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为什么说:“只有毛主席值得我喊万岁,其他人不配!”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提到李敖,大家或有些陌生,但这位作家、评论家的傲气想必大家都有所听闻,他曾经说过:

“我读书很多,有一两万本,同龄人里甚至没有比我读书更多的。”

可就是如此骄傲的人,在谈到毛主席时也说,毛主席值得他喊万岁,而且只有毛主席值得,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一 、“狂人”李敖

1935年,李敖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

两岁时他就被父母带到北京,14岁时他又跟随父母迁到台湾,这样的经历也赋予了他对大陆更复杂的情感。

李敖这个人有两大特点,一是有文化,二是性格狂放,说是“狂人”也不为过。

先说文化,我们平时夸赞一个人学识高,时常用了一个词叫做“著作等身”

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但是放到李敖身上就是“写实”

毕竟李敖身高只有1.72米,却留下了两百多本著作。

哪怕是每本只按1厘米算,叠起来也超过2米高度,更不用说他还参与过文库的编辑了。

也正是因为学识过人、胸有点墨,所以他在接受采访时总能旁征博引,说起话来也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不过倘若因此觉得他是个好相处的人,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他在为人处事时讲究“随心而动”,也可以说有些特立独行,光是他被台湾当局查封的书就超过90本。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坚持写,哪怕有坐牢风险。

要知道按照国民党当时出台的《惩治叛乱条例》,宣扬不利台湾当局内容的人,是可以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更不用说激进分子带来的危险与压力了。

由于李敖反对台独、宣扬一统,他曾经受到过不少恐吓,比如说有人邮寄鲜血、子弹,给他发恐吓邮件等等。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退缩了,可李敖不。

李敖直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那些人公开喊话:

“想吓退我,不如直接寄炸弹来!”

甚至在平时的生活中,李敖都随身带着防身工具,“一手笔杆,一手电枪”,这就是李敖的真实写照。

也正因为他太强势,对方后来直接没了回应。

虽然李敖不屑与阴私者为伍,平日里说话也不留情面,但他还是有很多朋友的。

毕竟争论归争论、情谊归情谊,大家都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也不会往心里去。

不少港台学者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对李敖的言论或性格“不甚苟同”,但是他们心中大多对李敖有一分敬意。

因为李敖确实敢爱敢恨,有古时的任侠之气。

举例来说,他看到老师脸色不好,就硬是要带着老师去看病。

这难免有些失礼,可后来果然查出胃癌,他又替老师缴清了全部费用,收获了不少称赞之语。

简单地讲,李敖身上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标签就是“傲气”,可就这么狂妄的人,却对毛主席推崇备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 、毛主席的贡献

李敖崇拜毛主席,其实并不出奇,毕竟毛主席留下了不少传奇事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渡赤水”,3万人把40万人耍得团团转,不愧是“平生最得意之作”

1935年初,红军在土城县青杠坡遭遇了一场恶战,当时国民党军队一度距离毛主席的指挥所只有几十米之远,即便如此毛主席依旧没有慌乱。

我军原定的计划,是拿下土城后北渡长江,可是青杠坡一战后毛主席敏锐察觉,要想甩掉身后追兵,恐怕只能采取迂回前进的策略。

于是,毛主席临时提出了要一渡赤水,并且力排众议,通过了这一计划。

只不过当时虽然甩掉了敌人,却依旧要面对驻扎在长江之畔的国民党重兵。

众人一筹莫展,毛主席提出再渡赤水,同时可以搅出一番动静,把国民党部队吸引走。

于是我军紧接着又发动了遵义战役,取得了长征后最大的一次胜利。

前面两渡赤水,已经让国民党晕头转向,而后面两渡赤水,更堪称是点睛之笔:在毛主席领导下,红军逆转形势,让国民党部队主动绕起了圈子!

三渡赤水之后,红军装作要渡长江,敌人果然上当,将大部队转向赤水以西,殊不知红军还在深山老林中藏匿,找准时机四渡赤水,直逼贵阳。

这时候蒋介石自以为看清了毛主席计划,赶忙从云南地区调动部队去贵阳支援,殊不知又中了毛主席计策。

红军直奔云南、巧渡金沙江,直接跳出敌人包围圈!

