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关店200多家,海底捞曾经的劲敌,为何落得这般凄惨境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小魏档案

编辑 | 小魏档案

有没有三十多块就能饱餐一顿的火锅呢?答案是曾经有,那就是呷哺呷哺。

“有事找民警,吃饭找呷哺。”作为火锅界面曾经的王者,巅峰时期的呷哺呷哺丝毫不逊色于海底捞和小肥羊,只可惜,如今的呷哺呷哺已风光不再。

这两年来,呷哺的价格不断上涨,原本35块就能吃饱,现在人均要60-80块。但价格逐渐令人高攀不起的同时,火锅还是老样子,味道和份量都没有变化。

而令人费解的是,越涨价,呷哺便越是赚不到钱

2020年4月15日,火锅品牌凑凑火锅CEO张振纬离职,其母公司呷哺呷哺的股价也跟着一路暴跌,达到了20%。

这一幕,似乎预示了中国火锅行业一个时代的落幕

一、艰辛的起步

呷哺呷哺的创始人是个台湾的富二代贺光启。他于1993年来到大陆,经过一番经营,家里的生意很快由盛转衰,据说一年就赔掉了五亿家产。

年迈的老父亲,差点被这个不孝子孙气到跳楼。

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贺光启这么败家,家里的底子还是比普通家庭殷实的多,身为富二代的贺光启,依然有着再搏一次的资本。

30出头的他将目标放在了餐饮业。当时台湾正流行着一种日本流传过来的风潮,吃火锅时一人一锅。

受此影响,台湾有了风靡一时的八台火锅模式,即每人面前放着一个小电磁炉,一份餐赛和一口锅,对着炉子边涮边吃。有点类似前段时间爆火的淄博烧烤的模式。

这样的火锅方便、干净、快捷,而且完全不需要厨师就能快速上菜,避免了客人太多时工作人员忙不过来的尴尬。

作为一个富二代,贺光启的目光还是独到的。他认为这种火锅模式不仅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对服务员的需求也很低,简直可以称得上未来火锅界的肯德基、麦当劳。

当时正是内地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90年代,贺光启决定将这种火锅搬到中国大陆。作为一个一年能赔光好几个亿的人,贺光启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

1998年,他在北京西单的明珠大厦开了第一家小火锅店,并为之取名为呷哺。由于该名字来源于日本涮锅,故而对中国而言有些许生僻。

但贺光启对此不以为然,并坚信开业之初店内便会客满为患,结果被狠狠打脸了。

他梦想中的热闹场面并未发生,连续几个月生意惨淡,妥妥的赔本买卖。

毕竟在当时中国,人们的思想普遍还是传统且保守的,认为火锅应该是一家人坐在一块吃的高端食材,独自一人守着一口小锅把火锅当普普通通的一顿饭来吃,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还是太超前了。

更何况,贺光启开店的地方可是北京!老北京,地道着呢,多少老字号火锅在那放着呢,顾客为啥要去吃你那名不见经传的呷哺火锅呢?

当时的老北京铜锅涮肉才是北京老百姓的最爱。炭烧的锅子里,是冒着泡的喷香清汤,一群亲朋好友有说有笑,拿着筷子涮羊肉,涮好了再沾上点麻酱,尝起来那叫一个地道!既有烟火气,又热闹。

呷哺火锅的小电磁炉,外加一人一锅,又冷清又没烟火气。外加台湾人和北京人口味上的差异,所以贺光启的火锅店好几个月都没什么客人,也就是一些性格孤僻,喜欢独来独往的客人会偶尔光临。

就这么半死不活地经营了好几年,呷哺火锅一直不愠不火的,直到一个意外发生,直接助它问鼎火锅霸主。

二、非典

2003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非典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直接洗牌了整个餐饮店。

彼时北京属于比较严重的疫区,民众人心惶惶,市面上十店九关。

在这危机关头,贺光启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在同行们人人自危,躲家里不敢出门的时候,趁势打出了“一人一锅,非典染不上”的口号。

