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妇在北京无钱看病,无奈报出父亲的名字,数位开国将军探望

没有和平的年代,只有和平的国家,我们能有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给人们谋取幸福的生活而默默地奋斗着,从来不向组织索取一分一毫。


而他们的后代在言传身教之下,也都默默的为祖国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从不轻易向国家开口,但人生在世,哪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生病的时候,尤其是人在老年时,各种病都找上身来。

1981年,北京来了一位81岁的湖南老妇人看病,因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一大笔治疗费用,而老妇人又身无分文,只好报出了父亲的名字。


没多久,解放军301医院就给老妇人办理好了住院手续,专门安排专家会诊,随后更是有多位开国将军来医院探望她,她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




这名81岁的老妇人是彭秀兰,单说起这个名字,好多人都不认识,但她的父亲彭邀却是一名身经百战的将军,带领红军英勇奋战,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


1903年,彭邀在一个农民家庭出生,13岁时进入学校读书,在读书期间,彭邀不仅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还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


1919年,因为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北洋政府还准备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后,引起广大爱国青年的无比悲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彭邀内心的一腔爱国热情也被燃烧了起来,他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在学校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但彭邀毕竟只是一个学生,力量单薄,他的爱国行为被军阀所打压,而学校迫于军阀的压力,将彭邀开除了学籍。


彭邀并没有被挫折所打倒,离开学校之后,他去了唐生智的军队,做了一名连文书。

唐生智

虽然加入了军队,但彭邀从来没有停止学习,没多久就考进了一所私立学校,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读书非常认真,同时也结识了很多有志青年,他的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但彭邀并没有在军队待多久,因为他慢慢地了解到唐生智的军队,并不是一支救国救民的军队伍,而是充满了贪污腐败。


1923年,彭邀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岳阳老家,成了当地的一名小学教员,和续果结为了夫妻。

而此时的湖南大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如火如荼,虽然中间遭遇了低潮,但却更让共产党人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并将工人和农民结合起来。




彭邀也为革命的高涨热情所感染,积极加入到革命运动中,因为彭邀之前在学校就带领过学生进行过爱国运动,所以他成长得非常快,并于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而此时共产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又经常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革命力量遭受到严重打击。


但这并没有挫败共产党人的革命热情,而是越挫越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起来的力量,奋起反抗,发动了一系列的起义,比如著名的南昌起义,彭邀也参加了这次起义。

南昌起义

之后,彭邀又随部队参加了多次起义,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他作战勇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多次立下战功,以“智勇双全”闻名全军。


1930年,彭邀成为了红军的一名师长,并多次率部参加反“围剿”战斗,取得了多次重大战斗的胜利,而他所率领的部队也成为了一支擅长打硬仗的主力师。


1933年,彭邀接到了进攻南丰的任务,因为这次任务比较艰巨,为了尽快的攻下南丰,他亲自去前线侦查,却不小心被敌人发现,不幸前额中弹,伤势非常严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牺牲了,年仅30岁。

红军战士们都悲痛不已,高喊着为师长报仇,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攻下了南丰,周总理得知彭邀牺牲的消息,深感悲痛惋惜。




虽然彭邀结婚多年,但他经常忙于革命事业,回家的次数寥寥无几,在他牺牲后,他的妻子一个人将女儿抚养长大。


之后,彭邀被追封为烈士,身为烈士的子女,彭秀兰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父亲,始终在家里面靠务农为生,没有向国家提出过任何要求。


然而到了1981年,因为长期的劳累,彭秀兰得了一场重病,但在老家又看不好,无奈之下,她只好去了北京。

右一

到了北京之后,彭秀兰找到了曾是彭邀的老部下吴信泉将军,他对彭秀兰的到来非常激动。


吴信泉得知彭秀兰的来意之后,立马给解放军301医院院长打电话,安排彭秀兰住院,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彭邀的战友黄克诚。

黄克诚得知后,立马去医院看望彭秀兰,考虑到彭秀兰的家庭情况非常困难,便向上级说明了情况。


随后,医院将彭秀兰的一切治疗费用都免除了。


因为彭邀有很多出生入死的战友,所以在彭秀兰住院时,有很多战友来看望彭秀兰,其中不乏有一些开国将军,比如张爱萍、张震等。

张爱萍将军(左一)

为了尽快的将彭秀兰的病治好,医院组织了很多专家进行会诊,在医院的全力治疗下,彭秀兰的身体恢复了健康,


出院之后,彭秀兰也没有继续麻烦别人,怀着对父亲战友的感激回到了老家休养。


结语:


彭秀兰是烈士家属,本应享受国家所给予的保障,但她始终非常低调,从来都没有用自己的身份向国家索取过任何东西,而是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如今,我们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无数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奋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南昌起义   南丰   北洋   北京   将军   父亲   爱国   老妇   湖南   烈士   红军   数位   战友   军队   和平   无奈   名字   力量   医院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