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假博士?这不是教育界终极笑话,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最近,一个比较有名的网络大V任泽平发了一个简短的信息,顿时在教育界引发轩然大波。说得是复旦大学某顶级教授,在国外注册了几家野鸡大学,然后让其儿子担任负责人,并借机兜售野鸡大学的文凭,据说“培养”了600多名博士,大赚了几千万。比如前期网上被打假的陈春花博士学校就出自于他们的手笔。因为华为揭穿了陈春花的假学历,也看清了她的真面目,然后北大也解除了陈春花的聘用合同,再然后从陈春花那里,扯出了一个关键的重量级人物复旦大学首级教授苏某某。令人惊奇的是,正是这个苏教授在爱尔兰注册了一家名为“爱尔兰欧洲大学有限公司”的机构,然后与国内与某个“国际人才学院”的相关机构合作,在国内联合招生并颁发相应的硕博文凭。

其实看到这样的事,说实话我并不感到意外,从这件事情上,我们更要看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并不是教育界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曾几何时,某某大学文凭是多么的耀眼;曾几何时,某某海归成为了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海外留学经历(仅仅是经历)成为了多少人竞相追捧的对象。我们从这件事情上也要看到,在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一些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还是一些其他地方,大家注重的根本都不是真正的内在实力,而是一些外在的东西,这些外在的东西主要就包括名校光环,留学经历和一些教育界的文凭等等。毕竟这些东西非常的容易辨别“高端人才”与普通人才的区别,把这些东西拿出来,也更容易引人注目。所以综合来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某个人太坏,或者是某件事做错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价值观出问题了。

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一件事,以前很多文凭和资格证都是可以挂靠的,我们比如一个建筑工程公司,必须要求有相关的资格证书或者是人才的文凭,才能够取得相应的建筑资质;如果说一些会计公司也必须具备一些专业的资格证或者学历,才能够取得相应的营业资格。但是我们想过没有,其实很多所谓的证件只是挂靠在那里的,公司还是那个公司,人还是那些人,只不过每年花点钱给这些挂靠的人,一个普通公司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有实力的公司,一个普通的企业通过人才挂靠就可以成为一个高科技企业。那么这种情况本身就催生了教育行业文凭和资格证的兴起。可以开玩笑的说,苏教授正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对虚假文凭的需求,从而创办出这样的机构,只是为了满足某些国人和某些企业的虚荣心而已。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之所以某些人某些企业要搞这种挂靠,其实也是为了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问题。我们试想一下,有哪一个人不想要真正的实力呢?有哪一个企业不想要真正的人才呢?所以说,终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教育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问题,而是一些审查机制的问题。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名校的毕业生就真得比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力强么?肯定不会,但是名校毕业生在各个环境和各个领域都具备着天然的优势,这就是人们的观念问题。当然,一个名校的师德师风和教育理念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我们不排除,但是我们更要注重的是毕业生的真正实力,而不需要一些花瓶式的人才。

所以说,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上入手;就需要彻底摒弃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毛主席说过:实践出真知。可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检验一个人的能力水平。这句话无论放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思考。其实最近几年,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对相关挂靠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禁止。虽然如此,但是这种现象仍然很普遍,就比如我们某些“专家”和“教授”,你以为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工资获得收入的?非也!很多专家和教授也都是挂靠在一些单位和企业名下,基本上只是挂个名,但却拿着天价的报酬,那么这种行为与一些“吃空饷”的行为是不是一样?就比如本文开头那个网络大V任泽平,从恒大离职之后,又被中原银行聘为首席经济学家,那么这种情况合理么?

我们说这样的工资薪酬,这样的待遇是靠什么得来的?真正是靠他们为企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么?我估计应该不是吧,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他们的文凭学历,以及他们头顶上的光环和各种头衔而已。所以说,这些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人们所最为看重的,更是某些人挖空心思想要得到的。有了这种强大的需求,那么对于本文开头的那件事情,我想大家也都可以理解了吧!为什么现在很多家庭都热衷于把孩子送到国外去留学,一方面是想让自己的孩子长长见识;但另一方面估计也是基于这种原因吧。所以说,如果真正想杜绝这种现象,就必须从根本上入手,只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才能得到自己对应的回报,才能够有效打击这种假文凭和崇洋媚外的思想观念。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们的某些高校以及高端行业和整个社会崇拜西方的观念己经到了不堪入目的级别,只要去西方留洋过的回来都高高在上,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啊!那些没有实力全靠文凭和留学经历的行为,给了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不仅获得了天价的社会资源,还能堂而皇之的占据着国内一些非常重要的职位和专家身份,这严重影响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公信力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就现今情况来看,这种不正之风涵盖了教育界、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不仅有些人还在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甚至校长等职务,负责教学和科研工作;还有一些人在科研机构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参与科技创新和项目管理;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在政府部门从事决策咨询、政策制定等工作,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也强烈建议相关部门认真转变思想,严查这种不正之风,真正以能力水平为标准,以做出的成绩和取得的成果为标尺,认真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不仅还教育一个清白,也还整个社会一个公平与公正。

#社会百态##我的生活也是头条##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教育界   复旦大学   爱尔兰   社会   不正之风   曾几何时   文凭   名校   资格证   悲哀   教授   实力   博士   东西   笑话   人才   大学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