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晚年,有三个心愿,可惜一个都没实现,分别是什么?​

生而为人,来到这个世上,总会许下一些愿望,可惜的是,有些愿望可能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都不会被实现。

毛主席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在晚年时期许下三个愿望,包含对国家未来发展和自己的晚年规划,但最终都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下变成遗憾。

他的第一个愿望是脚踏实地做调查,计划所需的时长为两年半,其中有两年对半给予工业的农业,剩下的半年给商业。

早在青年时期,主席就已经意识到调查的重要性。从革命时代到和平建设年代,他的诸多伟大的决策与路线制定都是从调查研究中得到的。通过多次深入群众。

走访调研,他才会更懂得广大的工农阶层百姓们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想法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设想,在一些事情上有怎样的建议。而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为了他能写出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闻名国内甚至整个世界的大著作的基础。

在调查的过程中,有的人是有效调查,有的人是无效调查,何为无效调查呢?就是装装样子,没有认真考察,明明多走几步就能发现更多真相,但就是不肯走。

而且遇到群众,在交谈过程中不带脑子,听听就过去,根本没往心里去。这样的调查,做了还不如不做,白白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主席才会在后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没有发言权”。

因此,在建国前,主席是十分热衷于做调查的,不管其他高官在做什么,他时刻心系百姓,即便在战争再艰辛的时刻,他都不忘和百姓交谈,听听他们的心声。

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主席想要调查的机会就变少了,而且即便真的外出调查,大家都认识他,再交谈的时候,可能就很少听到真实的百姓心声了。

因此,主席才想要花更多的时间多看、多听,总能听到最真实的言论,了解最真实的现状。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以身作则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干部重视并愿意多做调查。

主席一开始学游泳是为了强身健体,后来则慢慢地喜欢了祖国的大江大河,在多条河流内,都曾留下过他矫健的游泳身姿。对于长江、黄河,他更是非常喜爱。不过,主席的一生都未能成功实现畅游黄河的愿望。

年轻的时候,他想的是游黄河,晚年时期,他想的是治理黄河的水患问题。但是他本人并不是这个方面的专家,因此,为更好地了解黄河,他还提议带上地质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各需一人就可,多了反而不便于行动。

如果这个愿望真的实现的话,那么主席这个能写出诸多优秀诗词的作家,必然会在仔仔细细见识过黄河、长江后,留下更多脍炙人口、气势恢宏的壮丽诗词,也会在这里拥有更多的逸闻佳话。

主席的第三个愿望是想写一本自传,里面将囊括他的一生,有值得被敬佩、被传颂的地方,也有他自认为美中不足,需要改正的地方。他要让全世界更多地了解他,既不过分美化他,也不过分揣摩臆想他。

主席非常喜欢读书,可以说是个大书迷,即便是在中南海,也有着一个大型书库,涉及的领域非常多,由此他本人也变成了一个博学多识之人。在其深厚的文学底蕴下,他自创了诸多优秀文章。

其中大多数都是与他一直奋斗并无私奉献的中国革命有关,关于他个人鲜少提及,就连家世和成长经历,都是在接受斯诺采访的时候简单说了几句。

主席是伟大的文学家、军事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者......他的头衔有很多,但是慢慢地,有些人把他开始“神化”,这让主席苦不堪言。

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更是共产主义的拥护者,他不好大喜功,更不喜欢被别人放到神座上。他一直都将自己当作是万千群众中的一员,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工作性质、岗位的不同,所以他坚持从群众中来,从群众中去。

为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毛泽东,他要写一本书,里面有他被人称赞过无数遍的优点,也有鲜少有人关注甚至听了也不相信的缺点。他要以最真实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任何事、任何人都要一分为二来看待。

不得不说,主席一直都是十分睿智的,他对自己定位清晰、判断准确,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和掌声就迷失自我。这是令人十分感动的,但是,他是一国领袖,繁忙的工作是现实,这就注定了他无法分身,前两个愿望都难以完成,更何况这被排在最后的第三个愿望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晚年   矫健   大河   黄河   长江   心声   诗词   心愿   愿望   可惜   群众   时期   主席   百姓   真实   喜欢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