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典故看余江:赓续血防精神 65年扛旗送精兵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同乐园内,伫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纪念碑。

人们吟诵着碑身正面刻着的毛泽东主席《送瘟神二首》诗篇手稿全文,禁不住心怀激荡,这座承载着历史厚重感和深刻纪念意义的纪念碑,格外引人注目。

年年涌动“参军热潮”

新中国成立以前,余江人民深受血吸虫病的肆虐,民不聊生。1958年,在党中央、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下,余江在全国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了血吸虫病。毛主席获悉后,欣然命笔,题写光辉诗篇《送瘟神二首》。重获新生的余江人民饮水思源,不忘党恩,当年便向部队选送130名合格新兵,掀开了余江征兵新篇章。

飞行员张国栋曾是血吸虫病重灾区蓝田坂的“大肚子”少年,是党和政府派来的白衣天使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1958年,正在上饶师范就读的张国栋为报党恩,毅然报名参军,成了一名蓝天卫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张国栋介绍,当时的余江,家家户户的青年都争先恐后参军入伍。

毛主席在诗篇里,把人民群众比作“舜尧”,对人民群众创造人间奇迹的英雄气概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评价。就是从那时起,余江人民以不忘党恩、精忠报国的火热激情,取得向部队输送1.15万余名高素质兵员、至今无一例责任退兵的骄人成绩,4次受到国防部表彰,3次被省政府、省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连年被评为“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在国防动员系统树起了征兵工作的一面红旗。

近年来,余江区积极创新和改进征兵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运用媒体、网络、电信平台、上门走访等方式开展征兵工作,在各乡镇、村设立宣传咨询站点,为优秀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架设起通往军营的绿色通道,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更加点燃了大学生参军入伍激情。2023年上半年征兵,余江区大学毕业生新兵比例达到92.2%。



为了精选优质兵员输送部队,近年来,余江狠抓“六个一”役前教育,即组织一次强军思想学习、一次血防精神宣讲、一堂红色传统教育、一组强军战歌学唱、一周队列体能训练、一项社会公益活动,让新兵带着信仰、带着初心、带着忠诚、带着斗志、带着兵味、带着感恩从血防纪念碑前出发,迈好军旅生涯第一步。

“余江青年有崇军尚武的光荣传统,余江子弟兵有爱军精武的军人天职,余江人民有强军兴武的使命担当。”中共余江区委书记罗卫国介绍。65年来,“好钢打刀,好男当兵”成为刻在余江子弟骨子里的红色印记。余江区一代代适龄青年参军热情高涨,他们把献身国防作为崇高的价值追求,让青春在绿色军营淬火成钢。


机制催生尊崇厚爱

把优秀的余江儿女送进军营,既是为部队输送优秀人才,也是为余江经济社会建设储备人才。余江把退役军人作为宝贵财富,严格落实转业安置政策,大力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转业军官、士官安置落实“3个100%”,即转业干部100%安置在公务员岗位,少校正营职以上100%安排相应实职,转业士官100%安排到全额拨款事业编单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毕业生,实行退役士兵就业“三优先”,优先推荐参加事业单位应聘,优先推荐参选村两委委员,优先介绍到企事业单位就业。对有创业愿望的退役士兵,建立“台账”制度,实行跟进服务,给予优惠政策,让退役军人返乡有创业平台,发展有施展舞台,一大批复转军人成为创业致富的排头兵。


余江区村“两委”和村理事会成员中,退役军人占到六成,大学生社区干部中退役军人大学生接近四成。广大退役军人在强化基层党建、巩固基层政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铁规铸就“征兵品牌”

“在余江,两条征兵工作铁规矩延续多年、雷打不动:无论哪个青年入伍,都必须经过区委常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无论当地哪个领导,都不准打招呼递条子插手基层征兵工作。”余江区人武部部长刘绍春介绍。

完善机制,把牢体检政考关;规范运行,把好审批定兵关;公开过程,把住廉洁监督关。余江历任党委班子把多征兵、征好兵作为政治任务,征兵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出“传统好、摆位高、工作实、政策优、把关严”的“余江经验”。65年来,余江没有出现一起征兵违规违纪问题,严苛的制度擦亮了余江响当当的“征兵品牌”。

2014年,余江首设50万元的“国防奉献”激励金,每年八一、春节前后,各级干部分片对本籍现役官兵逐户登门走访,对立功受奖的本籍官兵给予奖励,对困难军属实施专项救助,让官兵心安劲足追梦军营。如今,余江“国防奉献”激励金已提升到了每年60万元。


65年接续传承,余江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拓展完善“优先”“优惠”“优待”的奖励褒扬措施,“优先优待”第一时间落实,“权益保障”第一时间对接,“困难救助”第一时间跟进,做到应征入伍送上车、退伍返乡接到家、立功喜报送上门、走访慰问全覆盖、排忧解难实打实,让军人真正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65年风雨无阻,65年初心如故;历史的硝烟散去,余江的红色更加耀眼。在争创连续65年无责任退兵之际,余江这座凝聚群众力量和血防精神的丰碑,将继续鼓舞余江人民在新时代强军目标引领下,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源源不断选送高素质兵员。在“三军三武”精神激励下,余江征兵经验一定会历久弥新!余江征兵红旗一定会更加鲜艳!(刘东才 陈建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血防   实打实   兵员   精兵   新兵   纪念碑   诗篇   典故   官兵   军营   国防   军人   部队   精神   青年   血吸虫病   大学生   工作   余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