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30%。猴痘具有自限性,多数症状较轻,预后较好,近些年病死率为3-6%。另外,与新冠病毒相比,猴痘病毒基因组较稳定,变异速度慢,不会七十二变,对传播的条件要求更高,效率也更低。

猴痘怎么传播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早年主要发生在非洲中西部热带雨林地区,或有相关旅居史,但2022年的这波疫情首次在与中西非地区没有直接关联的国家持续传播。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际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病灶及污染的衣物传播,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方式,少部分病例是经飞沫传播或胎盘垂直传播。人群对猴痘普遍易感,既往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预防有效率大约为85%,1980年消灭天花后,天花疫苗已停止接种。

猴痘如何预防

猴痘全人群易感,了解猴痘特点,做好自我监测与管理,才能当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预防猴痘,应做好以下几点: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及污染物,包括流行区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动物、啮齿类动物等。

避免和猴痘患者密切接触,密切接触是猴痘的主要感染途径。亲密接触前应知己知彼,否则,风险将与任性侥幸相伴。

做好个人卫生,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可能的飞沫传播,保持手卫生,日常消毒,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保护好自身免疫力,平时规律的生活,合适的营养以及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中国疾控建议出国前应关注目的国猴痘疫情信息,并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自我监测早发现,出现临床症状并有流行病史,应及早就医,并做好自我隔离。

小结

猴痘作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较好,但并不是因为病毒自己限制自己,而是因为人体免疫力足够强大,最终战胜了病毒。免疫力健全是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关键,这也是自限性疾病存在的医学基础。无症状、轻症、重症等个体差异与自身免疫力密切相关。因此,做好防护,提高自身免疫力,是个体最负责任的做法。思想不恐慌,生活不大意。如果一旦感染猴痘,理性科学应对。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世界卫生组织   皮疹   湖北   天花   疫情   病例   免疫力   症状   防护   人群   病毒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