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助手也是同事,傅利叶智能人形机器人5年内走入家庭

在本周举行的傅利叶智能通用机器人战略发布会上,傅利叶智能宣布从侧重专用的康复机器人转向搭建通用机器人技术平台。未来的机器人,有可能是你的助手、伙伴甚至同事。

高高的个子,苗条的身材,一个酷似人体骨骼的机器人,迈着敏捷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行走,这是傅利叶最新发布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

GR-1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达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300NM,步行速度可达到5KM/h,负重50公斤。这款机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拟人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结合认知智能,能够与人协同完成动作,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颇具潜能。

“学生时候,就梦想着能开发一款适用于各个领域的通用机器人,虽然失败的概率很大,但总想着做出来还是挺有价值的。”傅利叶智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捷说道,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筹谋研发人形机器人。但由于当时机器人的运动能力、AI算法以及市场应用等条件尚未成熟,傅利叶智能便另辟蹊径,切入康复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率先发布了国内首款商业化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以双足机器人的形态开启了人形机器人的雏形探索,此后不断自研核心硬件及技术。

“这就像乐高积木,得由一个个积木组成。很早我们就开始攒人形机器人所需的各个关键模块。”经过多年沉淀,傅利叶智能在传感器、一体化执行器、模块化设计、机械仿生结构等底层技术方面积累的知识产权数已超百项,尤其在执行器关节领域更是具备了核心优势。傅利叶智能凭借康复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康复场景的创新和成功应用,为GR-1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在通用机器人领域的领跑。

作为通用化程度高、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既需要极强的运动控制能力,也需要强大的感知和计算能力。如同人类,身体和神经网络需要发育到一定程度才能很好地完成某项工作,对于机器人来说,它的关节力量和运动控制至关重要。简单的说,就是要“四肢发达,大脑强大”,这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的终极追求。

六年前,外骨骼机器人最初穿到患者身上时,机器人每个关节的力量是不够的,加上器械本来的重量,患者穿上后需要用两个拐杖来保持平衡。一代代的更迭之后,时至今日甚至可以“身轻如燕”了。

顾捷透露,公司下一代升级产品将在运动和认知两大方向重点突破。希望下一代机器人能够跑起来,可以跳远或者跳高。同时进一步优化分析处理能力,当人下达指令时,能够理解具体的语义,拆解、响应并能够独立完成一定的任务。

随着当前人工智能浪潮的爆发,以及全球“机器换人”进程加速,人形机器人有望像人一样深入各细分消费端,成为AI下一个重要落地应用场景。

“它具备一定的通用性,就像我们人类一样的,可以去当医生、司机、厨师、消防员……只需要在专用场景上做一些开发适配,相当于赋予机器人一种职业。”顾捷解释道。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潜能巨大,远期通用人形机器人需求量将远高于目前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傅利叶智能希望在一两年内实现量产交付,期待3年左右机器人能够灵巧地完成一些通用任务,5~10年实现机器人真正走入普通人的家庭。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人形   机器人   积木   骨骼   关节   年内   助手   场景   同事   领域   能力   家庭   工业   技术   傅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