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把200万、8套房给儿子,老伴病重下跪求女儿被拒,大骂:忤逆

“逆子,逆子啊,你不孝啊!”,“就是死也和我无关,看病找你儿子去!”这绝情的对话出自四川成都的一对父女之间。

都说养儿防老,这位70多岁的父亲的儿女双全,但在老伴病重的时候,不但女儿没有跟着忙前忙后,而且大爷在找女儿要医药费的时候,都下跪了还是被女儿无情拒绝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老人和看似不孝的女儿之间又发生过什么呢?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接着往下看,又可以一起谈论参与,感谢您的支持!】

«——【·案情回顾·】——»

独宠儿子,重儿轻女的父亲

据了解,大爷姓付,今年已经有72岁高龄,住在成都,家里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退休后的付大爷和老伴独自生活,老房子拆迁还得到了8套房子和200万拆迁款,按理说生活应当十分圆满。

重男轻女的付大爷想把老房子拆迁的时候得到的所有财产都留给儿子指望儿子能给自己和老伴养老送终。

面对这样偏心的行为,两个女儿当然非常反对,她们认为出嫁的女儿仍旧是家里的一份子,理应得到一部分财产。而重男轻女的付大爷却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和自己家已经没有关系了,自己的房子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不用考虑女儿们的意见。

因为这件事情,两个女儿和父亲与弟弟之间产生了隔阂,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面,亲情可以说是十分淡薄

付大爷的儿子得到了这笔钱,干脆不上班了,没有经济来源,整日凭着这一笔钱过活。媳妇闹离婚也能大方的掏出30万摆平

凑巧,大女儿要去买房子,首付还差一笔钱,她觉得关系那么僵持直接向父亲借肯定不可行。于是谎称要用父亲的银行卡将钱汇总,将卡的密码要了过来,实际却偷偷用银行卡转出来了6万,并且想把银行卡里的钱都占为己有

弟弟得知了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直接找到姐姐家里想要回这6万块钱和银行卡,却只换来了一顿争吵。一怒之下,弟弟以偷窃为由将姐姐告上了法庭

付大爷在法庭上看到自己的大女儿成为儿子的被告,他为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感到十分痛心,这也唤醒了他沉睡的父爱,当即表示这些钱算是他赠予女儿的,不是偷窃

法庭当场判决女儿归还了转走的6万和银行卡,可这件事情却成为了后来弟弟回来谴责姐姐不孝顺的导火索

老人重病无人看管

由于年岁渐长,两位老人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经常需要去看病。而付大爷老伴复发的宫颈癌打碎了一切,一方面老伴住院治疗需要人照顾,儿子工作忙,医院单位两头跑也十分艰难。另一方面治疗的开销很大,只凭借儿子贴补照顾本来就吃力。

儿子家里正在做饲料生意,付大爷当初给他的钱都投在了生意上,生意起步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房子也很难变现,因此更加无力独自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老伴重病在床,付大爷也能理解儿子如今帮不上什么忙,于是大爷想到了早已出嫁的女儿们,尽管之前因为财产闹过不愉快,大爷还是相信女儿们能够体谅父亲和弟弟的不容易。付大爷多番犹豫下决定向她们求助

付大爷在儿子的陪伴下来找大女儿,却没想到自己跪下诉说她母亲已经时日无多都无法换取女儿的理解和帮助,就连付大爷提出让女儿去医院看望老伴一下都不肯

女儿如此绝情,这让付大爷无比痛心,他非常愤怒,所以才发生了开头那一声声不孝子的谴责。

而付大爷的谴责无法唤起女儿的同情心,却招来了大女儿更冰冷的拒绝“我妈就是死也和我无关,看病找你儿子去!”。

付大爷能理解儿子的无奈却无法理解自己养育的女儿为什么面对自己如此的无情,但儿子此时看到父亲如此激动开始骂起来了亲姐姐:“家贼难防,当初你偷爸的6万,我就不该和解,就应该让法律制裁你!”。

冷漠的儿子在父女俩激烈的对峙下开始揭大女儿的短,这无疑给火冒三丈的两人又添了一把油,双方之间又一次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昔日和睦的亲人如今却因为赡养老人的责任问题口不择言,这让很多网友都感到惋惜。

父女争执不休

大女儿听完弟弟的指责,也跪在了地上:“爸,当初您200多万都给了他,如今却来计较这6万,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你怎么能这么偏心!”,付大爷却始终认为自己的做法没有错误,是女儿不近人情,不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至此,两人都在大街上跪着,谁也不肯起来。

父亲看到向大女儿要医药费没有指望,又将目光投向二女儿。

二女儿也感到非常委屈,指向弟弟:“爹,当初拆迁分的8套房都给了他,说好了让他给您养老,怎么现在又来指责我们不孝?”

