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风丨行走大运河 怀想古中原

大运河水立交附近水利枢纽群。徐渭明 摄

编者按

芳菲四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了“行走大江大河书写水韵书香”大型采风活动,作者和来自全国的共199名文化记者,沿大运河一路北上,行走在镇江、扬州、淮安、宿迁等地,感受千里运河千年情。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河南省有河道4段,遗产点3个,此次行走江苏,作者是带着古中原行走大运河,也是行走大运河怀想古中原。

□张冬云

一堵墙

这是一堵奇特的墙。

准确地讲,它不是墙,而是一段立起来的河面。

芳菲四月,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的“行走大江大河书写水韵书香”采风活动,把我带到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带到这堵墙前。

它色呈灰白,横宽近26米,纵高8米多,密布着大小不等的土颗粒,其间夹杂瓷器砖瓦残片、贝类遗迹等,还有些蜿蜒的灰白线条贯穿全墙。它,是什么呢?

它是整块汴水河道剖面,从下到上,是唐宋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层,由左向右那一条条蜿蜒白线,标示的是不同年代汴河河床走向。

站在剖面前,我细细观看,发现唐代河道深且宽,河道底部白线呈“锅底”形状。此后河道逐渐变窄变浅。清代河道已成小水沟,之后渐渐淤积成陆地。

这堵墙,体量震撼。据说博物馆甫一开馆,它就成为一万余件文物中出圈的一件,成为网红打卡点。

它,来自开封州桥汴河遗址,身为河南人,它是整座博物馆最激荡我心的图景。

它为何不远千里来到扬州?

汴河即通济渠开封段,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部分,它横贯北宋东京内城和外城,州桥,是汴河与东京城御街交会处的地标,桥与河,同兴同废,明末均淤埋于地底。2018年起,河南省考古部门对州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州桥本体东侧,发现长度约150米汴河遗址,揭露出唐以来的汴河河道堆积,出土大量文物。

2019年年初,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召开陈展专家咨询会,河南专家介绍了州桥遗址的考古发现,博物馆定位是全时段、全流域、全方位展览大运河历史和文化,“汴河剖面”完美契合这一定位,由此进入策展团队视野。

相关部门用月余时间完成剖面揭取任务。剖面被分成180余片逐一编号揭取。汴河剖面下扬州。

2021年5月,汴河剖面到了展示阶段。因剖面重达两吨,博物馆为它定制了钢结构悬挂框架。左右衔接、上下贴合,分片提取的汴河剖面,在展厅现场缀合,运河河道完成呈现。

汴河自开通以来,一直是隋唐宋经国赋税、漕挽所出的大动脉。元代京杭大运河截弯取直,汴河风光不再。明末黄河泛滥,汴河淤废。汴河剖面,可“证经补史”,时空经纬,汇于一面。汴河剖面,可“截面述史”,以200平方米空间尺度,诉说1500年时间跨度。它是碧波千里的通济渠,是唐宋珍视的生命线。它见证了唐洛阳和宋开封的极致繁华,经受宋辽金元战争疮痍。它曾轴轳千里,又于黄河汤汤中归入沉寂。

我久久伫立在汴河剖面前,如同观看一部跨越千年的巨幕电影,古中原厚重历史的恢宏呈现,令我心如同运河波涛,激荡不已!

资料图片/枚乘书院院落。(淮阴区委宣传部)

一座书院

这是一座小小的书院。

199人采风团赶到淮安淮阴区枚乘书院时,已是晚上7时,夜幕降临,疏星数颗,一团漆黑中大家打开手机手电筒,照亮两扇小小朱漆门,深一脚浅一脚跨进书院,去拜会汉赋鼻祖枚乘先生。

夜游,我仅能模糊看到书院有两个小院落,仿古建筑随地势高低错落。看过书院内展陈后,我伫立在枚乘立像前,感叹着他忠诚、耿直的一生,品味着他独步天下的文学才华。

立像所塑是晚年枚乘,他容颜沧桑,唯双目炯炯,他一手背后一手掌心向上做欢迎姿态。立像背后,是大赋《七发》全文。

枚乘祖籍淮阴,早年任吴王刘濞文学侍从,后成为梁孝王刘武门客。汉武帝刘彻安车蒲轮征召他,他于入京途中逝世。他所作《七发》,以宏大的结构、繁富的辞藻、铺排的描写手法、主客问答的创新体式,成为汉代新体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它长达两千多字,后世仿作无数,有张衡《七辩》、曹植《七启》、左思《七讽》等等。

《七发》是讽喻性作品,文中假设吴客探望生病的楚太子,通过描述音乐、饮食、乘车等六件事,劝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不要沉溺安逸享乐,表达了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七发》蕴含的“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廉政思想精髓,是超越于时代的。

《七发》引用经典语句多处,由《七发》衍生的典故或成语,也有20余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下重要的文化课题。《七发》对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发展,能给我们以现实启迪。

枚乘多次来古中原。他曾被汉景帝拜为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一带)都尉。他似乎不愿为地方下层官吏,很快称病辞官。他和古中原缘分未了,“复游梁”,为何说是“复”呢?在此之前他已和梁孝王交好,辞弘农都尉后他很快又去了梁孝王主政的梁国。

