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火了!“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媒: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奇闻馆长A

编辑|奇闻馆长A


前言

中国各行各业发展速度都很快,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基础建设,中国的基建水平在国际上富有美誉,还被赋予“基建狂魔”的称号。

而中国基建不断超越自己,一项跨国基建工程又一次刷新了纪录,让世界刮目相看。

在一开始,各国专家针对这项尼罗河基建工程都直摇头,而中国完成了这项工程,切断了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美日两国的媒体闻讯以后立刻前来报道,看着眼前“奇迹”一般的场景,不禁直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中国究竟做了什么?为何这项工程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这项工程即是在尼罗河上建一座水坝,听上去很容易,但实际上却困难重重

尼罗河是全世界最长的河流,古埃及文明就发源于这里,历史上古埃及人就曾在尼罗河开发过水利设施,然而古埃及文明在之后断代,其水利设施也随之销声匿迹。

为了自身经济发展等原因,尼罗河流域的国家苏丹要建造一座水坝,然而非洲国家普遍属于贫穷的欠发达国家,自己建不了,就只能在国际上招标

非洲地区虽然经济不发达,但石油、矿物等珍稀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世界各国都分外眼红。

因此,起初各个发达国家争相报名承包,然而当专家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却又都打了退堂鼓

最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牵头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强强联手,一举拿下了苏丹“麦洛维大坝”建设工程的承包合同。

但即便是基建能力超群的中国,在经过实地考察以后也不禁“面露难色”。

麦洛维大坝全长约923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我国最长的三峡大坝仅2308米,在长度上,三峡与麦洛维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在工程量和复杂程度上,修建麦洛维大坝的工程丝毫不比三峡工程逊色,但是发电量就和三峡没法相提并论了。

麦洛维大坝总共10台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2.5万千瓦,合计下来总发电量为1250兆瓦。而三峡总发电容量则是22400兆瓦

虽然发电量只是三峡大坝的零头,但发电量对于苏丹而言也足够用了,但想要达到预期的发电标准,还有很多问题。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但是在流出发源地之后,许多地势平坦的流域地段水流异常缓慢。

好巧不巧,麦洛维大坝就在这个流域地段,这段河水流速不大,水也不够深。想要让麦洛维大坝达到预期的发电标准,就要把尼罗河的水位给抬高

因此,中国便在河流的上游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库,水库建成时,其水总储量达到了124亿立方米,如此一来,发电量的难题也解决了。

然而之所以说“不可能”,是因为修建麦洛维大坝的难题不止一个。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其自然气候

麦洛维大坝处于半沙漠地区,施工条件极其恶劣。单说人力,工程师和劳工只能在早晨和晚上进行工作,白天人力消耗巨大,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而作为一个超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十分受外界结构和地质约束的影响,这些会导致大坝十分容易开裂。

不仅如此,由于半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会使得混凝土内部发生巨大的内部拉应力而开裂

加之干旱的气候环境,也会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量巨幅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裂缝扩大。大坝上的裂缝会随着大坝的运转逐渐扩大、深入,最终严重危害大坝和人身安全。

那么,中国工程团队是如何克服这一巨大困难的?

在最根本的材料问题上,我国使用了国内自研的“混凝土保湿技术”首先解决了在干旱环境下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其次,中国团队使出浑身解数,将在国内开发建造的工程经验灵活运用,经过系统的计算机模拟和细致的保湿养护,攻克了麦洛维大坝开裂这一难题。

而例如泄洪坝段的导流底孔等特殊部位,混凝土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自然也更容易开裂。为此,中国工程师们在这些地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局部加强以应对开裂问题。

修建麦洛维大坝无疑是一项大工程,自然对各种物资的消耗量极大,从修建水坝需要的钢筋、水泥、机械设备,再到工作人员的生活物资,缺一不可。

然而苏丹工业基础薄弱,物资极度匮乏,因而工程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都需要靠进口,绝大多数物资要从中国采购再运过来。

