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对付的“湿热下注”,到底是什么病,有哪些表现?中医教你调理


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湿热”成为一个高频的中医词汇,尤其在华南地区,患者问诊、中医辨证经常会听到。

判断自己有没有湿热,生活中有三个细节:

起床看状态,一段时间仍感觉疲乏、头重;


洗漱看舌苔,舌苔厚腻有齿痕,脸上有油;

如厕看大便,排出不畅,粘马桶,臭气重。

中医看湿热,有几个常用的知识:


1、湿热有分型,即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是长期反复淋雨,环境潮湿等外界的湿气引起;内湿是脾胃升清降浊、运化虚弱失调引起,使水湿沉积体内形成湿邪。

2、湿热有轻重,轻的湿热表现为皮肤痒,手指有水泡,生湿疹;中等的湿热就是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全身乏力;较重的湿热有骨骼的病症、炎症,腰部不适,生活全面受影响。


3、湿热难调理,人体为保持生机活力,需要一定的湿气,但往往“湿过头”,引起肝胆湿热、脾胃湿热、大肠湿热、湿热痹证等问题,像雨水天气穿滴水的湿衣服,重滞又难受。湿热相煎,如油裹面,就是这种感受。


湿热在不同身体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除了都有:湿邪浊重、酸楚犯困湿气阻滞、黏腻不爽阳气受损、阻遏气机这三个共同点之外,湿热如果发生在上焦,芳香祛湿即可,常见的是藿香、厚朴;湿热在中焦,需要健脾、燥湿、理气,常用半夏、白术、陈皮、茯苓等;湿热如果在下焦,就容易出现湿热下注。

湿热下注,不仅湿气沉积,而且还会引起上身不适,影响全身,通常有5个人数众多的病症、1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共“6大麻烦”:


病症是:

1、口苦舌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身体困重、精神萎靡、乏力酸软。

3、食欲差,小腹胀痛、恶心呕吐。

4、大便溏烂,小便频繁,尿黄。

5、对成年人夫妻生活造成影响。

特点是:男女的生殖器附近长期潮湿,大腿根部经常汗多,很难保持干爽,出现异味重的尴尬,而且湿润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出现大腿根部湿疹、瘙痒的问题。

湿热下注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汗水从下腹部渗出,多见于乏力、腰酸、腿痛,男士在夫妻生活时力不从心。


第二阶段:湿疹渐生,有脚气、筋骨痛,这是湿热沉积日久使经络堵塞出现问题。

第三阶段:男女外生殖器出现炎症和不适,现代叫前列腺炎、尿道炎、宫颈炎、白带异常等。

如何调理呢?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系统,循序渐进调理,利用人体自身修复、免疫等功能“打前站”,用好衣食住行这个“必修课”,并不是主张一开始就用药。


1、饮食调理,少吃红肉,严格控制量,少吃烧烤,酒少喝,夏天酒水会加重湿热,不吃辛辣刺激和甜食。

2、调整居住环境,从保持床铺干爽开始,空调湿度适宜,不要过低。

3、不熬夜,手机少玩,防止阴津损耗太大。

4、可以适当运动,出汗对祛湿热有不少作用。

对于长期湿热下注,已形成病症的情况,可用两味中药尝试调理:


1、苍术,先祛湿再健脾,让湿气从汗液、尿液中排出,截断湿热下注的道路。苍术归脾经、胃经,对湿疹、脚气有一定作用,但气虚汗多,阴虚内热的不适用。


2、黄柏,下焦优选用药,清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归肾经、膀胱经、大肠经,对祛下阴虚汗有不错的功效,但脾胃虚寒者不适用。

苍术+黄柏,实际就是中医名方“二妙散”,载于医学家朱丹溪的《丹溪心法》

用药不可乱用,必须遵医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湿热   黄柏   苍术   中医   舌苔   湿气   脾胃   乏力   湿疹   病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