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的孙子夷皋之所以能当上国君,全靠了他那拼死去相争的母亲

晋文公成为霸主以后,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晋襄公继位以后,也在几年之内去世了。这个时候,大家想立晋襄公的兄弟为国君,主要是因为晋襄公的儿子夷皋还小,只有三岁左右;如果夷皋当了国君,恐怕是不利于晋国霸业的维持的。

道理好像也没有错。但事情发展到最后,还是夷皋当了国君,这就是历史上的晋灵公。那这个三岁左右的孩子,究竟是怎样成为国君的呢?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段历史。

晋文公去世以后的晋国政治版图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其子姬欢成为国君,史称晋襄公。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成为国君的晋襄公,自然不同于他的兄弟们了。此时,他的兄弟们再待在晋国的都城,就很不合时宜了。

于是,他们或知趣或无奈地离开了都城。弟弟姬雍去到了秦国,另一个弟弟姬乐去到了陈国,还有一个叫姬黑臀的弟弟去了周王室。这样好啊,晋襄公能安安心心当他的国君了,不用害怕兄弟们来和他争夺君位;弟弟们在别的国家待着,也很安全,不用担心晋襄公的猜疑或防备。

晋襄公

想要把权力全部集中到一个人这里,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兄弟们走了,但晋襄公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权力。父亲晋文公的女人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自然会对母国有感情。当晋国和她们的母国发生征战或冲突时,她们也会积极地影响晋襄公,使他做出有利于母国的决策。

晋文公娶过秦穆公的一个女儿,被称为文嬴。晋襄公即位不久,秦晋两国发生了崤之战。晋军大胜,还俘虏了秦军的三名统帅。这三名统帅,对秦国来说是极宝贵的人才,损失了就太可惜了。

于是,文嬴就来对晋襄公说:这三名统帅,实在是破坏了秦晋两国之间本来很和睦的关系;秦国的国君如果得到他们,肯定会恨不得吃了他们的肉;你就不要惩罚他们了,就让他们回去秦国受刑吧;秦国的国君也很想惩罚他们呢,以便来恢复两国的友好。

晋襄公居然听了文嬴的话,放走了这三位统帅。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回到秦国后,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反倒继续被重用。文嬴用自己的努力,为母国留下了三位优秀的军事人才。

与此同时,晋国卿大夫的力量也在成长着。这其中,已经开始崭露头角的是赵家。赵衰作为辅佐晋文公的重臣,很得晋文公的赏识和爱护。在流亡的时候,晋文公和赵衰就成了连襟。成为国君以后,晋文公又把女儿嫁给了赵衰;成为赵衰的女人后,她被称为赵姬。

赵姬继承了父亲“退避三舍”的优良传统,来到赵衰身边以后,理应为妻的她,却坚持让赵衰立原来的夫人为正妻。自然地,正妻所生的儿子赵盾也就成了赵氏家族的嫡子,而赵姬所生的孩子成了庶子,失去了继承权。但这就是赵姬,确实是不一般的女子。

赵盾

晋襄公在位期间,赵衰和赵盾父子相继执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们也成为晋国政坛上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晋襄公去世以后,谁来继承君位呢?

公元前621年。病逝之前,晋襄公把大臣赵盾找来,将年幼的太子夷皋托付给他,希望赵盾能好好地辅佐夷皋。赵盾答应了,也承诺了。没过多久,晋襄公就病逝了。

这时,赵盾看了看年仅三岁左右的夷皋,突然就后悔了。他觉得国家的霸业初创,需要一位能继承并开拓此霸业的国君,而年幼的夷皋显然是不适合的。其实,和赵盾有一样想法还有其他一些大臣。大家都觉得夷皋年幼,不适合当国君。

赵盾便与其他大臣们一起商议拥立国君的事情。赵盾认为,应当立襄公的弟弟姬雍为国君。姬雍年长,又有德行;而且姬雍在秦国很长时间了,和秦国君臣的关系很要好。而秦国是大国,秦晋过去也曾友好。如果姬雍成为国君的话,晋国和秦国可以建立很好的外交关系,互为帮助。

晋国及周边形势

赵盾balabala说了这么一大堆,但另一个大臣贾季却说,不如立襄公的另一位弟弟姬乐为君。姬乐的母亲被两位国君宠幸过,这太了不起了,真是人见人爱啊。因此立她的儿子为国君,百姓必定也会喜欢的。