不仅如此,二女儿结婚时,为了给儿子攒娶媳妇的钱,付大爷向二女婿家里要了十几万的彩礼如今母亲病重,父亲不向一直看好的儿子要钱,却来向女儿求助,这让本就对父亲心生不满的二女儿无法接受,一度情绪激动破口大骂

对于两个姐姐的看法,付大爷的儿子却不能认同,他认为毕竟是父亲将他们养大成人,无论财产怎样划分,两个姐姐都有赡养父亲的义务

对于父亲将8套房和200多万拆迁款都留给了自己没有给两个姐姐这件事,儿子认为一码归一码,父亲将财产都留给自己也都是父亲的意愿,两个姐姐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去赡养父母。

而两个姐姐早就被父亲偏心儿子,将财产都留给儿子的行为伤透了心也惊讶于弟弟的唯利是图和冷漠绝情。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给重病在床的母亲掏医药费

双方产生分歧,警察和记者赶忙上去劝解,但是双方还是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不久后两个姐姐又被弟弟告上法庭。

调解后,两个女儿因为顾念父母的养育恩情做出了一些让步,她们表示愿意陪护母亲为照顾重病在床的母亲出一份力,但仍旧不愿意为母亲的看病出钱。而付大爷的儿子却认为姐妹三人都有义务赡养父母,医药费应当三人平分支付。

在法庭上,付大爷仍旧情绪激动,他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惦记那笔遗产,你不配,滚!”。最终,两个女儿经过调解再次让步,她们表示愿意照顾母亲,并且支付一部分的抚养费。

事已至此,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付大爷和老伴应该是最寒心的。养育多年的儿子女儿不仅没有在父母有困难的第一时间解囊相助,还在母亲癌症这样的关键时刻反目成仇,没有任何一方挺身而出,确实令人唏嘘

但付大爷早年的做法也的确不近人情两个女儿真正想要的未必是分一份财产,而是父亲尊重她们想法的态度,因为毕竟她们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这不会因为婚姻或者任何事情改变。所以付大爷这样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他是一意孤行造成的。

这样的结果对于两个女儿不算公平,但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这一点无法否认。另外,即使付大爷因为重男轻女将所有财产都分给儿子,法律上也是可行的。因此,两个女儿纵有万般无奈也需要尽心照顾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付先生的儿子虽然履行了义务,但是在关键时刻却左右推脱,企图用自己的工作繁忙以及经济拮据来博取父亲的同情这在付大爷重男轻女的眼光看来当然无可厚非,但在旁观者的眼中简直是一场闹剧

天下儿女为了给父母看病,家里砸锅卖铁的比比皆是,手里有八套房却声称没钱完全无法让人信服。

他两次将亲姐姐告上法庭的行为也可以说是十分冷漠身为弟弟却不顾姐姐从前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一心想要姐姐受到惩罚,很难想象他又能对亲生父亲有着多深刻的感情

«——【·以案释法·】——»

1、付先生的两个女儿是否应当履行赡养义务?儿子是否可以以生活困难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即使之前遭受了付大爷的偏心对待,付大爷的两个女儿也都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九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

本案中的儿子声称钱都投在了生意里,经济拮据难以独自承担赡养义务。那么假设儿子完全拿不出钱就不用履行赡养义务了吗?

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

2、本案中的女儿放弃继承权后是否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

有人认为本案中的老人把所有财产都给了儿子,那么没有分到财产的女儿就可以选择不履行她们的赡养义务。

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赡养老人是赡养人的法定义务,这与儿女有没有放弃继承权,财产划分是否公正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规定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付大爷的子女可以通过签订赡养协议来分配赡养义务,以及每个人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承担,但与此同时,赡养协议中付大爷的女儿还是无法放弃履行她们的赡养义务,因为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中对赡养人必须履行赡养义务的规定。

«——【·结语·】——»

付大爷的遭遇虽然有些悲惨,但是的确一切都是因为他一意孤行将所有财产都留给儿子并且不顾及女儿的态度造成的。这个行为让两个女儿寒心,也是两个女儿后来与父亲反目成仇的导火索。

另一方面,儿子对姐姐的冷漠无情也令人唏嘘,两次因为经济纠纷将亲姐姐告上法庭,丝毫不顾念姐弟情的儿子,又能对父亲有多深的感情呢?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摒弃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要自食恶果!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到评论区留言!】

关注@王律谈法

带您更加清楚的了解法律法规!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提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老伴   大爷   儿子   女儿   重男轻女   偏心   医药费   套房   财产   义务   弟弟   父亲   姐姐   母亲   父母   两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