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残暴的黄巢,却为中国拔除了一个危害600年的“毒瘤”

文案|水生烟客

编辑|水生烟客


前言

唐朝末年的黄巢,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吃人魔王”。

据说由于军粮不足,所以黄巢军队养成的只随身携带食盐的习惯,所需军粮不是就地抢掠,就是以人肉为食,这并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但黄巢所领导的起义,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真实原因,是因为黄巢做了一件很多皇帝都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清理掉了为祸中国数百年的一颗“大毒瘤”!

那么话说回来,这颗毒瘤到底是什么?黄巢起义又是如何做到的?-

一、黄巢起义

对于黄巢起义的原因,并不需要介绍,无非就是王朝末年贪污横行,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们活不下去了,所以,那些不肯乖乖饿死的贫民们就登高一呼起来造反。

公元878年,曾经灿烂辉煌的大唐,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掘墓人。

那一年,非法买卖私盐的黄巢因为遭到了官府的通缉,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和王仙芝这个土匪头子一起宣布造反了。

由于此时的大唐国内数十年未经战乱,各地兵马战斗力较为薄弱,再加上流民众多,结果,黄巢与王仙芝两人联手之后,竟然一路向西,杀进了河南,威逼洛阳,大有席卷中原之势。

可惜的是,王仙芝选择了投降,起义军就此崩裂,再加上破船还有三斤钉呢!眼见洛阳有难,唐朝立刻又从河北,河东等地调集重兵围剿起义军。

结果一番厮杀后,黄巢战败只得向南方发展。

说回来,在战斗力方面,北方军队普遍强于南方,这似乎也算是一个常识了,在北方被官军打得节节败退的黄巢,来到了南方后,当真是虎入山林,大杀特杀。

公元878年,黄巢率领部队来到了广州,并在次年占领了广州。

在广州的这段日子里,除了休整部队外,黄巢还干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屠杀色目人,也就是所谓的阿拉伯人。

众所周知,大唐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国家,在大唐时期,中国与海外诸国建立了相当繁荣的贸易关系,有不少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做生意,做官长期定居。

在唐朝强盛时期,这些来自中国的外国人自然不敢造次,皆以大唐律法为准。

可等到唐朝衰落后,这些异族就开始蹬鼻子上脸了,尤其是在广州生活的色目人,更是仗着自己有权有势,加上广州远离长安中央,鞭长莫及的机会欺压当地汉民,在广州作威作福。

以往的唐朝官员不是拿着他们的钱不愿意管,就是担心闹出事端被中央执法不敢管,这下好了,等到黄巢来了之后,这位痛快的将军,直接就把所有阿拉伯人全体送去见真主了。

而在清理掉不听话的阿拉伯人后,黄巢也有了割地为王的心思,他向唐朝中央递了降表,表示只要天子封自己为岭南节度使,那么自己就愿意为大唐镇守边陲。

想想也可以理解,毕竟,古代的农民起义军,可没有为全天下老百姓争大同的伟大目标,他们所要的不过是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已。

那么,既然黄巢已经有了在广州割据的心思,却为何还是走上了北伐长安之路呢?

二、自掘坟墓

说来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在接到了黄巢的降表后,长安的那帮君臣竟然觉得天晴了,雨停了,自己又行了,拒绝了黄巢的投降,并且又气势汹汹地调集军队,打算南下清剿黄巢。

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打吧。

而且,说来黄巢也是倒霉,刚刚在广东站稳了脚跟,广东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为了躲避瘟疫,同样也是为了避免被官军困死于广东,黄巢先发制人,在879年的三月,率军北上。

此时的黄巢非常明白,如今大唐国内藩镇与中央离心离德的情况,

因此,在北上时,黄巢都会给各地藩镇守将发檄文,表示自己只打天子,不打藩镇,希望他们不要挡自己的路。

应该说,黄巢的这一招确实相当有效。

此时的唐朝,其实依然拥有相当强悍的武装,奈何,这些精兵大都在地方藩镇的手上,而藩镇和中央的关系,可一直都不太好,中央强了就想削藩,藩镇强了就想反中央。

因此,眼见黄巢只找天子的晦气后,沿途将领大都选择了按兵不动,只有少数节度使比如刘巨容挺身而出,结果还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公元880年的12月,黄巢率军来到了潼关。

此时的黄巢号称有60万大军,而潼关守兵有多少呢?答案是不到两万。

说来也是大唐该亡。

安史之乱后,终于认识到中央军重要性的唐肃宗,以边境精锐神策军为核心,一点一点打造出了一支,全盛时期号称佣兵18万的庞大武装。

可以说,直辖于天子的神策军就是安史乱后,长安最大的倚仗和护身符了。

奈何,如此要命的东西,都还让后来的天子们给玩废了。

当黄巢的大军兵临潼关时,当唐僖宗命令大臣们调兵遣将上城御敌时,才惊讶的发现,那十几万的神策军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全部都是空饷!

