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痤疮会长一脸痘痘,这种病不可怕,治疗方法很多!

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且易于复发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严重时皮损可泛发颜面、前胸及后背,因病情多迁延难愈,易损毁容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湿敷治疗作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操作简便,可有效提高皮肤的水合度,促进药物吸收;在改善皮损局部情况、减轻服药负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传统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古代文献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记载

痤疮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已有上千年的记载,涉及病名主要包括“”、“”、“粉刺”、“面疱”、“粉化疮”及“肺风粉刺”等,古人结合痤疮的临床表现特点,对其病名、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回溯传统医学古籍,《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鈹,郁乃痤”,是关于痤疮最早的记载,也是古代医家最初的见解。

王冰注曰:“阳气发泄,寒水制之,热怫内余,郁于皮里,甚为痤疖,微作痱疮,痒,风瘾也”,“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肤腠居寒,脂液遂凝,蓄于玄府,依空渗涸,刺长于皮中,形如米,或如针。”

《黄帝内经白话解》释曰:“形劳伤阳,阳虚表不固,易汗出,则体表不强,最易受风。风寒内郁于营,血滞于肌表之轻证为粉刺,湿热郁于皮肤间为疮。

指出本病主因外感风寒湿邪,阳气宣发受阻或玄府开阖失司,内热郁久化瘀所致,为后世痤疮的诊疗进展奠定了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表明疮痈、痒痛之症,皆与心关系密切,痤疮亦不除外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随着中医美容学的蓬勃发展,痤疮的病因病机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和充实。

东晋时期,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写道:“年少气充,面生疱疮”,《疡医大全》亦云:“书生娇女各多此病”,强调青少年阳热素盛,饮食、情志等因素均易导致内热上攻于头面而发为该病

隋巢元方结合其主要发病部位,指出痤疮可因风热外感,壅滞肌肤、上蒸头面所致,且在《诸病源侯论·面体病诸候》中写道:“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疱,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

唐王焘《外台秘要·治粉刺诸方》载曰:“夫粉刺者,是面皮上有鈹如米粒也。此由皮肤受于风邪,搏于津液之气,因虚作之也,亦言因敷胡粉,而皮肤虚者,粉气入腠理,致使然也。”

提出粉刺形如米粒,该病乃因素体亏虚,外感风邪或脂粉侵及腠理所致。宋代《圣济总录》中也有类似的言论,即“论曰面齄者,是粉刺也。因虚而作,亦邪入肌虚使之然也”,主张邪侵卫虚之体而发为该病。

北宋年间日本丹波康赖所撰《医心方·治面疱疮方第十四》阐明了饮酒后湿热蕴结于脾胃,上蒸头面,加之外邪侵犯肌表也可导致痤疮的产生,正如《养生方》所云:“醉不可露卧,令人面发疮疱”。

《养生要集》载曰:“酒醉热未解,勿以冷水洗面,轻者疱”。明清时期诸多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痤疮的发病多与上焦火热、肺经风热有关

明粪廷贤在《万病回春·卷之五》写道:“面生疮者,上焦火热也。”明申斗恒《外科启玄》载曰:“肺风刺齄鼻疮,鼻乃肺之窍,因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以致血热凝结于面所有,宜清肺消风活血药治之,外上徐药消之。”指出痤疮发病与肺气不清、外受风邪或血热凝结有关,与肺脏关系密切。

清祁坤《外科大成》:“肺风酒刺,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强调痤疮的病机在于肺经血热郁滞

《医宗金鉴》中关于痤疮病因病机的论述与其相似,并主张选用枇杷清肺饮口服,颠倒散外敷治疗

综上,中医古籍文献对痤疮的记载十分丰富,古代诸多医家承先启后,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病因病机主要可归纳为风热外侵、血热郁滞、湿热蕴阻、体虚感邪等方面

痤疮好发于青年人,临床辨证需分虚实,病变主要涉及肺、脾、胃、心而发于肌表,其病理因素主要包括风、寒、湿、热、毒、瘀等。

二、当代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及辨治

张志礼教授认为该病初起以湿盛热重为主要病机,日久则气滞血瘀,治疗当以平衡脏腑、协调阴阳为要。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制品,生活亦不规律,故临床多以肺胃湿热证为主,治疗上以清内热、湿毒为要,口服汤剂多选用枇杷清肺饮进行加减

若皮疹以粉刺为主,面部油脂分泌较多,既往贪凉饮冷,并伴有纳呆、腹胀、易体倦乏力等脾虚湿困相关症状,则方选健脾除湿汤加减,以芡实、茯苓、生薏仁等健脾利湿类药物为主

病程日久,皮损晦暗深红,兼见囊肿、结节,压之疼痛不剧,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者,当辨为痰瘀互结证,治宜理气活血、化痰散结,方选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

