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是怎么得到慈禧太后的宠幸的?

1857年,清咸丰7年,9岁的李莲英入宫当差,开始了他在宫廷的“奋斗”生涯。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7岁那年,李莲英的父母在顺天府大城县李贾村吃不饱饭,带着李莲英到北京谋生活。

李莲英的父亲在老家干的是贩硝制皮的活,有个绰号,叫“皮硝李”。后来李莲英发迹,民间关于李莲英的传说里,把“皮硝李”这个绰号就按李莲英头上了,还活灵活现的说李莲英在家乡的时候本是个无赖,因为私贩硝磺入狱,出狱后生活不下去才一咬牙“去了势”当了太监。

事实上,李莲英9岁就入宫了,没时间入狱。

李莲英成为太监的真正原因,说起来有些好笑。

背井离乡,到北京讨生活,可是生活在哪里呢?看不到出路!在京城安顿下来以后,李莲英的爹就把他带到了一个卦摊儿前,说:“劳您驾,帮着给看看这孩子的前程。”

仔细端详了好久,又伸手在李莲英脑袋上乱摸了一阵后,看相的开了腔,说:“给您句实话吧,这孩子干不了正经的营生,是无后的命,将来不是出家当和尚,就是进宫当太监。”

那时候的人迷信,李莲英他爹一听,心里凉了半截,带李莲英回家的路上,就一直寻思,这孩子养这么大,当和尚算是白养了,当太监,混的好,兴许还能有个前程,帮衬下家里。老家周围的村子里就有当了太监回家盖大房子买地的。这样一想,心里就有了主意。

把李莲英叫到跟前,说:“孩子啊,爹打算把你送进宫当太监。宫里吃好的喝好的,你就不用跟着我们受苦了。”

李莲英问:“爹,太监是干啥的?”他爹说:“甭问那么多了,很快你就知道了。”

真的是很快,过了几天,当李莲英的手脚被绑住,一把金子做的小刀挥向他的裆部那一瞬间,李莲英知道太监是啥了。

净身之后,李莲英先是去了郑亲王端华的府上,9岁那年,又被送进了皇宫,因为怕年龄太小宫里不收,虚报了4岁,所以清宫的档案里记录李莲英进宫那一年是13岁。

李莲英进宫的时候叫李进喜,先是在奏事处当差,之后又调到了东路的景仁宫,一干就是7年,直到同治三年,16岁的李莲英被调到长春宫当差,才第一次见到了慈禧。

拿李莲英和安德海比较一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两个人先后得到慈禧的宠爱,都“显赫”一时。

安德海比李莲英大4岁,也是10岁左右进宫,但是他进宫没多久就当上了咸丰皇帝的御前太监,这和他聪明伶俐,知书能文有很大关系。同样的,李莲英后来受到慈禧的宠信,和他能讲古,会说书,说笑话也有很大关系。

李莲英还没见到慈禧之前,安德海就因为是咸丰、慈禧的亲信太监,在辛酉事变的过程中立了大功,成了慈禧的心腹。

所以说,一个人,哪怕是一个太监,“成功”除了靠自身的能力之外,人生的际遇实在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莲英虽然也跟随着一起去了承德,但因为没有机会到咸丰和慈禧跟前当差,所以,没有机会介入到重大历史事件中,他的发迹就还要等待。

同治三年,16岁的李莲英到长春宫当差,这个时候,安德海的权势熏天,就好像是挡在李莲英前进路上的一块大石头,尽管李莲英勤力办差,小心翼翼,对上,他恭敬小心,对下,他谦逊宽厚,熬到同治六年,他才熬到了储秀宫二总管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安德海自己作死,李莲英能不能有后来的显赫,是很难说的事。

同治七年,安德海迎来了一个太监人生中的最高光时刻,娶徽班唱旦角的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

太监娶妻,虽然明朝有过很多的例子,可是在清朝还算是独一份,更夸张的是慈禧为了表示对安德海的宠爱,竟然在他娶妻的时候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

历史没有留下李莲英对这个事有何感想的记载,但我猜他的内心应该是涌起了喜悦,因为他看到机会正在向他招手,命运对他在微笑。

同治八年,安德海被丁宝桢诛杀在山东济南,当时的人,在称赞丁宝桢的时候,没有想到,安德海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李莲英。因为阻碍他向上爬的“大石头”,靠他自己或许一辈子也搬不动,没想到就这样轻易地被丁宝桢搬开了。

李莲英在知道这个事的那个晚上,或许喝了二两茅台庆祝。

民间传说,李莲英受慈禧宠爱,因为他有一手梳头的好本事,更有人说,这本事是跑到八大胡同的青楼里学得的,这个传说流传之广,甚至连后来大臣弹劾李莲英的时候,都称其为“小篦李”。

但很显然这只是个传说,原因很简单,慈禧是梳旗头的,发型有固定的规矩,怎么可能和青楼女子的口味相同呢?

