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这位韩裔德国大叔,在中国太火了!

越来越容易抑郁焦虑倦怠……似乎是当下,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


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症状似乎又远远达不到需要吃药治疗的程度。


那咋办?


这个时候,阿信往往都会推荐身边的小伙伴去看看这位韩裔德国大叔,疗愈效果贼棒:


韩炳哲


2019年,阿信一口气出了这位“酷大叔”的9本小众哲学册子,没想到这一火就是5年!


豆瓣上,居然累计有25000多人打出了8.1的高分。




韩炳哲1959年生于韩国首尔,是典型的东亚学霸。80年代在韩国学习冶金学,之后远渡重洋到德国学习哲学、德国文学和天主教神学,并于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尔的论文获得弗莱堡大学的博士学位。


“一个韩国人在德国学习和工作,说着一口巴黎行话,被中国的读者广泛阅读”,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韩炳哲热”。


韩炳哲的作品对现代社会的根源问题——倦怠、抑郁等都有着强烈的关注,用中国读者的话来说就是,韩炳哲乃人间清醒,堪称当代“鲁迅”,自己的嘴替,往往一句话就能治好你的精神内耗


2022年12月开始,阿信更新了“韩炳哲系列第二辑”11册中的前3本小册子——《超文化:文化与全球化》《山寨:中国式解构》《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今年7月,“韩炳哲系列第二辑”再次迎来更新——《不在场》《什么是权力?》《沉思的生活》




但作为一位哲学家,不少小伙伴都表示,韩炳哲的每本作品虽然短小精悍,要想真正读懂确实有些难度,要是韩炳哲能亲自来中国给大家解读一下就好了。


于是前几天,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阿信邀请了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汪民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吴琼教授、中信出版集团韩炳哲作品系列策划编辑胡明峰老师,希望与韩炳哲来次连线直播。


但奈何,韩炳哲非常害羞,平时既不怎么出门也不太见人,过着一种隐居式的生活,临了还是没出现。


但我们的韩炳哲作品线下解读会仍然如期举行,韩炳哲为什么值得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阅读?


三位老师给出了精彩分享,阿信今天为你奉上了文字精华,稍微有点长,适合你在emo的时候精心阅读,不妨先收藏下来吧!


1

如果“死于抑郁”是我们的终局

韩炳哲给了哪些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照片,左起:汪民安、吴琼、胡明峰

图: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吴琼:


最近几年经常会在手机上收到朋友发来的信息,说正在读韩炳哲,译者叫吴琼,所以我要特别向韩炳哲的译者吴琼老师表达敬意。


不过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是你们以为的那位吴琼老师,我没有翻译过韩炳哲。


对于韩炳哲,我先给出一个相对事实性的描述,然后再做解释。


首先,他是一个韩国人,在德国学习、工作、生活,然后用德语写作,说着一口巴黎的行话,然后被中国的读者广泛地阅读,这就是我现今所感受到的韩炳哲。


他在国外受欢迎的程度怎么样,我不太了解,当然我也看到他的很多作品被翻译成了英文。在德国有多少年轻人阅读,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想中国的读者一定是最多的



我刚才说的是一个事实性的描述,那么这个事实性之后是有一些深层原因的。


如果我们说韩炳哲喜欢讨论症状的话,他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症状——韩炳哲喜欢讲全球化情境之下的主体问题,而他就是全球化之下所产生出来的一个主体,一个典型的全球化主体。


只不过,正是他所描述的那些倦怠的、挫败感十足的绩效主体,让他成了他所批判的绩效社会里面最成功的绩效主体。这同样是一个韩炳哲现象。


我先说韩炳哲的法国性的一面。他早期刚开始的时候写的是比较哲学化的作品,并且很德国味儿的,包括他的博士论文,但很快他就从这样一种德式写作转向了一种法式写作,说了一口巴黎腔。


你会看到,有几个重要的人物是他的参照系,比如,福柯,阿兰·埃亨伯格——这是一个社会学家,还有就是鲍德里亚、德勒兹,当然还有巴迪欧……但是我们又不能在一个理论的意义上称他是要去跟这些人对话。他不是对话者。


他总是会在他们所描述的某个场景当中接着往下进行,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所以他会对社会各种命名,还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倦怠社会”“绩效社会”“透明社会”等等。所有这些描述都十分的法国味儿,包括他所使用的概念和术语。


韩炳哲


比如他有一本书叫《暴力拓扑学》,分为暴力的拓扑学、暴力的心理学、暴力的政治学等,还有权力的问题,诸如此类我们都知道,这是他十分典型的一个法国性。


再有一个就是他对主体症状的描写。我不认为韩炳哲是一个特别严肃的去做社会批评的人,但我的确认为他是在对一个社会情境之中的主体以及主体之自我状态进行症状描述的一个人,他做了他的诊断和描述。


