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已至 打着这个幌子吃点啥呢?

今年的三伏天是这样安排的。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而“夏有三伏,热在中伏”,毫无疑问,中伏基本上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今年的中伏是从7月21日到8月9日,共二十天,俗称“双中伏”或“俩中伏”。

任何时节都是吃货们大快朵颐的好机会。那么,中伏天,也该计较计较该吃点啥补一补了。

鸭(湖南、江西)

在湖南、江西等地,有“头伏吃鸡二伏鸭”的风俗,人们认为吃鸭具有“防苦夏”的作用。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力消耗较大,而鸭是水禽类动物,性凉,较为滋补,适合体内有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用,能够在补充人体所需能量的同时祛湿除潮、清热润燥。

在夏天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容易发胖,营养吸收却较为困难。而鸭肉脂肪低于猪肉,还含有较多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不仅对人体负担小,还能美容抗衰老,尤其适合在夏天食用。

面食(北京、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向来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南朝《荆楚岁时记》曾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其中汤饼便指的是面条。

中伏暑气重,吃一碗热汤面,酣畅淋漓出一身汗,进而祛除体内的潮气和湿气。或是吃一碗凉面、过水面、冷面等,清爽开胃又消暑,安抚体内因为炎热天气而起的躁意。

中伏吃面,一来有粮食丰收后尝新的意思,二来是因为在夏季人的消化能力相对减弱,面条细软易消化,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负担,且浇头可以搭配多样,营养较为全面。

茶(上海)

“头伏馄饨二伏茶”,上海人习惯在酷暑难耐的时候,以热茶解暑。

有的人一听,可能会觉得奇怪:本来就热的不行了,还喝热茶,岂不是更热?实则不然,三伏炎夏容易中暑,一杯热茶,可以促使毛孔舒张,利尿利汗,有助于降温。还能解腻助消化,减缓疲劳,疏风散热,可谓是好处多多。

不过,肝脏病人、发烧的病人和脾胃虚弱、神经衰弱者建议少饮或者不饮茶,此外,女性在经期、孕期、哺乳期时不宜饮茶。

鸡(浙江)

浙江人认为“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

南方夏季气候普遍高温多雨,较为潮湿,古人认为鸡有补虚助阳、祛湿驱寒的作用,于是便形成了在三伏天要吃鸡的风俗。此外,在炎热的时候吃鸡进补,既能解决食欲不振的问题,又能及时补充营养,达到发汗、驱病的效果。且鸡肉温补,肉质细腻好消化,老少皆宜。

鸡有众多做法,清炖爆炒各有滋味,各地不同,突出一个美味鲜香,营养丰富。

羊(江苏、安徽、四川)

江苏和安徽还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吃伏羊的习俗基本上可以贯穿整个三伏天。

在一年中最热的中伏时期,吃羊肉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养生作用。《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质虚寒的人在夏季更应该吃一些温阳的食物。而“夏天吃伏羊,健康又壮阳”。羊肉味甘、性温,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以热制热,排汗排毒,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还能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提升抵御病毒的能力,对人体十分有益。

除了江苏和安徽,四川等地也有在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

(综合人民网、澎湃新闻、小红书报道)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纲 实习生 谭微 整理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中伏   北方地区   伏天   热茶   安徽   江苏   幌子   羊肉   炎热   夏季   夏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