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北约武器,普京态度松动,回头看看解放军,中国有成体系方案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也给俄罗斯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北约先进武器的机会。此前俄方与西方的军事合作很有限,仅仅限于很少的一部分子系统,比如动力系统和一些光学设备。合作较多的国家也只有德国和法国,美英两国更是始终提防着俄罗斯。

(换上乌军迷彩的M2布雷德利步战车)

如今在乌克兰战场上,残骸也好,缴获也罢,其中很多武器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都让俄罗斯人开了眼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很直白的说过,必要的时候,可以逆向研究西方武器,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了解西方武器性能,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俄制武器性能水平。

乌克兰爆发之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的武器援助。尽管这些武器大多数都是过旧或者陈旧的武器,不过也不乏一些先进型号,例如海玛斯火箭炮、新一代末敏弹、巡飞弹、TB-2察打一体化无人机、风暴阴影巡航导弹等等。乌军获得这些武器之后,给俄军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俄军在战斗之中也缴获了其中一些,希望逆向研究,从中找到破解之法。

(俄罗斯缴获的风暴阴影导弹后半截)

从乌克兰战场来看,俄军需要最为迫切的武器主要是信息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热成像夜视设备等等。这些系统和设备都指向信息技术、微电子、光电子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新世纪进入大发展的时期。俄罗斯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段时间,经济不振,投入有限,在这些高新技术领域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由于国内相关行业技术水平不足,导致俄制武器长期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少数得到重点发展的型号,也依赖西方系统和设备。例如俄罗斯苏-30战斗机的任务计算机芯片由美国英特尔提供,俄罗斯坦克热成像夜视来自法国等等。

(俄罗斯在10年代推出的T-90SM就有不少西方部件)

俄制武器依赖西方元器件造成了几个严重的后果。一个是俄方无法引进最新系统、设备和元器件,能够引进的东西成本和价格也非常高,导致俄军装备体系更新的速度太慢,代价升高。其次是受制于人,西方可以通过中断元器件供应来要挟俄罗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罗斯从法国购买的两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就被迫转卖掉。

再者就是对俄罗斯高新技术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俄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加强禁运和封锁,一度严重影响了俄罗斯武器发展,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长时间没有大规模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就和俄罗斯国内国防产业结构失衡有关。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西方的禁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顶峰,对于俄制武器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克里米亚事件迫使俄罗斯转卖从法国订购的两艘西北风级)

西方防务观察家,一直对俄罗斯不愿与中国,在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合作,感觉迷惑不解。中国相关行业一直对,与俄罗斯进行技术合作持开放态度,许多中国武器已经在俄罗斯多次展出,但俄方的态度总是“我就看看”。中国武器实际上比西方武器更适合俄罗斯的情况,因为中国许多武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联武器,中国相关单位利用自己的力量,结合西方技术进行了改进,因此俄罗斯对于中国武器应该更加熟悉,上手也更容易。

比较典型的就是主战坦克、步兵战车、防空导弹等,很多型号是80-90年代,引进苏联技术和方案,进行消化吸收的产物。这些武器相比苏联产品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操作和维护上却有着相近的特点。中国的部分弹药体系也受到苏制武器的影响,比如7.62毫米机枪弹、122毫米炮弹、122毫米火箭弹、125毫米坦克炮弹、30毫米机炮炮弹等弹药,依然沿用苏联制式。

(齐射的PHL-03式远火,它的总体布局和火力系统与龙卷风类似)

除了武器渊源上比较相近外,中国国防工业中也有不少俄军急需,但是中国产能巨大,产业完备的领域,比如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早在叙利亚内战期间,俄罗斯空天部队痛感缺乏察打一体无人机,对于战区控制能力不足,不得不依赖伊朗无人机监控战区。

与此同时,中国却在向伊拉克、埃及、沙特、巴基斯坦等国批量出口翼龙-1和彩虹-4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在打击激进组织战斗的之中,发挥了重要使用。然而当中国相关单位把彩虹-4无人机送上莫斯科航展,俄方却明显对它缺乏热情。在俄方看来,这种技术水平的无人机,俄国内军工企业一样能够研发,并且也有类似型号正在研制或者测试。

(彩虹-4广受好评,但始终入不了俄方“法眼”)

俄方忽略的问题在于,彩虹-4这种成熟可靠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并非闭门造车的产物,也不是凭空出现的概念武器,而是在解放军使用无人机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需求,结合美军无人机在反恐战争中的特点,再加上出口多国用户的使用反馈,最终出现的产品,完成度相当之高。更何况彩虹-4背后还依托着,中国堪称世界第一的无人机配套产业。

眼高手低的结果,就是俄军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对无人机的装备和使用都严重不足,国内短期内也无法提供适应战场需求的型号,很多纸面数据不错的无人机,还停留在一个月搓一架的阶段。俄军再次深感无人机装备数量和质量都不如,居然要从伊朗大规模引进无人机,其中窘迫可见一斑。有人曾经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战前俄军引进一定数量的彩虹-4、翼龙-1和巡飞弹,那么俄军的战区监控能力将会迅速增强。

(俄军在战争时期投产的海雕系列无人机)

不过俄罗斯也不完全排斥与中国的技术合作,他们意识到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在一些领域也开始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特别是精确制导系统。中国在红外成像、毫米波及复合制导系统等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俄罗斯。中国第二代末敏弹就采用了红外成像/毫米波复合制导系统,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西方同类弹药的水平,而俄罗斯末敏弹还采用落后的线列红外制导系统。

有消息说俄罗斯曾经从中国引进红外成像/毫米波复合制导系统,用于研制自己的新一代末敏弹。还有就是热成像夜视系统,俄罗斯在西方技术来源中断的情况下,也选择与中国进行技术合作,推出了国产热成像夜视系统。

(正在等待交付的柳叶刀巡飞弹)

俄罗斯有识之士就曾经呼吁,应该认清中国在许多领域的领先与进步,加大两国技术合作。与其费力去立逆向研制西方武器,不如向中国取经,取长补短,这样能更快提高俄制武器的技术与性能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克里米亚   北约   中国   乌克兰   苏联   武器   无人机   俄军   飞弹   战区   彩虹   俄罗斯   法国   技术合作   解放军   态度   体系   领域   方案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