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搭建平台双向奔赴-来自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的一线观察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7日电题:搭建平台双向奔赴——来自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的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安路蒙、蒋婧

搭建交流对接平台,齐聚政、企、协、研等各界人士1600人,签约160个大项目、总额4500多亿元……7月15日至17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本次对接活动让更多企业走进内蒙古,促成地方和企业的“双向奔赴”。

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次对接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国家级协会协助内蒙古邀约企业,开展了4场专题对接活动。来自金属新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的数百家企业,从全国各地集聚到内蒙古。

“内蒙古‘头上’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内蒙古能源基础强、临近终端用电市场,既能满足新能源规模化开发的要求,还能就近消纳新能源装备产品。”……对接活动上,内蒙古自治区和多个盟市的领导纷纷登台宣讲,大力推介内蒙古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条件和发展前景。

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厅长王金豹表示,作为内陆沿边地区,内蒙古立足战略定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正在举全区之力、聚各方合力,打造8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全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记者了解到,本次对接活动的签约项目中,大项目、大投资集中在新能源领域,不少新能源企业被吸引而来。比如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协议投资600亿元,航天安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氢醇电动重卡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协议投资100亿元,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能源北方基地项目协议投资113亿元。

远景北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佳铮说,内蒙古具备国家政策支持和土地、碳汇、绿电等多重优势,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坚定了企业的投资信心。目前,公司已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地布局七大产业基地,构建“风、储、氢、动力电池”四大产业集群。

头部企业的地域转移,进而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的链式整体转移。本次对接活动上,就有风电塔筒、坩埚、光伏支架等一大批配套项目的相继签约。“当前国内产业转移方式开始呈现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中国开发区协会副会长王磊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水平加速提升,截至目前,全国已形成445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本次对接活动中,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汇聚一堂,共商行业发展形势、产业转移布局、地方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基础及发展前景,深化了供需对接,将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内蒙古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能源   集群   双向   产业   项目   国家   经济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