《宫女谈往录》里,贴身伺候慈禧的宫女有个回忆证明给慈禧梳头的不是李莲英,而是一个姓刘的太监,这太监不光梳头好,人缘也好,按服侍慈禧的宫女的说法,虽然慈禧很给他脸,有时候梳完了头,还赏他杯茶喝,可他从不恃宠而骄,宫女见了他给他请个安问个好,他总是很谦和地还个礼。

李莲英得到慈禧的宠幸,首要的原因是安德海死了,慈禧在宫里没有了心腹,她得再找个心腹,她选择了李莲英,这个是根本。

当然,李莲英能被慈禧选上,自然是有他的本事的。

李莲英的本事,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事上以敬,事下以宽。李莲英虽然未必懂历史,但是他很擅于吸取历史的教训,准确地说,他是很擅于吸取安德海的教训。

所谓事上以敬,就是他很能摆正主子和奴才的关系。李莲英很会揣摩慈禧的脾气和爱好,在这个基础上千方百计地讨慈禧的欢心。

比如慈禧喜欢看戏,李莲英就找人给他讲戏文里的故事,李莲英脑子灵活,记性好,这样慈禧在看戏高兴了的时候说什么,李莲英能接得上话,慈禧累了,闷了,李莲英还能给慈禧说段书,讲个笑话,让慈禧放松休息。

有传闻说,老年的慈禧还经常和李莲英一起探讨些黄老之术,这说明李莲英是很喜欢学习的,而且他的学习完全是围绕着慈禧的喜好学,目的性极强。

再有就是揣摩慈禧的心思,维护慈禧的脸面,关键时刻不光能帮慈禧化解尴尬,拍马屁拍得还让慈禧觉得很舒服。比如流传很广的慈禧给杨小楼写福字的故事,慈禧把福字写错了,‘示’ 字旁写成了‘衣’ 字旁,李莲英这个时候就能马上说:“老佛爷赐的福,就是比世人都要多一点,这是对你天大的恩典,还不赶快谢恩。”如此的机智,慈禧自然很受用。

其实智商,情商当然都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李莲英得到慈禧宠幸的最最关键一点是:以慈禧的是为是,以慈禧的非为非,总之一句话:老佛爷永远是对的。就是忠心。

忠心才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李莲英从安德海的事情上吸取的教训就是不张狂,不贪权,不卷入朝臣之间的争斗中。

光绪十二年,慈禧派醇亲王去检阅新建成的北洋水师,醇亲王为了怕慈禧猜忌他借检阅之机和地方官勾连,就请旨让李莲英随行。

李莲英出发前,把二品顶戴换成给四品顶戴,到了舰上,不住豪华仓室,坚持住在醇亲王舱室的外间。白天,跟随醇亲王视察会见,穿着朴实,替醇亲王拿着旱烟袋,装烟、递烟,谨守奴才的本分,没有一点钦差的派头,晚上回到住处,闭门谢客,不私见一个外臣。

视察回京后,监察御史朱一新向光绪上奏说李莲英妄自尊大,结交地方官员,收受贿赂。结果查明完全没有那么回事,朱一新由御史降为主事。明眼人都知道朱一新的上奏是剑指慈禧,但是因为李莲英不替主子惹事,没有因为自己给人以攻击慈禧的口实,所以慈禧就更加的宠爱他了。

李莲英做事圆滑,做人总是留一线,这点也是和安德海大不一样,或者说他是吸取了安德海的教训。

比如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初到京师,对在京的王公大臣和李莲英颇为失礼,李莲英就托白云观的高道士将李经迈约到太升堂,告诉他做人不可太过。传授为人处世之道。

此举既警告了李经迈,又卖给了李鸿章一个好。一举两得。

当然,李莲英能这样做,也是靠李鸿章送给李莲英大把的银子来维持的。

李莲英因为不弄权,不干预政事,所以慈禧对他贪财受贿就很容忍。

李莲英是很贪财的。

李莲英9岁入宫,“奋斗”了17年,在26岁出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一直伺候到慈禧死,深受慈禧宠爱,原因总结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点:

1:命运的“垂青”,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去除了他前进途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安得海死后,慈禧需要一个得力的心腹,因为李莲英此时已经在慈禧身边服侍多年,混到了二总管的位置,所以被选中。

