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门户 生态秘境

红拉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滇金丝猴。芒康县委宣传部供图

芒康藏族同胞跳起弦子舞。本报记者 毕玉才摄

加加面是芒康盐井的一种美食,顾名思义就是“不停地加”。图为当地百姓制作加加面。本报记者 刘宇航摄

莽错湖位于芒康县中部莽岭乡境内,湖面海拔4300多米,水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图为莽错湖畔的牦牛群。本报记者 毕玉才摄

藏式木雕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西藏各地广泛流行。图为芒康县一家工艺品店内,店主在摆放藏式木雕手工艺品。本报记者 刘宇航摄

位于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两岸的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本报记者 刘宇航摄

【大美中国】

这里是藏、川、滇三省区交界之处,金沙江、澜沧江奔腾并流之所。在这片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上,幽幽古刹回荡着千年声响,涓涓温泉诉说着脉脉温情。这里,是藏东门户——昌都芒康。

雪峰高耸云端,湖泊澄澈纯净,在横断山脉环抱中,孕育出藏东大地瑰丽奇绝的生态景观。香格里拉核心腹地,无际的草原,牧草茂盛;金沙江与澜沧江映带左右,宛如圣洁的哈达从北至南,横贯全境;飞禽灵兽,欢跃在花草与丛林之中;八方游客对山水放歌,向美景抒情,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连绵起伏的红色山脉,磅礴奔涌的赤色江水;一望无际的古老盐田,星罗棋布,如同一颗颗闪耀夺目的星辰,深深镶嵌在藏东大地,养育着热情豪迈的康巴儿女;悠扬曼妙的弦子舞、欢腾热情的锅庄舞,把康巴汉子的率真豪放与康巴女子的贤淑勤劳展现得淋漓尽致;昔日繁华的茶马互市,正在复原的邦达仓旧址,生动见证着与内地交融的历史,诉说着民族团结与融合的动人故事。

金沙江与澜沧江的水利资源,是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的源泉。西藏首个百万千瓦级水电工程苏洼龙水电站,已全部投产发电;西藏装机、投资规模最大的如美水电站和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昌波水电站核准开工;全球在建规模最大、生态环保措施最完善的昂多光伏电站和“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的金上—湖北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卡麦换流站也相继落地。目前,芒康县清洁能源工程规划总装机达3287万千瓦、总投资超2100亿元……新时代的芒康,已然成为国家清洁能源的重要接续基地。

这里森林密布,林下资源得天独厚。虫草、松茸、木耳、獐子菌、羊肚菌等竞相生长。草原广阔,牧草鲜美,数不尽的牛羊遍布山野……富足的资源,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芒康县大力发展葡萄、蜜橘、石榴、苹果等优质水果产业。其中,芒康的葡萄荣获国家级地理标志认证,以当地特色葡萄推动的葡萄酒业已成支柱型产业,种植面积达1.54万亩。绿树金果、涵养生态,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在芒康的生动实践。

奋楫扬帆破浪行,笃行筑梦书华章。7月盛夏,第七届茶马古道旅游文化艺术节在芒康开启。独具特色的千人弦子舞,酣畅刺激的草原赛马,“遇见芒康”主题茶马集市……三省交界处,两江并流间。这里,是静美超然的生态秘境,是延续千年的文化宝藏,是物产富饶的善妙之地。这里,是乐土芒康。

(本报记者 刘宇航 尕玛多吉 杜倩 本报通讯员 董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澜沧江   弦子   金沙江   芒康县   东门   山脉   芒康   生态   盐井   西藏   水电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