所以他所关注的问题其实是主体的问题,虽然这个主体的后面有他所批判的新自由主义这样的社会政治语境,但他很少直接把目标指向那里。


在他的描述当中,你不能把它视为对一个社会症状的批评,比如说它不像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一个社会结构的总体性的症状批评。韩炳哲主要还是对在一个社会情境当中的主体的症状的描述


在这个描述中,我们其实会看到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同质化


他讲“透明社会”就是一座“同质化的地狱”。或者说自恋,或者说这个社会的核心的症状就是抑郁症……



在同质化之下,在这样一个绩效主体、绩效社会的情境当中,每个人看似都是自由的,都是自己的主人,但实际上,自由成为了我们的律令,成为一个强迫我们去实现自由的牢笼


就是在这样一个基本的情境之下,他所表达出来的实际上是自由最后成为剥夺自我的一种无法逃遁的力量。主体的倦怠、自恋、同质化等等都来自这样一个东西。


主体的根本的症状,抑郁也好,同质化也好,根本上就源于他者的死亡、他者之死。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在韩炳哲对主体的诊断当中,他核心地抓到的一个东西,就是他者之死


在法国哲学的语境当中,所谓的他者意指的就是一种异在性,不是外在性——他者永远是内在的,他者是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的。他者的这种异质性才是主体的自我生产的核心能量。


韩炳哲说,正因为他者之死,异质的力量使主体的自我生产最后变成了在同质状态之下不断的自我重复和自我复制,并且这种自我重复和自我复制成为一种强迫症,这就是主体的倦怠之源。正因为他者的消亡,所以爱欲也死掉了。


韩炳哲在这样一种情境之下,有没有提供一个路向?如果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倦怠社会、一个绩效社会,或者是一个透明社会,最终的结果是主体的一种抑郁症,或死于抑郁症的一种状态,或是一种他者之死,那么怎么办?



我觉得他提供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回返,就是回返到他者,去召唤出爱欲,因为只有在他者当中、在异质性当中,爱的力量才能够产生。这就要回返到一种沉思的生活。


沉思的生活是一个精神的、转向上帝的、神圣的、向内的主体。绩效社会里称赞的只是主体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行动性之中,而把沉思的生活那一面彻底地遗忘。


我把这个回返称之为韩炳哲对西方传统的一个回返。这时你发现他会提到舍勒,会提到海德格尔,其实我觉得他是在做这样一个动作。


第二个就是他的折返。折返到哪里去?当然就是东方。


其实他有本书,我觉得写得挺好的,就是《山寨》。当然“山寨”在中文当中是一个有点儿被污名化的名字,实际上韩炳哲对“山寨”的使用是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他说的是东方文化里面的一种特定现象。



这种特定现象的本质就在于时间的绵延性,时间或生命在它的绵延过程当中的一种折转,是在重复当中的差异化,是很典型的一种东方式的绵延哲学,而不是柏格森的绵延,柏格森的绵延还是典型的西方式的。


2

韩炳哲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


汪民安:


韩炳哲最早翻译成中文的书,是台湾版《倦怠社会》。大概10来年前,我就知道韩炳哲和他的《倦怠社会》,当时就有很多人在谈这本书。



在德国这样一个国家,韩炳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一个东方人、一个韩国人,用德语写作,还又是用的法国理论,获得了一个全球性的智识场的成功,确实是一个比较少见的现象。


我觉得他的书有个特点,就是写得非常精彩。


哪怕是我们不懂德语,当我们看完他的中文版,也会觉得他写得很美,他的句子非常诗意。从这个意义上,比起一般的尤其是那种充满辩证思想的德国哲学家来说,他的书像是一股清流,很好读,这是他的书能够畅销的原因。


还有一个是他的书很短,一本书大概2万字、3万字、5万字,所以我们说韩炳哲一年写一本书感觉绩效很高,实际上并不高,像这样的书我一年可以写两本。


但总体来说他的书很清晰,很短小,非常适合年轻人读,也不需要你有太多的哲学专业知识。


他的书为什么卖得那么好?我觉得实际上他的哲学或者他的书,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当下。


哲学关心当下,或者说哲学关心现在,这实际上是从哪儿开始的?应该是从启蒙时期开始的,从康德《什么是启蒙?》那篇非常经典的文章开始。


所以哲学家要写一本畅销书的话,一定要名字带上“社会”,我们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具体来说,韩炳哲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韩炳哲所谓倦怠社会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或者他为什么要提出倦怠社会,为什么要提出绩效社会的概念呢?