后来人们复盘的时候发现,如果不是“四渡赤水”,红军恐难避开国民党40万大军的铁桶围剿,而四渡赤水几乎完全是毛主席凭藉军事智慧实现的。

除了在战争年代“挥斥方遒”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同样有诸多贡献,比如说建设政党、加强国防、提高我国际地位、引领人民走上现代化道路等等。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党思想基础,而毛主席在这个基础的奠定过程中功不可没。

他主张走群众路线,让我党深受人民拥护,走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

还有国防,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许多人都感慨,我们陷入有边无防的境地。

而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国防建设却取得很大成果。

在当时,是毛主席率先提出了要巩固海防、空防,并随后又提出要加强国防工业建设,以此来完成三线布局。

这是后来新中国国防事业蒸蒸日上的重要原因。

至于提升国际地位,主要指毛主席坚持抗美援朝,并带领我们取得了最终胜利。

这场战争让各国看到新中国的实力和勇气,此后鲜有大规模来范之举。

最后就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新的道路,我国从前是小农经济国家,由于错过工业革命而逐渐落后于世界,最终才导致我国迎来了百年屈辱史。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格外重视工业化,抗美援朝还没打完就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最终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很了不起的。

李敖对毛主席的尊敬,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些功绩,更因为他钦佩毛主席的精神,他曾在《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中写道:

“毛泽东精神是个人与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伟大的毛主席万岁!”

三 、对毛主席的评价与追亿

21世纪以来,“毛泽东热” 其实在不断升温。

最令人感慨的是这种升温并不是源自于政府的推动,而是来自于民众自发的行为,是真情流露的体现。

不仅是在国内,即使是在大洋彼岸,毛主席同样很受崇敬。

比如说,美国和加拿大的白人群体中就有很多人爱看毛主席的著作,收藏毛主席的像章。

许多来自非洲贫困国家的黑人,更是将毛主席视作偶像,被他带领中华民族崛起的故事征服。

至于研究毛主席的学者和机构就更多了。

据保守估计,在2008年前后英国研究毛主席的学者数量就有将近4000,美、日、俄、澳等国累计有上百家相关机构。

光是国外发表的与毛主席有关的研究论文,就早早超过了万篇,最夸张的日本,日本一度宣称自己是“全世界出版毛主席著作最多的国家”……

关于民众对毛主席的怀念与追忆,个别人有种看法,觉得这是民众对当下不满,所以才会追念过去,追念毛主席,实际上这是有失偏颇的。

驳斥这种观点的最好证据,就是大量海外华人华侨举行毛主席纪念活动,大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却做着一样的事情,这还不能证明纪念行为的纯粹性吗?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

“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对此,日本媒体不以为然,甚至公开冷嘲热讽过:

“日本的失败,是因为美国和苏联,不是因为中国,中国怎么就站起来了?”

可是很快,说过这种话的人就无地自容了。

因为新中国的军队在抗美援朝中打败了“联合国军”,直接震惊了世界,也让那些原先瞧不起我国的人彻底无话可说。

鉴于以上种种,李敖才说毛主席是中华民族伟大英雄,是值得千秋万代铭记的。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李敖绝非信口开河,在这点上和他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很多。

当然,李敖对毛主席的敬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大陆发展的看好,他本来就对大陆有着复杂情感,一趟神州文化之旅更是让这种情感升华了。

李敖过去曾说过,“故宫有皮无瓤”

可是真正来大陆走一趟,去看过故宫后,他却公开为自己之前的话道歉,并充分表现出了对故宫的看好。

无论是毛主席、周总理还是邓小平,他们的功绩都是被刻在历史丰碑之上的,每当人们感慨中国的发展复兴,就一定会相信他们的名字。

也正因为如此,人民对他们的真挚情感,不吝啬于用一切褒赞之词来怀念。

由此,也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有所收获,为建设祖国发光发热。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土城   故宫   贵阳   铁粉   长江   日本   红军   新中国   国民党   万岁   部队   其他人   道路   精神   大陆   我国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