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0实战被击毁,击落率不如毒刺,中国花的30亿美元要打水漂了?

文丨小志一直说

编辑丨小志一直说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过去的多年间,俄罗斯研制的S300防空系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上备受追捧,也出口布置在了众多国家,也包括了俄罗斯的邻居乌克兰。

但是在近些年的各国战场上,这款先进的反导系统频频出现哑火的问题,俄乌冲突爆发后,关于S300的问题,在双方的阵营中都暴露了不小的问题,更是将这个S300是否只是浪得虚名的话题推上了顶峰。

S300频频掉链子

在此前的叙利亚战场上,由俄罗斯提供的S300就在以色列战机的面前毫无反应,虽然有人声称是当时的S300并未打开雷达,没有处于运行状态。

但是这次俄乌战争中,乌克兰摧毁了一部分俄罗斯的S300,并且由无人机记录下来了作战过程,明确的显示了S300就在运行中,但是仍没有能够很好的完成拦截任务。

纵观此次俄乌战争,S300所发挥的战果甚至还不如乌克兰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在战场上,毒刺所击落的战机都要比S300更多。

这些事件也给我国一个警示,此前的数年间,我国陆续从俄罗斯购买了不少的S300系列防空导弹系统,那么我们的这些防空导弹是否也买亏了,花了大价钱入手的装备难道要打水漂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从性能上来看,无论怎么说S300都是一款比较优秀的防空导弹系统,即使现如今世界武器装备发展飞速,但是这个老家伙也并非一无是处。

S300是一种机动式全天候型防空导弹,能够拦截不同射程的弹道导弹,而且不仅可以装备在陆军,还可以装备在巡航舰上,覆盖了海、陆、空三大领域,在俄罗斯防空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甚至在世界防空领域也是大名鼎鼎。

该系列共有多种型号,其中包括S-300P、S-300PM、S-300PMU、S-300PMU1、S-300PMU2“骄子”、和S30U等。其中S-300P的原型是半机动型导弹采用桶装,储存寿命长达10年,储存期间不用任何维护。

而且S300防空导弹采用了不同的发射方式,传统防空导弹一般采用倾斜式发射,发射方向与垂直方向有一定夹角,这样的方式发射对于打击一定高度目标来说,要损失一定的能耗,而且耗时更久。这款导弹可以垂直发射,且可以冷发射,在导弹脱离弹筒一定距离再进行点火,这样不但节省了燃料消耗,还能够更迅速的进行打击。

早期型号的战斗部的重量为100公斤,中期型号战斗部的重量为133公斤,后期型号战斗部的种类为143公斤,采用触发引信和近炸引信,制导方式采用的是5N63或海军型3R41制导雷达系统,还可以采用指令制导于半主动雷达制导。后期型号使用30N6或海军型30N6E雷达,它可以采用指令制导与导弹跟踪制导,能够引导导弹打击多个目标。

监视雷达有36D6350kW三坐标E/F波段早期预警雷达以及64N6“大鸟”F波段或64N6E/E2C波段相控阵截获雷达,并配备了敌我识别器。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武装力量的主要部分,当时的S300中远程防空导弹主要承担其防空和反导双重任务。因为在苏联解体后,军工体系比较混乱,这也使俄罗斯军队中服役的S300主要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S300P系列由俄罗斯国土防空军使用,S300V系列由陆军使用,海军则是使用S300F系列,也就是S300P的建在防空版本。

每个系列下又衍生出不同的子型号,覆盖了防空、反导和舰载不同用途,组成了强大的防空体系。至今,S300系列导弹已经服役四十余年,但它仍然是俄罗斯防空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对俄罗斯的国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样看来S300防空导弹系统还是比较强大的,为什么曾经叱咤风云、享誉世界军工届的S300在世界各战场上频频出现不给力的状况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出现了一些老态,和目前应接不暇的武器装备发展来比,S300在许多性能上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为何S300频频掉链子

由于S300设计制造已经年代久远,其制造理念和功能需求还主要针对于上世纪的主流战斗机型。包括S300在内的大多数的地面防空导弹的雷达系统主要是依靠开普勒原理来进行扫描和识别,对于一些低空低速的小型目标会被它筛选过滤出去,只会识别一些大型的类似战斗机的目标。

而现如今战场上,无人机和小型隐身战机的投入,便很容易躲过S300雷达系统的侦察,从而进入攻击范围,摧毁地空导弹基地。这些现象都暴露了S300如今抗干扰能力较差,实际射程和最大射程严重不符,而且从识别目标到作出反应再到发起反击这个过程反应过慢,导致在实战中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军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F117隐形战机,在开战之初,就把伊拉克的防空雷达站摧毁,一下子就让伊拉克丧失了制空权,美军的空中优势瞬间打开,在后续的战争中,伊拉克面对美国牢牢锁死的制空权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美军顺势用战斗机发射了大量的各型号导弹,将伊拉克首都在内的各大城市接连轰炸,如同打靶训练一样简单。