贾季所说的姬乐的母亲被两位国君宠幸过,是这样一回事儿。姬乐的母亲是秦穆公之女,先是被嫁给了晋文公的前任晋怀公。后来,晋怀公做得不合岳父秦穆公的心意,秦穆公决定扶助晋文公成为国君,便顺带地把已经嫁给晋怀公的女儿又嫁给了晋文公。

赵盾听他这么一说,就没什么好话了:姬乐的母亲位份低微,她的儿子也没有什么威望;况且她被两位国君宠幸,这是淫乱啊,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母亲是淫乱的,而儿子也没有什么威望,不能被立为国君啊。

进行了一番道德和能力评定后,赵盾又说:姬乐所投奔的陈国,弱小而又离晋国很远,对我国也起不到什么帮助。

大家嘴炮了一阵以后,并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来。那就各干各的吧,于是赵盾去迎接公子姬雍,贾季也派人到陈国去迎接公子姬乐。秦国近而陈国远,贾季一看,太明显了,这样pk也不划算啊,明摆着是个输。算了,我不和你赵盾争了,你爱扶助姬雍就扶助吧,我也不陪你们玩了。于是,他来了个溜之大吉,离开了晋国。

秦国也派出了大军来护送姬雍,一切的发展好像都预示着姬雍一定会成为国君。人们似乎已经忘了晋襄公的遗言,以及他的儿子——夷皋。赵盾也没有把他当回事儿,想着尽快把姬雍扶立成国君,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了,你夷皋就只能俯首称臣了。到了那时,大局已定,而晋国的霸业将继续发展。完美,简直是太完美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夷皋的母亲出现了。她的出现,打乱了赵盾所有的计划。

晋灵公夷皋的母亲——穆嬴,我们来认识一下

个只有三岁左右的夷皋,他的母亲被称为穆嬴。晋襄公去世以后,穆嬴还等着成为“太后”呢,却半天也不见执政大臣赵盾的动静。她知道,赵盾已经答应了晋襄公,要辅助夷皋成为国君。但她没想到的是,赵盾现在已经有了其他的想法,早已经把对晋襄公的承诺忘在了九霄云外。

穆嬴终于发觉了赵盾的不对劲儿:哦,好啊,你原来是变了心了,不想让我儿子当国君了。那哪能行呢?不行,我要去找你说理去。

于是,穆嬴就行动了起来,一点儿也没有犹豫。他抱着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夷皋,没日没夜地在朝堂痛哭,还边哭边说道:先君有什么罪啊?这么好的一位国君啊,才刚刚死了,大臣就不尊重他的意愿了,难道晋襄公想要立为国君的不正是夷皋吗?

她又哭着说:难道是夷皋有什么罪吗?可他还是个孩子啊,能有什么罪呢?既然这样,大臣们为什么要舍弃嫡子而到外面去寻找国君的人选呢?这是为什么啊?

鲍国安所饰演的赵盾

她这一番话,说的有条有理,赵盾竟无言以答。但他还是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还是想立姬雍为君。他现在更想尽快地完成这件事。因为穆嬴在朝堂上这么一闹,自己就很被动了,臣僚们会怎么看他啊:你赵盾是什么意思啊,为何不遵照先君的意愿扶立太子呢?难道你有不臣之心吗?

穆嬴见赵盾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她就只能继续来施加压力或者是寻求一个说法。她真是不屈不挠,又跑到赵盾的府上,还是拿那番话来问他。赵盾被她纠缠得无休无止,他也感受到了来自臣僚的压力,担心政敌趁此来搞自己一下。万般无奈之下,赵盾终于改变了心意,决定辅助夷皋成为国君。

说起来,这赵盾也是权倾一时的人物,却被穆嬴这样一位女子反将了一军。这样的事迹,确实值得被记录下来。穆嬴为了儿子,能做到不屈不挠,甚至是不顾性命和脸面,也是很值得人敬佩。

决定了辅助夷皋以后,赵盾也很干脆。昨日还是他所看重的姬雍,今日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赵盾没有犹豫,没有手软,也没有什么道德抱负。他亲自率兵来拦截护送姬雍回国的秦国卫队,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

夷皋就这样成为了国君,史称晋灵公。而帮助他登上了君位的母亲——穆嬴,却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她在历史的舞台上短暂地闪现了一下,却惊艳了所有的人。在春秋时期,这样的一位女性出现过,但却好像成了绝响。此后,我们在历史上,很难再见到这样的女性了。

晋灵公

她匆匆一现,却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不一样的生命啊。好在她的故事被《左传》记载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的人仍然能看到。这算是历史对我们的慰藉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国君   晋国   秦国   母国   秦晋   母亲   孙子   霸业   统帅   大臣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