这是,人们也发现,一人一锅的呷哺呷哺,看上去确实比传统火锅干净,而且价格还低,于是蜂拥而至。至此,呷哺呷哺一夜成名。

回头再看,呷哺呷哺日后的大红大紫确实与贺光启的胆魄有分不开的关系。他能在非典横行,人心惶惶的危局中等待时机,又在时机到来的刹那毅然出手。单从这一点,便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

当然,贺光启的成功还离不开一个因素,那就是钱。商业如战场,有多少钱决定了你的企业有多长的命,只要钱够多,命够长,你就有翻盘的希望

普通人创业之所以失败,也许并不是经营理念或者方式方法的问题,只是单纯的钱没到位。

我就有一位开修车店的朋友,前期生意惨淡,由于资金不继选择关门歇业。可他在五月份关门后,郑州在7月份降下空前暴雨,水到之处,尽成泽国。

一时间,整个城市泡水车无数,亟待修理。看到开店的同行赚得盆满钵满,我那朋友悔得自拍大腿,可惜为时已晚。

所以说,商业,一部分看头脑,一部分看运气,但最重要的,还是看钱

三、转型后的衰落

到了2007年,呷哺呷哺已经在北京开了60多家店铺,可还是供不应求,每个餐厅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2008年,呷哺呷哺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融资,开始迅速扩张门店。当时北京的民警驻点有315家,而遍布北京各区的呷哺呷哺,就有276家门店,可以说是“有事找民警,吃饭找呷哺”。

到现在,呷哺在全国各地已经有了1000多家店。但在门店疯狂扩张的同时,产品的创新与服务却都没有跟上,因为导致盈利没什么起色,成本反而大幅度上升。


2017年6月,呷哺突然宣布了一个重要的转型计划,称要做“火锅界的星巴克”。其实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涨价了。

也正是在这一年,呷哺呷哺集团推出了“火锅+茶饮”模式的凑凑。

凑凑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在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提升了整个集团的营收。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涌现了,凑凑的出现,使得呷哺在市场上的定位越来越模糊。原本人均消费40多块的呷哺,既然说要当“火锅界的星巴克”,那么必然要开始涨价。2017年到2018年,呷哺呷哺的人均消费从48.4元上升到53.3元。

到了2020年,呷哺餐厅的人均消费金额达到了63.2元。而凑凑在价格上超越了海底捞的同时,其风格也越来越像网红店了,企鹅形状的丸子,被做成棒棒糖的海鲜滑,无一不透露出这点。

但大伙来火锅店是吃饭的,没工夫看你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再加上火锅店一直是个竞争激烈的赛道,所以呷哺从不缺竞争对手。海底捞的价格也很昂贵,但人家的服务态度不是呷哺能比的。

还有巴奴,虽然价格也不便宜,一份毛肚要60,是很多餐厅的两倍。但是为了让顾客觉得值得,巴奴将菜品从100多砍到了30左右,为了保证品控,还砍掉了所有加盟店,全部直营。

而呷哺靠着一人一锅的小火锅模式起家,只要三十块钱,肉,菜都可以安排得明明白白。可现在,在经历了多次涨价后,呷哺的服务水平和食材份量并没有增加多少。有网友吐槽称:“像花了200多吃了一顿关东煮。”

随着越来越多的顾客不再买单,呷哺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流失。2021年,呷哺呷哺餐厅便关掉了229家门店,亏损1.57亿。去年,集团总亏损为2.14亿,其中绝大部队都来自于门店关停。

有人说,以前是北漂们养活了呷哺呷哺。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价格亲民味道也不错的火锅品牌,呷哺呷哺一度是北漂的最爱。

可现在,撕下了平价亲民标签的呷哺呷哺,已经忘掉了自己的初心。正因如此,呷哺呷哺注定被消费者抛弃。


作者观点:

呷哺呷哺之所以能在国内红极一时,全靠性价比出众。如今,唯一的优势丧失,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呷哺呷哺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份量   劲敌   火锅店   年关   台湾   凄惨   非典   境地   北京   中国   海底   火锅   餐厅   模式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