梁孝王刘武是汉文帝之子、汉景帝亲弟。位高权重,封国面积巨大。他在今豫东商丘、开封一带,建造三百里梁园(又名菟园),建筑众多亭台楼阁以及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等景观,遍植奇木佳树,堪称“天下第一园林”。枚乘和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人从梁王游于菟园,众人皆善辞赋,形成梁园作家群,枚乘是领袖。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天下文学之盛,当时盖未有如梁者也。”“三百里梁园”为枚乘提供了驰墨骋怀园地,相传《七发》《梁王菟园赋》均完成于此。

枚乘客梁园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娶妾并生一子名枚皋,他也是重要汉赋作家,和司马相如齐名,是汉武帝文学侍从。枚乘客梁园的年头无载,梁孝王刘武死后,宾客尽散,枚乘回淮阴老家居住,73岁逝于家乡。居淮阴时,他是否时时念起梁园的七台八景?念起文朋诗友的逸兴纷飞?

梁园自汉之后成为文学圣地。李白曾留居梁园十年,有《梁园吟》:“梁王宫阕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舞影歌声散渌池,空馀汴水东流海。”现在的豫东商丘、开封一带,仍留存多处梁园遗迹,被后人缅怀。

夜游淮阴枚乘书院,我最后来到院内一棵800多岁古银杏树下,借着微弱灯光,捡拾了几片扇形叶片珍存。立于树下,我突然想起地处商丘东郊黄楼村的那棵两千多年大银杏树,相传它是梁园遗物,枝叶至今依然蓊郁青葱。当年古中原的银杏树,是否曾牵引过枚乘的目光?徘徊过枚乘的身影?当他离开梁园回淮阴后,那棵古银杏,是否曾入他的梦寐?

春秋时吴王夫差开邗沟通江淮。邗沟北端自今淮安区北末口入淮,想来枚乘也是古运河养育的文豪。

古中原那棵古银杏的年轮里,有着江苏古运河畔枚乘的故事。

淮安清江浦夜景。徐渭明 摄

一个人

这是一面奇特石墙。

三四米高玄武岩条石层层垒砌,条石间间不容隙,筑成极平整石墙。奇特石墙沿湖岸形成优美弧线,如臂弯般守护着千里沃野。

这段石墙,位于淮安洪泽湖大堤45公里处的周桥大塘,是洪泽湖大堤保存最完整的石工墙。

1824年农历十一月,气温骤降,风暴大起,洪泽湖大堤周桥段决口,冲成近27米深的周桥大塘。清廷命时任江苏按察使的林则徐到周桥重修大坝,当时他身患疟疾,为母丁忧。林则徐吃住工地,刻苦任事,严格要求每块条石凿出齿槽,用生铁铸成工字形铁锔置于齿槽间,将糯米汁与石灰搅拌成砂浆,令条石牢牢黏合。他负责的工程半年后即告完毕。之后回老家福建治病。

林则徐筑坝处,现已建成“周桥大塘遗址公园”,立有治水塑像群,只见一群民工肩挑车推,刀砍斧凿,一派热火朝天的工地景象。林则徐身披孝服立于高处,目光坚定手指前方。塑像群不远处,立有一块刻有“担当精神”的石碑,上嵌锈迹斑斑的“林工”铁锔。“林工”铁锔,是林则徐的自我要求,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绝无仅有的终身追责。

古中原人对林则徐并不陌生,因为同样受恩于林公。洪泽湖治水后过了17年,1841年7月13日,道光帝下旨林则徐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但不久黄河水势暴涨,河南祥符(今开封)黄河三十一堡堤顶漫塌,决口达三百多丈,豫皖五府二十三县受灾。当年10月,林则徐奉旨赶到祥符“东河效力赎罪”,至次年3月18日(二月初七),黄河大堤合龙在即,水患已除。林则徐治水之功未换得“龙颜大悦”,依然发配伊犁。在伊犁,林则徐带人筑林公渠,推广坎儿井,新疆百姓后来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

我曾数次来到开封柳园口,其附近黄河堤坝被称为林公堤,此处河面宽阔,白鹭飞翔,堤坝高耸,堤内是高大杨树,堤外是成片白蜡、垂柳和栾树。

史料记载,当年林则徐所筑大堤,西起水稻乡马头村,东至开封柳园口乡小马圈堤段,大堤在柳园口附近合龙,全长8756米,比旧堤向北推移约两公里,离河道更近,人称“前进大堤”。现已成开封“市保”。

开封人感念林则徐,常有市民来此抚今追昔拜谒先贤。一段林公堤,一座无字丰碑,赞颂着林则徐上善若水的一生。

从洪泽湖周家大塘,到开封林公堤,他贯彻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誓言。从淮安周家大塘的“林工”铁锔,到中原人无限敬仰的林公,从洪泽湖之滨到黄河之畔,“林工”不腐,才有林公不朽。

行走在江苏大运河边,大江大河的壮阔令我感叹。但愈行走愈令我屡屡回望古中原,它如影随形与我血肉相连,“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

此次行走,是带着古中原行走大运河,也是行走大运河怀想古中原。我发现文化不会被地域束缚,正如运河之水生生长流。大运河滋养着万物,也涵养着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它告诉我,汴河是中原的也是江苏的,枚乘是淮安的也是商丘的,而林则徐,他属于洪泽湖也属于大黄河。

大运河,终究是所有中国人的大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中原   大运河   洪泽湖   淮阴   淮安   黄河   大堤   剖面   河道   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