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消息:中国购地建馆,被英国卡5年,英国建馆,中方拒批

在阅读之前,还请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我们后续为您带来更多精彩有趣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

当前世界局势瞬息万变,我们的稳定发展仰赖于实力的支撑。祖国的强盛是每个人心中最渴望的愿望,而这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每天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与我一同了解祖国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与祖国共同成长。

大使馆在国际往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作为一国驻另一国的最高政治、外交代表机构,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利益,还是联系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

因此,各国对大使馆及其外交人员的权益都应予以保障,以便顺利开展工作和生活。

中国计划在伦敦建设一座新的驻英大使馆,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办公需求,并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的中国驻英大使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的波特兰广场,尽管交通便利,

但由于周边机构众多,导致办公区域狭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工作任务。

为此,中国决定花费2.55亿英镑购买地皮,并计划新建一座更大的驻英大使馆,

集中各部门的办公场所,以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购买地皮并新建大使馆对英国来说是一笔双赢的交易。

这项项目为英国带来了2.55亿英镑的收入,同时还为当地创造了20个就业岗位。

新的中国驻英大使馆建成后,将方便中方外交人员的办公工作。

可以说,中方的新建大使馆对中英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英国从中获得的直接利益明显多于中国。

然而,不可理解的是,在这项项目上,英国地方政府持续对中国进行阻挠和干涉,导致新使馆的建设被拖延了五年之久。

英国媒体、当地民众和所在地市议会开始阻挠中方的新建大使馆项目,持续制造负面声音。这种态度令人费解,也令人遗憾。

当地民众普遍担心中国驻英大使馆可能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

并声称中国大使馆将安装大量摄像头,对他们的安全和隐私造成威胁。

西方媒体也大肆渲染,声称中国大使馆拥有特殊租赁协议,

可以擅自闯入当地居民的住所,还禁止英国民众在大使馆附近展示海报和旗帜。

这些言论没有经过确凿证据的支持,却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

伦敦市议员甚至在最近做出了驳回中国搬迁驻英大使馆的申请的决定,理由是所谓的“安全和自由”。

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正当权益,也给中英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

对此,英国的路透社发表文章呼吁英国首相苏纳克出面解决这一争端。

中国驻英大使馆新建项目已经被拖延了五年,中方的耐心已经到达极限。

如果英国继续阻挠这一项目,将会破坏双方的经贸合作,影响中英关系的发展。

英国政府也计划重建驻华大使馆,但该项目可能会受到中国驻英大使馆新建争端的影响。

英方已经向中方提交了重建大使馆的申请,但尚未得到批准。

英国阻挠中国驻英大使馆新建的行为,凸显出英国已经站在了中国的对立面,并参与了美国的“遏华战略”布局。

英国最近的一系列行动,如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加入AUKUS军事联盟以及取消中国企业参与核电站建设项目。

表明英国已经深度介入美国的遏制中国的战略。

英国政治体系的“美国化”使得其在对华政策上开始失去理智,并通过对中国驻英大使馆新建的阻挠行为进行政治作秀。

然而,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中方的合法权益,也对中英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

乌官员否认基辅企图暗杀俄记者:我们绝对没必要暗杀她们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在15日宣布。

他们成功阻止了乌克兰情报部门企图暗杀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主编玛格丽塔·西蒙尼扬和知名记者谢妮娅·索布恰克的行动。

据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称,他们于14日在莫斯科和梁赞州两处地点捣毁了新纳粹组织“段落88”的一伙成员。

警方在现场查获了一支AK步枪、90发子弹、刀具、手铐、带有纳粹标志的袖章和旗帜。

以及通信设备和电脑等,这些证据证实了他们的犯罪意图。

据涉案人员交代,他们是根据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的指示准备实施暗杀行动的。

并一直在对西蒙尼扬和索布恰克的工作和居住地进行踩点。

据称,暗杀行动的报酬分别为150万卢布(约合11.9万元人民币)。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莫斯科巴斯曼尼法院已对共7名涉案人员进行了批捕。

其中包括未成年人。根据俄罗斯相关法律规定,他们最高可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对于针对她的暗杀行动,西蒙尼扬回应称:“有些事情比死亡更糟糕。

耻辱比死亡更可怕,叛国比死亡更糟糕,在自己做了不可挽回的事后活着,比死亡更糟糕。”

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暴露了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媒体领域的威胁。

