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醉园,这场研讨会展现了茅台的独特美学

觥筹交错,光影重叠。7月20日晚上,“赤水河夜话:大美不孤·十方可鉴——茅台美学研讨会”在茅台醉园开启。醉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寓唐诗宋词意境。沿着蜿蜒小路,踏进“好韵楼”,著名文化学者顾久、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作家出版社总经理扈文建、著名诗人雷平阳等文人雅士齐聚一堂,共同追寻美的踪迹。

茅台醉园内

茅台的底色:美酒与美学

茅台集团老领导、酿造技术导师季克良认为:“美是践行,美是传承,美是创新。”更具体一点来说,是要践行工艺之美、传承文化之美、创新科技之美。”

在研讨会上,他再度强调茅台美学首在工艺之美。他认为,茅台酒酿造工艺是中国酿酒工艺的“活化石”,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蒸馏酒的酿酒工艺都不一样,所以茅台美学的核心在于传承坚守,包括坚守用料、器物、微生物“三大物质传承”和时间之则、气候之律、温度之法、技艺之美的“四大非物质传承”。

茅台集团老领导、酿造技术导师季克良

去年,茅台率先提出“美时代”和五合营销法,直指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核心在于追求美与探索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强调各自人文商业秉性。白酒有十二大香型,各香型间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这样的美学境界才是一种高尚的审美境界。

在“茅台美学”的引领下,亮点频频。今年1月1日,茅台用“巽风数字世界”描绘了科技之美。在巽风数字世界中,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再造了美的文化、美的体验和美的创造。茅台酒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创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新生代也受到了熏陶。

在一个多月前举行的贵州茅台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以“美的‘五线’生态体系”为题展开深入解读。茅台美的“五线”生态体系,也被确立为茅台发展的底层逻辑。

蓝线生态体系:聚焦“增长”,打造美的产业生态、产品生态和渠道生态;绿线生态体系:聚焦“绿色”,打造美的质量生态和自然生态;白线生态体系:聚焦“动力”,通过科技、数字化、改革和开放,形成推动茅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体系;紫线生态体系:聚焦“文化”,打造美的文化生态和共同体生态;红线生态体系:聚焦“安全,打造美的安全生态。

“酒文化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用审美的态度对待酒,从而发展酒的美学,是文化表达的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点评到。

茅台的底气:美学成为文化消费驱动力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在美学的加持下,茅台的发展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半年报显示,茅台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19.5%。对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再度提速。

美酒更是无国界。2022年,茅台在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市场拥有105家海外经销商,实现销售收入42.39亿元,同步增长了61.61%。在英国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3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中,茅台位列全球烈酒品牌首位。

如今,茅台酒不仅是一种精神寄托,更是承担了文化交流的作用。将茅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国酒文化融合创新,推动茅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茅台文化的魅力和活力才能生生不息。

目前,中国白酒已经以汉语拼音的baijiu进入英文,准确且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称成为了白酒走出去坚实的一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把“国际化”看作是茅台应对未来挑战的“两大出路”之一,并将2023年视为茅台国际化战略布局年。在新增产能释放后,出口量也将逐步加大。可以预见:茅台在国际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将不断提高。

南方+记者 黄晓韵

【作者】 黄晓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茅台   美学   茅台酒   白酒   中国   研讨会   独特   生态   体系   工艺   集团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