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爱出汗,头发经常打湿?中医:多是5个原因,教你有效止汗


炎热天气,出汗是身体的“自我调适”和“降温防暑”功能,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只要及时擦干或换衣服,及时补充水分和降温,注意避免忽冷忽热和保护好肠胃,通常能安然度夏。但有的人汗特别多,动不动一身汗,不少人还是头颈部冒汗,头发湿漉漉的,自己感觉不舒服,外人看到不美观,这是怎么回事?


中医认为:天暑衣厚劳作,则腠理开,故汗出。现代生活中衣食住行、七情六欲加运动都可引起出汗,如果患病前后或遇到汗液异常出现的,是病理性出汗,又叫汗证,多见于自汗、盗汗两大类,症状表现各异,如果是在头、额、颈部等部位,多见于6个病机:

肺虚、热盛、湿热、阳虚、中阳不固、营卫失和。


头颈部爱出汗,还常常打湿头发,是比较尴尬的,多见于4个情形:

1、在人群中,别人不冒汗,自己冒汗,形象上就输了一着。

2、吃个简餐,别人很正常,自己头颈部大汗狂飙,影响交流和观感。

3、日常锻炼,别人冒一点点汗,自己感觉毛孔发烫,汗液出来有漏风感。

4、晚上睡觉,不一会就开始渗汗,头发打湿,枕头和被子也遭殃,异味浓重。


除了出汗,还有这几个感觉:身重、发虚、心烦、困乏、酸软、头晕,感觉后脑和头顶有“抽空”的感觉,夏天头颈出汗多的人,遇到低温多风天气,容易感冒。

有的人用现代药物调理,如镇静类药物、抗焦虑药、抗胆碱药、止汗药等,或外用止汗剂,但担心会留下后遗症,或副作用大,或引起皮肤干燥,甚至脱发,所以并没有根治。


中医对汗证有独到见解和调理,头颈部爱出汗,既有自汗的原因,也有盗汗的时机。

从自汗看,有4个原因:

1、上焦有热,心肺有热,郁而不出,向上熏蒸,多见于湿热、湿毒问题,舌象以舌尖红、苔黄腻或淡白色,但舌尖两侧无齿痕,常表现为烦、闷、易失眠、咽痛等问题,有时还吐黄痰。

清上焦湿热,可用复方金银花、黄连上清片等。


2、中焦不通,中焦以脾胃肝胆为主,连通上下,升降有序,气血循行,当中焦不通,最易出现水结胸膈之症,即喝下去的水、化成的饮、生出的痰、堵住的湿全部阻滞在胸部,慢慢出现热和湿,向上蹿而出汗,舌象可见舌红苔黄腻,舌两侧有齿痕,面部爱出油,常有腹泻胀满问题,口臭口苦,易生气。

打通中焦,可用清热的脾胃药,或藿香之类的药物有较好效果,另外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3、下焦发虚,下焦有肾、膀胱、小肠、大肠等脏器,最易出现肾阳虚,使心火上亢,出现上热下寒症状,舌象见舌苔黄腻、手脚冰冷,吃凉的东西就腹泻,但上身又很热,脸上长痘,面红耳赤。

补下焦之虚,可用温下类药物加清火的药物,如桂附地黄丸加黄连上清片,可清热温下。


4、阳气亏虚,阳气充盈可助身体控水、锁水,但阳气不足,多见于大病初愈、产后或年老体衰,腠理不固,津液外泄,所以就出现头颈部易渗汗,这是虚证,可见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淡、脉弱等。

补阳气,可用黄芪、白术、防风,一路快速生气,一路健脾胃,一路解表散热,或选用生脉散。

从盗汗看,有一个原因:


阴虚而盗汗,汗液不仅出于头颈,而且发于前胸后背,多是营卫失和,当人体休息时,卫气入体,汗液不能固摄,就开始“跑冒滴漏”,当人体因汗多、发冷而醒来,卫气有浮于体表,汗液止住。

盗汗日常伴有五心烦热、舌苔红,头晕等症状,可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调理。

所以,从自汗+盗汗看,共5个原因,有时可能是几个混杂在一起,如上焦、中焦、下焦都出现问题,需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止汗除根,注意用药遵医嘱,不可乱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头发   腠理   中焦   原因   舌苔   汗液   阳气   脾胃   湿热   中医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