保护媒体从业人员的安全和言论自由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德国对华战略出炉,中德关系怎么走

德国最近发布了《德国联邦政府中国战略》,这是一项重大举措,由总理朔尔茨领导的政府长期酝酿。

这份战略文件被视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德国对华行动的指南。

该战略文件强调了对华“去风险”的重要性,表明德国致力于减少在一些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尽管有外媒渲染称这意味着与中德关系和经贸发展的“决裂”,但中德关系是否真的要“凉”还有待观察。

新的战略文件难以掩盖其对华“防范”的基调。

该文件主要介绍了德国政府对中国的看法,评估了德中关系的现状和前景,

并提出了未来德国在双边、欧盟和国际合作层面应对中国竞争挑战的措施。

德国政府制定这一中国战略的目的是统一国内对华政策,

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并为与相关利益方在中国问题上的协调奠定基础。

战略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强调对华“去风险”和“减少依赖”。

文件指出,中国对欧洲的依赖程度在下降,而德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却在增加。

单方面依赖关键的原材料、尖端技术和个别市场将限制贸易选择。

因此,德国希望在继续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以降低风险。

与此同时,文件也重申了德国政府不寻求将两国经济“脱钩”的立场。

总理朔尔茨在战略文件发布后还在社交媒体上强调了这一点。

“萨菲尔”号油轮替代船只抵达也门荷台达港附近

当地时间16日中午,替代也门油轮“萨菲尔”号的联合国购买的替代油轮“诺帝卡”号已抵达也门荷台达附近海域。

根据联合国提供的卫星定位数据显示。

位于荷台达港北部约10公里、距离海岸线5公里的相关海域,替代油轮“诺帝卡”号已停泊。航速已降为零。

“萨菲尔”号是也门政府原本停放在荷台达港口外的原油储存和接驳平台。

自从胡塞武装在2015年3月控制该油轮后,该油轮一直处于无人检修状态。

目前仍存有约110万桶原油。

联合国多次发出警告,指出“萨菲尔”号存在原油泄漏、爆炸或火灾等风险。

一旦发生事故,将导致环境和人道灾难。

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国际社会通过持续努力最终达成一致。

决定将“萨菲尔”号上的原油转移至另一艘油轮“诺帝卡”号上。

以解决“萨菲尔”号对环境的威胁。

据了解,协助作业的技术支援船于今年5月30日已抵达“萨菲尔”号所在海域。

进行了相关输油作业的准备工作。

欧洲“没钱”还要援乌?美媒:2024年冬天或是普京的王牌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顾问詹姆士·理卡兹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冬天可能会利用经济衰退的情况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理卡兹认为,今年冬天西方国家可能会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

尽管去年冬天欧洲天气异常温和,但欧盟在能源供应方面仍面临困难。

而明年的天气可能不会那么好,如果俄罗斯切断天然气供应,将对欧洲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7月14日举行的欧盟财长会议上,与会者讨论了对乌克兰实施财政支持的问题。

同时承认欧盟经济仍未完全走出困境。

会议讨论了设立“乌克兰基金”的提议。

旨在在2027年之前为乌克兰的金融稳定、长期重建和加入欧盟所需的改革提供支持。

与会者还敦促西班牙在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加快多边融资审查。

以缓解预算压力并确保持续向乌克兰提供财政支持。

会议强调,欧盟经济仍处于关键时刻。

尽管整体通胀放缓,但欧盟仍然面临高通胀的环境,仍未完全摆脱困境。

因此,同时刺激改革和投资,并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欧盟上个月承诺向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的财政支持。

但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

乌克兰必须制定包括投资和改革在内的重建计划才能获得相关援助。

俄媒:北约拟增兵30万,俄方将如何应对?

据俄罗斯《观点报》网站报道。

西方媒体披露了北约应对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的行动计划。

计划包括将快速反应部队规模增至30万人。

由实力更强的国家负责保卫东欧国家的防御。

俄罗斯军事专家指出,为了应对这一计划,俄罗斯需要从积极防御转入进攻。

并扩充10万至15万人的军队规模。

此外,俄罗斯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设立军区、组建新部队、招募合同制军人、协防白俄罗斯,并部署了战术核武器,以应对北约的威胁。

注:原创不易,抄袭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英国   也门   中方   北约   中国   乌克兰   联合国   油轮   俄罗斯   德国   大使馆   欧盟   战略   消息   关系   文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