然而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极为落后,可谓之捉襟见肘

在铁路运输上,从港口到工地只有仅仅一条一百多年前的米轨铁路,更别提火车还经常抛锚。将物资从港口运到工地,少则一周,多则能达到三个月。

而港口的设备也十分落后,不仅如此管理还非常混乱,装货卸货的速度缓慢不已,船舶靠港要在锚地等上一周才可靠港

至于公路运输则更加恶劣,由于物资匮乏,苏丹地区的大规模粮食运输要占用当地绝大部分公路及运输力量,让麦洛维大坝的物资供给雪上加霜。

为了不拖延工期,中国工程团队制定并进行了统一的物资保障体制。他们将物资补给计划分为普通海运和紧急空运,做好充足的提前量以确保物资供给万无一失。

因为港口缺乏有效管理,中国团队在苏丹港口增派了工作人员,成立苏丹港办事处,有效监督清关运输工作,避免因为清关成为物资供给的绊脚石。

由于当地运输力量匮乏,中国团队直接在国内采购了运输车辆,组建运输车队来自行供货。

这一系列的操作,使得物资供给这一难题得以有效解决,到达现场工地的物资流量最高达到了每月4万吨。

修建这座庞大的麦洛维大坝,其艰难困苦难以计数,但在中国的工程团队面前,这些难题被统统克服,中国的基建力量再度“举世皆惊”

既然如此困难,苏丹又为何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修建麦洛维大坝呢?

苏丹为何建大坝

修建麦洛维大坝所需要的预算高达15亿美元,而苏丹当时的GDP只有176.3亿美元,这项大工程,可以说是苏丹耗费举国之力修建的。

贫穷的苏丹之所以不惜高昂的代价也要建造大坝,还要从苏丹与埃及以及埃塞俄比亚这三个尼罗河流域的国家的恩怨情仇说起。

19世纪下半叶,英国殖民者踏上了埃及的土地,为了在殖民地牟利,英国对埃及水利设施进行了翻新,并建造了阿斯旺大坝,这是当时第一座尼罗河的大型水利工程。

但英国殖民者仍不知满足,临近的苏丹土地肥沃,并且极其适合种植棉花,于是英国人又盯上了苏丹。

殖民者们又踏入苏丹,欲在苏丹开发水利设施,却遭到了埃及的严词拒绝,因为苏丹位于尼罗河中游,而埃及位于下游,这将会影响到埃及的水资源利用。

时过境迁,埃及取得独立以后,于1929年与英国签订《尼罗河水资源分配协议》,协议中表明埃及每年可以使用480亿立方米的水量,而苏丹仅仅被允许使用40亿立方米

由于苏丹适合种植棉花,当地经济极度依赖棉纺织业和农业,其中农业就占GDP的45%以上,种植棉花也需要水源,这个协议相当于卡住了苏丹的经济命脉

与此同时,苏丹的电力供给紧张,全国经常出现大面积断电的情况,这也严重阻碍了苏丹未来经济的发展。

正因如此,苏丹才不惜耗费举国之力兴建麦洛维大坝,既可以满足用水灌水需求,也可以用于水力发电,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同样也有位于尼罗河上游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的原因,这个国家同样也是以农业为主导,随着人口经济增长,埃塞俄比亚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步增大。

所以埃塞俄比亚也想建大坝,名为“复兴大坝”,预计蓄水740亿立方米,装机容量达到6450兆瓦,一旦建成,势必会对中游的苏丹和下游的埃及造成影响。

因为尼罗河水资源的问题,这三个国家闹得不可开交。为了争取利益,苏丹抢先一步,捷足先登建成了麦洛维大坝,也对其他两个国家起到了制衡作用。

然而苏丹国家贫穷,只能靠国外企业投资承包建成,并且是不带任何政治附加条件的投资,放眼望去,只有中国最符合条件。

恰好中国在基建领域的水平举世闻名,世界上许多基建都是“中国制造”。而中国也是资源进口大国,对非洲地区的丰富资源有着极大的需求。

因此,中非经济的互补性逐步凸显,两个地区的经济也越来越紧密,已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国际伙伴”

结语

自2013年开始,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就已超越美国,成为非洲的最大投资者。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非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

中国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别人口中“不可能”建成的大坝,中国基建可谓翻过一座山又高过了一座山,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基建的雄伟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尼罗河   埃塞俄比亚   中国   美日   埃及   英国   大坝   基建   混凝土   河流   最长   物资   工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