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战略即将转向?德国政府将公布首个中国战略,三个趋势需警惕

最近一两年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在美国拜登政府的持续推动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中国“去风险”的行动上,越来越频繁且激进。具体来看,美国搞出的《通胀削减法案》,欧盟搞出的《净零工业法案》等,其实质上都是体现在关键领域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而在这种大势之下,与美国关系友好,但是与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比如德国,法国,一直是欧盟内部反对去风险化的中流砥柱。比如德国总理朔尔茨坚定推进了中国企业对汉堡港的收购,法国总统马克龙进一步加大对华贸易合作等。然而时至今日,情况却也发生了一点变化。

近日,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北约峰会期间表示,德国政府将于近期公布首个“中国战略”,并通过这份战略发出“德国并不天真”的信号。单方面的依赖将会让德国变得脆弱和容易受到影响,德国必须保障自己的韧性和安全,降低会威胁德国的依赖。

很显然,这份中国战略,其本质上也是一个对华“去风险化”的德国版本。而推动德国朔尔茨政府态度转变的动机,其实也不难分析。第一,朔尔茨政府内部不团结,对华问题本身就撕裂。自德国朔尔茨政府上台以来,尽管各方表面上是以朔尔茨为首 ,但是实际上朔尔茨的社民党只掌握了17个部门中的7个部门,而绿党则掌握了包括外交部门的6个部门,如今频频爆出反华言论的德国外交部长,恰恰就是绿党人士。由此可见,在对华问题上,朔尔茨政府是非常撕裂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出于平衡还是团结,朔尔茨本人都不得不妥协。

第二,美国对德压力越来越大,朔尔茨必须得有所表示。在北约峰会到来之际,德国突然表示要发布首个中国战略,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这是德国在主动向美国示好。仔细回顾目前的德国现状,尽管德国朔尔茨政府有维护德国利益的想法,但是由于各种掣肘,导致如今的朔尔茨,很难像马克龙一样,拥有对德国的绝对领导力。而缺乏这种领导能力的直接后果,就是对美立场非常软弱,以至于自家的天然气管道被炸不敢吭声,自身利益因俄乌冲突严重受损,也不得不暗自舔伤口。在这种背景下,朔尔茨当局屈服于美国,不算意外。

当然了,情况既然已经发生,我们也需要关注三个趋势。第一,所谓的中国战略,到底是徒有其表,还是真要搞事。第二,德国的立场转变,是否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激起更大的去风险浪潮。第三,面对于这种去风险化浪潮,我们该如何反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也已经在行动,限制金属镓和锗的出口,就是打出的第一张牌,让西方国家真正意识到对中国去风险化,不仅难以成功,而且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德国   北约   中国   绿党   战略   政府   外交部长   法国   法案   美国   峰会   浪潮   趋势   风险   部门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