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结束24小时内,德国率先发难,要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德国

在北约峰会刚刚结束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德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引领了对华政策的新篇章。近日,朔尔茨政府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战略”的文件,这标志着德国正试图在中国面前重新定义自己。德国似乎正在寻找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既包括竞争,也包括合作,从而实现德国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德国在北约峰会后的行动

这次北约峰会让人看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威胁”的严重关注。在31个成员国中,对中国的提及次数达到了15次,显示了各国对中国影响力的广泛关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甚至直言,北约成员国将“共同对抗中国”。

然而,在所有的成员国中,德国率先对华发难,引人注目。朔尔茨政府发布的“中国战略”文件显然是对此的一种回应。而这一行动也标志着德国正试图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中国战略”文件的内涵

德国外交部主导的这份“中国战略”文件,在联邦德国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在文件中,朔尔茨政府用了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的描述,称中国为“制度性对手、合作伙伴以及竞争者”。这也表明了“中国战略”的重点在于“去风险化”和“减少对华依赖”。

根据《明镜》的分析,朔尔茨政府的“中国战略”文件回应了不少欧盟国家的期待。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备受各方关注。现在,朔尔茨政府的这份文件无疑将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参考。

中德关系的新篇章

但是,这份文件的一部分内容并未与事实相符,使得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大使馆强调,“将中国视为‘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不符合客观事实”。

这份“中国战略”文件的封面是“中国围棋”,这无疑富有深意。围棋与国际象棋不同,其目的不是“将死对方”,而是使得自身占据有利地位。由此可见,朔尔茨政府的目的并非要将中国“赶尽杀绝”,中德两国仍然可以在部分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降低对华依赖的必要性

实际上,德国并不是第一次提出“降低对华依赖”。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就曾多次抛出这种观点。在俄乌冲突发生以后,德国能源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弊端瞬间显现,贝尔伯克认为,朔尔茨政府应该吸取“过于依赖俄罗斯”的教训,及时悬崖勒马,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对于这一观点,朔尔茨政府似乎有所接纳。迫于美国和内部的压力,朔尔茨政府已经开始对华发难。他们试图在中德关系中找到新的平衡,减少对华的过度依赖。

欧洲的不同声音

然而,与德国的态度不同的是,法国的马克龙政府则积极寻求“欧洲独立自主”。并且,凭借中国送出的订单,法国国内的经济数据有所起色。这表明,欧洲内部对于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

总的来看,德国在北约峰会结束后不到24小时的行动,以及发布的“中国战略”文件,都在向世界传达一个信息——德国正在对华政策上寻找新的定位。无论是“竞争者”还是“合作伙伴”,都是对新时期德中关系的一种重新定义。未来,中德两国的关系会如何发展,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北约   德国   峰会   中国   贝尔   目的   新篇章   俄罗斯   法国   欧洲   竞争者   面前   定义   战略   结束   小时   关系   文件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