对,没错,都是空饷,最后只能勉强从街市上拉了一些乞丐凑数,这才凑出了一万多人送到了潼关。

然后,不出意外,潼关失守了。

紧接着就是老套的剧情了,潼关失守,长安危矣,唐僖宗跑路前去蜀中避难,黄巢率大军兵不血刃地就攻占了长安城。

在881年的一月,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

看起来,此时的大唐似乎已经风雨飘摇了,可黄巢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之前黄巢是通过向藩镇借路的方式,才能一路走到长安,因此在进入关中后,黄巢的军队也没有控制多少的土地,甚至连最基本的后勤补给都没有。

伴随着如李克用等藩镇兵马的集结,长安很快就成为一座孤城,而不可一世的黄巢,这才悲哀地发现,自己这个天子根本就是个空架子。

更让黄巢感到愤怒的是,在刚进入长安后,为了稳定人心,所以黄巢并没有清洗掉长安城中的贵族官员,而是将他们通通留用,以争取这些贵族们的支持。

可令黄巢没有想到的是,在882年,伴随着唐军合围后,这些官老爷们竟然背刺黄巢,勾结唐军想要一举在长安城中歼灭黄巢部队。

那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退出长安不过是黄巢的诱敌之计罢了,结果等到黄巢率军重回长安后,立刻就对整个长安城进行了一场空前的血洗。

史书记载,黄巢命士兵开刀三日,屠尽长安宗室,公卿蒙难者数以千计。

而黄巢的这一举动,歪打正着地给门阀政治送来了致命一击。

那么,什么是门阀政治呢?

三、贻害华夏的世家门阀

世家的雏形大概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公元25年,刘秀再次复兴了大汉,史称东汉。

然而,东汉和西汉相比,却完全是两个概念,在西汉皇权至上,中央至上,皇帝一纸圣令就可以将天下富人迁到关中,那当真是生杀予夺,唯上是从。

可东汉却根本做不到,以刘秀为例,在刘秀在位期间,仅是为了清理天下的田亩树就爆发了多次叛乱,哪怕刘秀砍下了十多个郡守的脑袋,却最终只能选择低头。

因为西汉的统治基础是军功集团。

在西汉,即使像卫青、霍去病,这些家奴出身的人也可以靠着战场建功封侯拜将,社会阶层流通性较大。

再加上又有汉武帝,汉宣帝等力行法家的强势皇帝,时不时的就对贵族集团来一波清洗,因此,在西汉并没有出现尾大不掉的家族势力。

可东汉不同,东汉的建立本身就是世家大族们一个妥协的结果。

再加上刘秀登基后又打压军功集团,重视儒生,断绝了平民上通的社会通道,却让少数垄断了知识的大家族可以靠着家传的儒学经典世代为官。

由此,在东汉就出现了累世2000石,并且门生遍天下的世族集体。

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有多么可怕呢?这点可以看看东汉末年最有名的袁绍家族。

袁绍与袁术本来不过就是两个纨绔子弟而已,但是在董卓霍乱洛阳后,却靠着家族的影响力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控制了大汉13中的七个州!

若不是两兄弟太废物,而且还有矛盾,估摸着大汉江山就得改姓袁了。

而在东汉灭亡后的三国中,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不降反升,比如说在魏蜀吴三国都有高官,而且还和司马家有姻亲的诸葛家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些世家大族们靠着彼此联姻和家族底蕴,开始反制皇权,并推出了九品中正制,从制度上垄断了政府的行政权,让应该代表天下人的朝廷,成了少数几个大家族争权夺利的工具!

可是这些大家族中又有多少国之栋梁呢?平日里一个个吹嘘得厉害,可真到了要命的时候,呵呵。

看看五胡乱华中那些世家大族糟糕的表现吧,再看看南朝史中,那些令人作呕的名士姿态吧。

以王羲之为例,老天呐,有谁知道王羲之的官职是右将军,是可以排名前十的重要武职!又有谁知道王献之是东晋的骑兵长官?

不知道,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只知道他们两个是书法家,至于打仗,他们杀过鸡吗?

可是偏偏谁让人家出身高贵呢,出身高贵,哪怕什么都不会,哪怕只会附庸风雅,照样也可以掌握国家军政大权。

如此黑暗腐朽的政治体系,造成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沉沦!

可偏偏那些皇帝们,他们也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所以他们可以打压,可以斗争,但却不敢真正亮刀子。

直到黄巢来了。

在第二次回到长安后,黄巢彻底失去了妥协的想法,不顾一切地疯狂屠戮,几乎血洗了关中地区的门阀子弟之后。

又在中原,山东等地大肆屠杀儒生,将门阀精英们杀得奄奄一息,为已经祸害中国数百年的门阀政治,给予了致命的打击。

说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宋朝之所以可以推行科举制,还得感谢黄巢的屠刀呢。

结语

斩业非斩人。

在黄巢的屠刀下,是有许多冤魂,但这并不代表黄巢所杀的人就都不该死。

至少在黄巢的刀下,那些不可一世、将天下当成了私产的门阀们,也终于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任人鱼肉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潼关   关中   藩镇   门阀   大唐   黄巢   大族   长安   毒瘤   西汉   东汉   残暴   生性   天子   唐朝   中国   世家   家族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