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美国已搞垮4个“世界老二”,但第5个将会反手干掉老大

前言

一个建国仅200多年、毫无底蕴的国家,凭借战争和掠夺的手段,竟然攀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这就是美国的发家史,一部血腥的剥削史。

为了保持自己无可争议的地位,美国可谓不择手段,先后干掉了四个被称为“世界老二”的国家。这四个国家都曾一度崛起,并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却最终在种种原因下落败。现如今,中国已经稳坐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了新的“世界老二”。

但是现在,美国却没有了当初的自信与底气。前国务卿基辛格甚至表示:“美国已经击败了四个‘世界老二’,而第五个将会反手击败‘老大’”。那么,被美国击败的四个“世界老二”到底是哪些?而为什么基辛格认为第五个会反手击败“老大”呢?

一、英国

英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自1588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一路顺风顺水,在殖民地建设、控制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业化优势的消失,英国本身在人口、资源、市场等方面的劣势逐渐暴露。有远见的英国人早在19世纪初就认识到,美国将取代英国成为霸权国家。

在与美国的交往中,英国总是选择退让和妥协,因为他需要美国的工业原料,同时还要应对法国、德国和俄国的牵制。英国也不寻求或无力争夺美洲,因此干脆退出。1870年后,英国人退出了加拿大,相当于放弃了对西半球的控制权,将其送给了美国。

20世纪以后,英国在巴拿马运河、阿拉斯加边界以及捕猎海豹等问题上做出了主动让步的决策。英国以为将自己无法维持的远方地区送给了美国,对方会感激涕零,团结在盎撒联盟里。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养的是一条真正的狼。

在两次世界大战和金融危机爆发期间,英国沦为债务国,而美国则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然而,强大的美国的野心却更大,开始谋求金融霸权,建立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

接着,美国联合苏联,打着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号,借英、法攻占苏伊士运河事件,逼迫英、法妥协。这不仅让美国顺利地进入了中东,也使得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英国已经难以重现当年的辉煌。

二、苏联

作为当时的社会主义旗帜,苏联在国际社会上一度风光无限。然而,谨慎的美国却对苏联心存疑虑,担忧其可能对美国构成威胁。毕竟,苏联拥有核武、庞大的军队以及广泛的民众支持,与美国一样不缺乏实力,势必可以与美国一争高低。

传统的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军事打击这些常规手段,显然对一个同样是超级大国的苏联来说不奏效。于是,美国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1950年,美国政府成立了“自由之音”广播电台,旨在通过广播向全世界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并安抚反美情绪。该广播电台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广播,其中包括俄语,直接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受众。

美国政府认为,“自由之音”广播电台可以向苏联和东欧国家输出自由、民主和资本主义的思想,进而削弱共产主义在当地的影响力。

1954年1月,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文化武器”的概念。他说:“现在,我们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武器,即文化武器。我们将展示我们的艺术、教育、科学和文化,让世界看到,我们的方式是生活得更好的方式。”

而这个“文化武器”的对象正是苏联!美国中央情报局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还秘密地支持了一些文艺团体,如抽象表现主义画派和文学杂志《巴黎评论》。这些团体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理念,直接挑战了苏联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然而,苏联到解体也没想到,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和美国硬碰硬的自己,最后竟然被美国从内部“瓦解”。

最终,在1991年,苏联解体了,美国的第二杀也顺利完成。

三、日本

除了打压竞争对手苏联,美国连自己的“小弟”日本也不放过。

1945年以后,战败的日本被美国接管,日本人对美国言听计从,而为了自己的亚太战略,美国也大力扶持日本。然而,猎犬也有反咬主人的那一天。

进入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腾飞,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品远销海外,给美国市场带来了严重冲击。半导体工业尤为典型,日本企业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关,终于在这一行业取得领先地位。以至于美国的英特尔和AMD被打得措手不及,仅在1981年,两个企业的利润就减少了67%以上。于是,一直标榜“自由市场”的美国开始插手日本经济。