2:为人聪明,擅于揣摩慈禧的脾气和喜好,对慈禧忠心耿耿。

3:加强学习,凡是慈禧喜欢的,都努力去学。

4:擅于吸取教训,尤其是安德海的教训。

5:对下属,擅于笼络人心。

6:和慈禧混了一辈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慈禧信任,到最后有了一种“伴儿”的感情了。

至于其他的会梳头,会按摩,甚至还说是假太监之类的,都是瞎扯的民间想象。

说白了,李莲英就是个太监,是慈禧的一条“狗”,是一个忠心、会讨好慈禧的奴才,他最大的本事无非就是善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知道进退分寸而已。

终极的解释二个字就够了:忠心!

据说,李莲英在净身时,没有做干净,经过秘密治疗后,竟然还有一些能力,让身处深宫的慈禧视为珍宝。

太监这种生物,在清朝的许多皇帝眼里,是非常卑贱的,康熙就说过他们是“虫蚁一般之人”,乾隆则认为他们就是“乡野愚民,至微至贱”。雍正朝开始,太监是被明确规定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的,这种规定在历代皇帝中也一直被遵守,直到慈禧掌权后,它彻底被打破。

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莲英被加赏三品顶戴花翎;九年后,慈禧再次打破祖制,李莲英成了清朝太监中空前绝后的二品顶戴者。

如此殊荣,让人不禁怀疑,李莲英究竟有什么好?以至能博得慈禧如此欢心,一再打破祖制,就算被人诟病也在所不惜。

坊间传闻,李莲英入宫时,因为净身不干净,所以还有些男人的能力,慈禧26岁守寡,久处深宫多年,发现李莲英这点好处后如获至宝。

据说他们两人在第三人面前,是保持距离的主仆关系,可是私下里却亲密得不得了,而那慈安太后之所以暴毙,就是因为某天不小心看到了慈禧和李莲英挨坐着耳鬓厮磨,才被慈禧灭口的;

而在美国女画家卡尔的回忆中,亦曾说过,她来到清宫后,有宫女告诉她,慈禧和李莲英曾在一个浴盆里洗澡……

那么,李莲英之所以得宠,真的因为他能满足慈禧的生理需求吗?这一点,其实一位接触过李莲英的宫女最清楚。

这位宫女叫何荣儿。

何荣儿是慈禧的敬烟宫女,服侍慈禧长达八年,在这些年里,她很自然也接触到李莲英。

清朝灭亡后,何荣儿被迫出宫,后来又遇上战乱,她为了糊口只好做了别人家的保姆,就在这个东家里,她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宫里的人和事儿。

据何荣儿所言,太监想要入宫,必须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从推荐人到担保人,从户籍所在地负责人到手术人、术后检查人,都得签字,三勘六验确认没有问题后,太监才得以入宫。此后为了防止意外,每年都会定期检查,如果发现问题,那之前签字的人,轻则坐牢,重则掉脑袋。

所以,别说是李莲英,整一个清朝,宫廷都不可能出现这种事。

至于美国卡尔小姐所说的“共浴”事件,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因为慈禧太后洗澡,繁琐且刻板,洗澡盆两个,毛巾百条,另外四个伺候的宫女。八只眼睛盯着,哪个太监敢跨进这寝殿一步?

所以,所谓的李莲英和慈禧秽乱宫闱,是子虚乌有的事,李莲英的得宠,绝对不是因为那回事。

那李莲英靠什么征服慈禧呢?三样绝活。

第一样:心灵手巧

虽然是个寡妇,但慈禧毕竟年轻,除了权力,最令她孜孜不倦的就是捯饬自己的形象,毕竟当年她可是凭借美貌得到咸丰的青睐的。

慈禧最在意的,就是她的头发,据后来老太监们回忆,或许因为精神压力过大,慈禧在40岁左右时,就已经秃头了,此后主要靠假发支撑,为此能梳一手好发式的太监沈二,非常得她的宠爱。可是有一段时间,沈二身体不适只好请假,而暂时接替他的人,却没有一个让慈禧满意的,有的人甚至因为梳头而被责罚。一段时间过去后,为慈禧梳头,成了大伙最害怕的差事。

李莲英听到这个新闻后,主动找到长春宫主管兼梳头房太监沈玉兰,请求告十天假,让他出宫学习梳头,保证让慈禧满意。

李莲英到底是心灵手巧,混迹八大胡同不过十天时间,他竟然练就一手绝活,一月三十天,发式天天不重样,每天都让慈禧心花怒放。此外,他心思特别细腻,他看出慈禧的发质很硬,很难梳得光滑顺溜,所以每次梳头前都悄悄备好发胶,到时只要用刷子抿两三次,颈部那撮特别硬的头发就被拢得服服帖帖。李莲英就此进入慈禧的视线,她亲切地称呼他“小李子”。

