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在城市留下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解决的?

#暑期创作大赛#关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解读的文章已经是浩如烟海,这里不妨换一角度,从经济角度来探寻那段历史的轨迹。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发展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有数据显示,从1937年1945年8月,物价平均水平上升了2000多倍。

因此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遗留给共产党的最棘手的城市问题自然就是通货膨胀。随着解放军节节胜利,相继解放了大批城市,中国共产党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用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商业上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把1948年8月国民党币制改革后的金圆券变为人民币。

1945年,还都的国民党政府用了好几个月才收回所有沦陷区的伪币。

北平于1949年1月22日起义,在1月31日解放军大举入城之前,原有的人员继续维持日常治安与管理。

2月3日公布了新的货币兑换率,到2月23日,货币置换已宣告结束,从该日起严禁金圆券在北平流通。

兑换率定在10元金圆券兑1元人民币。工人、教师、学生和贫民可以3元金圆券兑1元人民币的优惠率兑换,但由于这一让步举措导致了投机,共产党在到达上海之前已摒弃不用。

解放军1月15日攻占天津,货币置换在2月的第一周已告结束。

上海解放两周后,兑换结束,国民党的货币禁用。

但是人们对新币的信心似乎并不比旧币多多少。金银、外币市场继续兴旺,价格与工资往往以旧中国的银圆计算,而不是新的人民币。

从1948年开始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

投机相当猖獗,实际上人民币上市几天后就开始贬值。六月的第一周,1银圆在上海就从660元人民币上升到1800元,一两黄金从39000元上升到110000元人民币。商品价格也随之攀升。

据上海人民银行的经理说,这一周零售价的涨幅与解放区上一年全年的涨幅相等。

新近重组的上海商会天天宣告,不愿储蓄、看重商品、鄙视货币、全副身心地投机和牟取暴利、对生产缺乏兴趣等“无形的罪恶”还“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北平、天津、南京和上海四地的军管会在劝告无效后禁止金、银、外币的流通、交易和折算。共产党虽然禁止了交易,但仍允许人们以在人民银行储蓄的形式持有金银和外币,如有需要可按当日的兑换率以人民币的形式提取储蓄。

一位官员指出,公众一定是以为共产党的规定和法令与国民党的一样,无需认真对待。北平于2月28日宣布禁令,3月2日军管会开始逮捕无视“劝告”的钱贩子。到3月4日,共逮捕了116名钱贩子,其中多数在按要求登记并答应不再进行银圆交易后就被释放了。

上海货币置换的步子迈得比北方城市更快,使人民币成为唯一货币的工作多少有点戏剧性的转折。

6月10日清晨,解放军部队包围了上海金融投机的中心——股票交易大厦,拘捕了2113人,其中1863人经教育后在24小时内就被释放了。余下的250人被拘留,他们违法的性质比较严重,这其中就有上海滩最臭名昭著的投机分子。

同时,新政权开始动员公众支持反银运动,要求工人、公用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不再接收或使用银圆。

这样软硬兼施之后,中共又以保值或单位商品储蓄的形式进行经济刺激,从而给这一运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鼓励储蓄、吸引购买力的另一方法是发行政府公债。

宣传运动始于东北,逐渐南移。由于不久之前才目睹国民党的公债券变为一文不值的纸片,老一百姓对这一举措存有戒心是可以理解的。

每个城市都成立了认购委员会,并以工商界为主要目标,发起了一场蓬蓬勃勃的宣传运动。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最后一次国债不同,新政权发行的第一次债券被认购一空。

最后,为了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和哄抬物价,避免国民党时代城市消费者的经济困境,新政权努力通过政府控制的渠道确保必需商品的稳定供应。

除了定量配给某些基本用品之外,各市政府还贮存大米、小米、盐、油和煤等必需品。一旦市价出现剧烈波动的迹象,就把贮存的货物投放市场以平抑物价。

这一工作由政府大区贸易组织网络之下的市贸易公司承担,他们也从事日常零售活动,并负责为消费者合作社提供货物。

例如,华北贸易公司于2月最后一周在北平开始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粮食、煤和布。该贸易公司开设了自己的商店,并委托一部分私营商家以规定价格出售国家供应的商品。这些商人被允许继续以市场价出售自己的货物。

但私营商家都表示不满,因此国营贸易公司进一步依靠消费者合作社,把它作为供应政府提供商品的主渠道。

虽然报纸屡屡批评这些合作社的服务质量,但其数目却迅速上升了。与过去在老解放区一样,合作社是由各个工厂、作坊、政府雇员组织起来的,不对外人与一般大众开放。

因而在刚解放后的那段时间里,共产党就已解决或至少努力地解决经济、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中几乎所有的问题,而这正是国民党在其接收沦陷区时因漠视而遭来批评的问题。

随着新货币的使用,各种自由兑换形式都已禁止。由于要犯被捕,兑换率制定得相当合理,公众投资有了新的走向,金银、外币的黑市交易得到严格控制。

此外,共产党人开始征税,建立了某些基本商品的配给制,并采取措施保证这类商品源源不断地运输到城市中,以政府控制的价格出售。

这些措施采取之后,经济立刻有了起色。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参考资料:《解放战争全记录》(四川人民出版社)、《北平和平解放前后》(中国书店出版社)、《新中国经济史》(中央党校出版社)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解放战争   国民党   北平   金圆券   兑换率   银圆   中国共产党   城市   外币   棘手   上海   合作社   共产党   货币   人民币   政府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