1985年,美国召集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四国,在纽约签署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根据协议,美元对日元大幅贬值,日本的出口优势瞬间消失。此外,美国的施压并未结束,大幅提高了对日本工业品的关税,有些品类关税甚至超过了100%。对日本制造业而言,这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此外,为了遏制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美国还强迫日本签署了《美日半导体协定》,限制了日本的技术发展。由于一系列措施的影响,日本的工业逐渐衰落,但由于汇率上升,日本却出现了经济泡沫。在那段时间,日本人信心满满,甚至高喊着“一个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

然而,经济泡沫很快被打破,从90年代开始,日本工业发展受到了阻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日本进入了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时期。日本人将这段时间称为“被偷走的20年”。

在美国的舆论掌控下,现在的日本人并不了解,那段衰退的历史正是由他们的“主子”美国一手造成的。

四、欧盟

当衰落的英国、苏联和日本备受美国打压的时候,1993年的11月1日,欧盟横空出世,为自称霸主的美国带来了真正的挑战。

相对于孤身一人的前三个国家,欧盟的挑战更加棘手。一开始就有六个成员国,这不是美国可以轻视的对手。然而,接连取得胜利的美国并不害怕,认为欧盟只是一群衰落国家的自救行动。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星星之火,若聚拢,足以燎原。何况这六个国家各有各的长处,各自独当一面。

首先是德国,作为欧盟中最强大的经济实力,德国制造在内部市场独树一帜。无论是汽车还是机械设备,德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其次是瑞典,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在电子产业方面有着卓越表现。此外,瑞典在冶金领域也颇有建树,对欧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荷兰也不可忽视,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有着发达的物流网络,与比利时一样擅长珠宝领域,这是美国无法媲美的特长。

在开始时,美国确实并未将这个组织放在眼里,但当欧盟的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并且有意夺取霸主地位时,美国开始害怕了。

它意识到这个挑战比以往更严峻,但美国最擅长的就是应对。在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打压欧盟。

首先,它破坏了欧洲与俄罗斯之间自冷战以来始终存在的能源合作。德国作为一个工业国家,能够如此顺利地发展工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来自俄罗斯的廉价而稳定的能源供应。然而,当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鼓吹能源禁运,甚至被怀疑出手炸毁了“北溪”天然气管道。

其次,美国加强了欧洲对自己的军事依赖。作为俄乌战争危机的主要幕后推手之一,美国旨在将欧盟拖入泥潭,严重削弱欧洲国家的安全感,并阻挠欧盟独立开展防务。

然而,美国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它真正想要的是让欧洲成为自己的附庸,为自己的战略利益服务。美国对此如此自信的原因在于,它早已制定了打入欧洲的计划,通过分裂策略来牵制欧盟。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于2023年2月出访波兰的计划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美国资本已大量涌入欧洲,由于欧元贬值,许多欧洲企业濒临破产,这为美国打压欧盟提供了底气。

打不垮的中国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的GDP稳居全球第二,GDP体量达到了美国的警戒线60%,因此,美国将中国视为其竞争对手并打算使用各种手段来对付中国。

美国搞垮一个国家的手段无非就是军事碾压、经济制裁和价值观输出颠覆。然而,中国已经在军事领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军事力量已经不再是美国的对手。回顾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军队,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战役震惊了全世界。终于,美国在1953年宣布从朝鲜半岛撤军。当时时任美陆军总司令克拉克更是坦言,

“我是第一个在战败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将军”。

在经济方面,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不惧美国的制裁,中国的经济反而在逆势上涨。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稳定的政府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些都使中国能够在经济上抵御美国的压力。

而最后剩下的一招,也许是美国试图通过价值观输出来对付中国。然而,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美国宣传的虚假性,美式的“民主”和“自由”已经成为笑柄。林肯曾说过,最高明的骗子也无法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美国的价值观已经在破产的边缘,想要用这一招来蛊惑世界各国的民众,美国未免太过天真了。

结语

事实证明,尽管美国可以击败其他国家,但很难击败中国。中国目前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一路飙升。相比之下,美国已经走下坡路,只会被中国赶超,最终被全面超越。

基辛格甚至大胆预测,中国将在2049年全面超越美国。

这一天并不遥远,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加倍努力,共同见证这一天的到来。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基辛格   美国   苏联   瑞典   世界   欧洲   英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欧盟   地位   工业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