若成年女性患者发病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月经前皮疹加重或伴有月经不调,临床可辨证为冲任不调证

艾儒棣教授总结前人经验,把握“阳郁”为本的病机关键,并指出痤疮的病机为素体肺胃湿热蕴结,复感外邪发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冲任失调

实证痤疮当遵循传统疮疡的治疗原则,注重“消”法的应用,临床上多用经验方“简化仙方活命饮”口服治疗,外治方面,主张病情严重者以清茶水调合加味颠倒散的细末涂擦局部

日常护理方面,主张以冷水洗脸,注意忌口,不使用洗面奶、保湿水等,减少不必要的外界刺激

综上,相较于传统医学古籍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记载及认识,当代医家同样认为该病局部经络阻隔、气血凝结,病变脏腑多责于肺、脾,病因上增加了饮食、休息、情志、护理等起居方面的影响。

并在传统的阳郁、风热、血热、湿热发病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痰瘀互结、冲任不调、阳虚寒滞等观点连翘平痤液湿敷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三、内治方面

痤疮的内治方剂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作为基础方剂临证加减应用最多的当属枇杷清肺饮。热、湿、毒、瘀、虚是痤疮的发病要素,其指导的中医治则主要包括宣肺散热、清心泻火、通腑利湿、疏肝理气、凉血活血、滋阴清热等。

临床上痤疮主要分为肺胃热盛证、脾胃湿热证、痰瘀凝结证及冲任不调证4个证型,分别选用枇杷清肺饮、茵陈蒿汤、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以及二仙汤合知柏地黄丸加减,临床上个体化治疗时,发病时间长短、发病部位、皮损形态等不同表现皆应考虑在内,随证加减用药。

随着中医辨证思维的不断充实、完善,越来越多的医家注重将“辨体质”与“辨证”、“辨病”相结合,强调痤疮的诊治中需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药味化裁。

气虚者可予以生黄芪、党参益气祛邪,热盛者可加大金银花、紫花地丁等药味的用量,油脂分泌较多者可予以桑叶、梔子;

瘙痒明显者,可加防风、刺蒺藜、地肤子、白鲜皮等祛风止痒药物,结节坚硬难消者,可加用软坚散结类药物。

四、外治方面

1.中药面膜疗法

中药面膜治疗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型痤疮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直接涂布、浸湿面膜纸外敷和石膏倒模等,操作简易,安全有效。

中药成分通过皮肤表面的透皮给药系统,能够直达患处,抑制致病菌活性,活血散瘀、清脂除垢达到镇静、消炎的目的。

中药面膜由不同的中药配伍形成,治疗主要依靠其吸水、封包及黏附的物理作用,增加角质层通透性,保证中药成分的有效渗入,在痤疮的治疗发挥了极大的优势。

2.中药湿敷治疗

是指将中药饮片浸泡煮水后放置常温或偏凉,用柔软、洁净的纱布或毛巾,蘸取适量药液,湿敷患处。

通过药液的物理作用有效缓解局部红肿的同时,发挥中药的不同功效。湿敷后为了持续发挥残余药力,一般无需清洗。

3.中药熏洗治疗

是指药物加水煎煮后取滤汁趁热熏蒸患处,待药汁温度适宜后清洗患16处的疗法,通过热力作用于皮肤能够达到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药物吸收的目的。

4.中药酊剂

搽剂中药酊剂是指将配伍中药放入高浓度白酒或75%乙醇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去渣制成的外用剂型,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活血通络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炎症较重且伴有瘙痒的痤疮;酒精具有杀菌、促进药品透皮的功效,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5.膏剂

膏剂是中药研末与适宜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蜂蜜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相对细腻,具有一定的稠度,具有促进炎症消退、润泽皮肤、软化角质及渗透软坚等作用。

与搽剂、酊剂相比更容易涂抹,性质稳定。软膏作为一种古老剂型,其制法以及相关作用早在《金匮要略》中便有记载。

6.霜剂

霜剂是将中药煎煮、提取、过滤及浓缩,随后按照霜剂工艺制备而成,除了具备膏剂的特点,还具有透气性好、不油腻的优点,更适用于油性皮肤的痤疮治疗

7.凝胶

剂凝胶剂系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混合制备而成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是在软膏剂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型剂型

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凝胶剂具有良好的涂展性、肤感清透、易清洗等优点,更适宜油性肌肤痤疮患者。

五、小结

除上述中药外治疗法外,还有单纯针刺或配合刺络放血、拔罐、火针,刮痧、外治手段,考虑到病人的依从性、治疗的连贯性,医家更偏向 选择内服联合中药外治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痤疮   酊剂   医家   剂型   枇杷   湿热   凝胶   粉刺   会长   中药   可怕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