首先什么是倦怠?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绩效,每个人都从绩效方面想把自己变得更好,然而你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一个理想的绩效,这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自我压力,你就会产生倦怠,就会觉得压力太大了,我实现不了那些东西。


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抑郁了,抑郁就这么产生的,这是韩炳哲的一个最核心的观点


但为什么现在是倦怠社会,在此之前是什么?倦怠社会从哪个社会来的?这个时候他就开始批评福柯了。


因为福柯最有名的一个概念是“规训社会”,而韩炳哲说“规训”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我们应该抛弃福柯这个概念


但其实福柯在死之前,就认为他的规训概念并不是指“现在”。福柯讲规训社会,主要是讲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候。


那个时候在欧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型的空间机构、权力机构,比如工厂、学校、医院、军队……人们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接受训练,接受对身体的各种严格限定,以产生功能、产生效率。


就是说,一方面让他们驯服,另一方面让他们在驯服的同时产生效率。这跟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时的生产社会是密切相关的。



韩炳哲说这样的规训概念在今天已经不再存在了。因为今天的工厂已经很不明显,我们现在的城市里面最核心的标志不是烟囱,不是以烟囱为标志的工厂,是什么?是银行,是健身房,是机场这些东西。


没有工厂,没有原来那种森严的等级制、那种严格管理,我们现在的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变得自由了,它不再是密闭空间里面被规训、被驯服的一个身体。它是什么?它就是,某种意义上应该说是一个自由的个体了。


为什么会产生自由的个体,为什么规训被抛弃掉了呢?


韩炳哲说这样可能更有效率,比原来的规训更有效率。


既然是自由的个体,他们就开始追求绩效,就开始自己对自己说“我行”“我能”,包括现在家长对孩子也是说“你很棒”。我们现在对人都是一种鼓励方法:“你很棒!你一定能行!你不能不行!你必须行!”


这样就很容易把对于绩效的追求,对于绩效的那种完满性的追求,自己转接到自己身上来。所以韩炳哲说这个不是外在的东西强迫给你的,不是规训工厂强制性地让你驯服的,而是你自己在给自己加码


韩炳哲实际上就是说,你既是自己的施暴者,也是自己的受害者。这是自己对自己的斗争,不是权力对你的控制。他认为现代社会就变成这样一个社会。这是一种绩效所统治的,让自己不断地想达到一个完美自我但又不可能达到的倦怠感。


韩炳哲认为绩效是自我对自我的要求,自己对自己不满,自己不断攻击自己,是一种摧毁的欲望,然后拔高自己。



但对福柯来说不是这样的,绩效就是一个绝对的竞争,如果没有竞争,绩效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说,福柯可能比韩炳哲要严肃得多,而且要复杂得多


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可以对韩炳哲做一点补充也好或说批评也好。实际上在福柯的规训社会之后,福柯的好朋友德勒兹也写过一篇非常短小但也非常精悍的文章,叫做《控制社会》,他提出了一个“控制社会”的概念。


控制社会跟规训社会有什么区别?


不管是福柯也好,还是韩炳哲也好,他们就特别讲一旦规训给抛弃掉了,一旦没有外在权力的话,那么我们就变成自由的了。


但德勒兹说并不是这样。把规训抛弃掉的话,实际上我们还有一种另外的、更加隐秘的,或者是更加松弛、更加宽松的规训,这就是控制。


什么是更宽松的规训?比如说我们以前的所谓规训都在工厂里面,对里面的身体进行严格的时间、空间等全方位的监视、管理,让你每时每刻都不能脱离规训权力。但在控制社会里,他要轻松得多。


控制社会根本不是对你的时间、空间有一个严格的管理。你的时间怎么分配,你的空间怎么分配,或者你的整个行动怎么分配,不像规训社会那样把你严格监视。你是自由的,你可以放松,我可以不管你,我可以不监视你。


但控制社会以什么方式来控制呢?就通过绩效来控制。


就像在中学的时候,班主任对你是进行严格的规训的,一直在盯着你,但到了大学里,就不是规训了,而是控制,你来不来上课,老师不管,你干什么事情好像是你自由选择的。


但是他控制你没控制你?他控制你了,他控制你的方式就是绩点,是GPA。博士读3年、4年,你干什么老师都不管,但是你到答辩的时候必须把论文拿出来,他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通过绩效来控制。



规训社会控制你的身体,把你每时每刻都管住,然后你做出什么样的一个成效,或效率、绩点,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他觉得把你的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控制住后,你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那些效果。