这次战争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的军事发展,海湾战争过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了,战争中一旦失去了防空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将会陷入巨大的被动。

而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幅员辽阔,在国土上有着无数的重要设施和关键工事,一旦被人从空中打开口子,而没有对应的防空力量,那么国家的国民经济和国土主权都会受到巨大的威胁。

所以构建一张坚不可摧的防空网就成了我国必须要着手落实的任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就陆续从俄罗斯引进了共计14个营的S300系列的防空导弹系统,这些装备花费了中国30亿美元,加上后续加购的S400系列,估计优势数十亿美元,时至今日,S300系列仍然是我国防空领域的中坚力量。

我国该如何对待S300防空导弹系统呢?

随着世界战场上不断的唱衰S300的战斗力,我国又该如何对待我们的这些S300防空导弹系统呢,是否S3001就真的一无是处呢,我国购买的大量的S300以及S400花费了这么多的费用难道真的是花了冤枉钱吗?

其实就这样下了定论未免过于草率,只根据武器自身的性能和缺点就评判一款武器是片面的,一把刀再好,也要在武艺高强的侠客手中才会发挥作用,而现代武器也是这样。

就拿俄乌战争来说,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样装备了S300系列防空导弹系统,虽然双方的S300发挥都是差强人意,但是双方实际上使用的效果还是有着明显差别。

乌克兰的S300防空导弹基地大量的遭到破坏,甚至成为了俄空军的主要摧毁目标,但是俄罗斯的S300系统虽然有发挥出想象中的神勇效果,但是也是击落了一定数量的乌军空中力量,并且基地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破坏。

这样的差别本质上还是暴露了两国军事实力的差距,俄罗斯拥有者更完备的军力系统,包括防空系统和空军战力相比乌克兰都要更胜一筹,所以在战场上,同样是S300防空导弹,俄罗斯将其发挥的作用就比乌克兰要好上不少。

毫不夸张的讲,以我国的防空力量来说,完全不需要担心我们的空域会受到威胁,也不用担心我国重金购买的S300系列防空导弹没有用武之地。因为防空武器是否能够发挥其自身的最大作用,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性能是否足够优秀,也取决于装备它的国家的空中情报系统是否足够精密。

我国的防空力量可以分为“红色天盾”和“中国天网”,这两部分组成我国周密的防空网络,其中“红色天盾”包括了各类防空导弹网,射程从远、中、近程和末端防御的各类防空导弹,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野战防空区域和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地的防空。

以我国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为例,红旗9的射程能够达到120千米,最大射高接近两万米,可以直接冲进大气层外进行拦截,装备在我国海军和空军等诸多领域。红旗22则可以进行中远程的防空作战,最大射程也有100公里,可以拦截战术导弹等目标。

还有红旗16B和红旗17等等防空导弹可以进行中近距离的导弹拦截,在低空目标接近时可以将其摧毁。再配合我国大量的防空火炮和机动性极强的防空战车,这样一类就构成了高中低全空域的导弹防御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天盾”。

如果说“红色天盾”是中国最强的防空作战系统,而中国天网就是我国最强大的空中情报系统了,由近百架预警机、几百个型号的雷达,以及近两千架防空作战战机够称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预警监视机动防空网络。

我国有着这样水平的防空网络,大大的掩盖了S300的一系列缺点,不存在雷达识别不到目标或者被敌方干扰了探测等问题。早在十年前,我国就已经研发出来了新型的预警雷达,这种雷达能够在上千公里的距离就探测到F22隐身战机和B2隐身轰炸机,这说明我国在反隐身预警雷达方面的研究以及有着很强大的能力。

不仅如此,我国还有这其他的探测手段,拥有着可以在大气上通过电波扰动来判断隐身战机的电波传感器,还有在量子领域的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量子成像技术日渐成熟,量子成像能够让所有的隐身战机都无处遁形。

在我国强大的防空网络支持下,我们花重金购入的S300系统并不会被废弃,而是在我国空中情报网络的加持下,为我们的防空导弹系统提供强大的火力。

结语

新技术的成果改进现役兵器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途径,也充分说明了空中威胁的发展变化牵引着地空导弹的发展,以此来保卫国家的政治经济、交通枢纽和其他重要目标不受威胁。

就像当年对于S300系统,俄罗斯国防部长拉夫罗夫曾说S300防空系统纯粹是防御性质的,不是为了攻击而设计的,也不会令在该地区的任何国家处在危险之中,这也充分的体现了武器的最终目的就是保卫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乌克兰   伊拉克   毒刺   国花   作战   射程   俄罗斯   战机   导弹   中国   实战   打水   型号   性能   目标   装备   美元   我国   系列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