同治八年(1869年),不可一世的安德海,仗着慈禧撑腰,一路招摇到山东时,被巡抚丁宝桢就地正法,李莲英迎来了他的属于他的时代。

第二件:巧舌如簧

李莲英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他流荡在京城多年,评书听得多如牛毛,这练就了他编故事的本事。每次和慈禧在一块,他张口就能讲一个新鲜的故事,恰到好处的笑点,不动声色的恭维,常常让慈禧开怀不已。此外,时常听到的一些乡野趣闻啊,一些官员家的密事啊,经他一说,那是妙趣横生。

李莲英的如簧巧舌,常常能令慈禧的心情由阴转晴,譬如慈禧六十大寿时,宫中安排了放生活动,可是笼子打开后,那鸟儿们出笼转了一会又返回笼子里,这情景一般人看来就很不吉利,慈禧也深感不悦,李莲英见后,赶紧上前作出很虔诚的样子说道:“老佛爷,这是百鸟朝凤啊,鸟儿们知道您今日大寿,不肯离开,给你拜寿呢。”慈禧一听,心花怒放,僵局也就此化解,而该活动的相关人员也舒了一口气。

第三件:机警谨慎

历代的大太监,下场一般都很惨,可是李莲英却得善终,这完全因为李莲英的机警:慈禧薨逝一百天,马上祈求离开宫廷,并将历年来慈禧赏赐的七大捧盒珍宝悉数献给隆裕,换来一个“原品休致”,每月带薪60两白银退休。

而正是这样的机警,让李莲英成了慈禧最可心的大太监,

某次,慈禧前往奕䜣王府,途经一座宅子,只见大门上挂着的是“总管李寓”的牌子,慈禧不做声,但是侧眼看了一会。

到了奕䜣府后,李莲英马上和慈禧告几个小时的假,再回到慈禧身边时,他跪下和慈禧禀告:

“奴才长期在内廷当差,没留心管教那些小太监,竟然让他们胆大妄为,贴出了”总管“这种字样,奴才刚才回去将他们打了一顿,请老佛爷再将他们交到内务府严惩,以作警戒。”

慈禧听后微微笑了:“你已经办得很好,不必再交内务府了。”

此外,据说李莲英的机警,曾救了慈禧一命。

咸丰帝最后几年,他非常憎恶慈禧这位妃子,有一次他和肃顺单独说话时,提到了钩弋夫人的故事。

众所周知,汉武帝册立钩弋夫人的儿子为太子后,为了杜绝女主垂帘祸害天下,便幽思了钩弋夫人,即所谓的“立子杀母”。一旁的李莲英听到这话,非常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当时和奕寰的关系很好,所以连夜钻出狗洞跟奕寰夫妇说了这番话。

次日早晨,奕寰夫妇便带着载淳给咸丰帝问安,闲谈间顺便做了排解工作,慈禧的小命才被保住。

正因此,慈禧很感念奕寰夫妇的恩情,后来立他们的儿子载湉为帝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此事。而作为通风报信的李莲英,也因此恩宠不绝。

虽然正当盛宠,但是李莲英很懂得收敛锋芒,避开风头。他四十大寿时,慈禧特意赏了他一桌菜,以他当时的身份,就算摆上好几桌好好庆贺一番也不过分,可是他仅仅请了几个老太监和几个极好的徒弟,并且非常谦和地说道:

“只要能多给老太后、皇上皇后多磕几个头,多给爹妈磕几个头,咱这生日就算过了。”

一般的人,一旦爬上高位,就和下面的同事拉开界线,甚至到处摆威风,可是李莲英对宫里的太监宫女,无论地位高低,都一视同仁,据服侍过慈禧的何荣儿回忆,宫里哪个小奴才犯了错,李莲英知道后都会尽力在慈禧面前曲意掩护,平常对下面的人也多有帮衬照应。正因此,虽然李莲英权势灼人,但下面的人都心服口服,极少憎恨他的。

如果说,李莲英的最初被宠,是因为一双巧手和如簧巧舌,那么他在恩宠近五十年后,还能罕见地得以善终,就完全取决于他的左右逢源和机警谨慎了,而这一点,正是历代大太监中绝少有的,如此李莲英,想不受慈禧宠信都难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春宫   咸丰   光绪   当差   机警   同治   心腹   奴才   宫女   亲王   总管   清朝   太监   慈禧   教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