但控制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要宽松一点,就是我不控制你的日常行为,我只控制你最后的绩效。德勒兹是这么来讲的,从规训社会到控制社会。


同样,他也不是说绩效是一个自我施加于自己的压力,或者自我给自己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绩效还是跟外在的机构有关系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德勒兹的分析,关于绩效为什么会产生焦虑,还是更符合我们的现实


按照福柯的说法就是我们彼此都在竞争,我不得不完成,但德勒兹的说法就是我们的老板、公司都逼着我们。


所以现在的公司取代了原来的工厂,工厂只有纪律,只有刻板的制度,但现在的公司搞出一套所谓文化,什么公司文化,什么企业精神。



这种东西都很远,好像它不能控制你,但实际上它有背后的东西,它的背后还是绩效,所有谈什么公司文化的,都属于那种软性控制或者是软暴力。


在某种意义上,它比刻板的工厂制度还要好是吧?


但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可去规训工厂,每天下班我就没事了。


如果你说企业文化,加油、上进什么的,我哪怕不去,也天天被你加油、上进,天天想我到年终的时候还有几篇文章没发,我会非常难受,所以这样一种控制恐怕是比规训还要厉害


不管是福柯讲的绩效,还是德勒兹讲的绩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比韩炳哲讲的,我觉得可能还要更复杂一些,更深入一点


3

阅读韩炳哲

还有哪两点需要“纠偏”?


活动现场照片 图: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


胡明峰:


作为编辑,虽然从理论上提升不到足够的高度,但韩炳哲的书我是认认真真地看过了每一本、每一个字,所以有两个小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跟两位老师做一个回应。


一个就是我在做书的过程之中,也是自己读书的一个过程之中,我发现对韩炳哲的一个定位,我们应该稍微纠偏一下。


我们总把他定义为一个哲学家,写了一系列的哲学小书。一般地来讲,我们对于哲学家的一种理论原创性以及体系性都会期待更高一点。


但后来,我其实真切地感受到,对于韩炳哲来说,我们有的时候可以不称他为一个哲学家,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思想者,是在海德格尔的意义上的一个思者


我觉得他真正的目的并不是想建立一个体系,并不是想提出一些颠覆性的或者是原创性极高的观点,而是在于借用这样一些哲学理论,最终想探求自己的一种内心状态和一种生命形式。


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之中,思是最关键的。正如我们刚出的韩炳哲系列的新书——《沉思的生活》,我认为他的“思”更多地代表了一种生命形式和心灵境界的诉求。



我是学中国哲学的,对老庄也有一些皮毛的理解,但我在编他的《不在场:东亚哲学与文化》一书的过程中就发现,他对老庄的很多解读是有偏差的。


不过,我还是非常认可他对这样一种文化精神以及美学意境的诉求,最后他想把它融入到自己个体的生命里边来。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韩炳哲讲到绩效社会,讲到倦怠社会。


我觉得韩炳哲更多的在诉诸个体。他把太多的问题,最后返归到个人、个体的角度上来想。我觉得对韩炳哲自己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他从韩国走到欧洲、走到德国,然后从他原先学习的冶金这样一个理工的、化工的学科,转向一个完全人文的、理论的哲学学科,以及他在欧洲的生活、他的观察以及他现在的生活状态。


他在2018年的时候写了一本书,叫《大地颂歌》,写他自己在柏林的一个非常破旧的房子后边,有一个非常小的花园,他就在这个花园里边每年四季种不同的花,摆弄花。


这个话看起来是一种闲情逸致,但并不完全是,这里边有一种生态伦理、大地伦理的诉求。


我觉得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对韩炳哲来讲,他最后能够寻求到一种适合他的生命形式和生活方式。然而对大家来讲,对更多的人来讲,尤其是在现在这种都市生活里边,不可能每人都有那样一座花园。



我觉得韩炳哲最终寻求的是自己的一种心灵状态和一种生命形式,这对一般的读者、一般的人们来讲都是不那么现实的,所以,能够真真正正地从内心深处对韩炳哲产生认同的人,不多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关注,或者从某方面得到韩炳哲作品的一种启发,我觉得,这又说到一个网上的评论,就是说韩炳哲是中产阶级标配读物。


我觉得,从生活状态、经济条件、心理状态,以及某种精神诉求的角度上来讲,韩炳哲的作品确确实实反映了这样一个中产状态的一个人群,他们的一种诉求


-End-

2023.7.22

编辑:楚旂 | 审核:Yoyo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德国   海德格尔   同质   倦怠   情境   豆瓣   中国   大叔   绩效   症状   主体   哲学   工厂   状态   自我   东西   自由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