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再出发丨倾洒阳光雨露 静待百花盛开

倾洒阳光雨露 静待百花盛开

——淮安勠力培养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谭鑫/摄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教育承载梦想、寄托期盼、引领未来。淮安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把加强思政教育作为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灵魂工程,以红色精神为阳光,化历史文脉为雨露,让沐浴其中的青少年茁壮成长。




新闻回放


王昊/摄


事件一:2021年5月30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回信,希望大家结合自身成长实际学好党史,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事件二:2022年12月27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联合举办2022年“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向社会推出全国各地32名优秀少年的感人事迹,来自江苏省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七年级的杨路然同学成功入选。




数说十年


管伟法/摄


2017年:

启动实施“广德育”建设工程。2个建设项目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2020年: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列全国第二,中央文明办推介我市工作经验;

在全省率先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联盟;


2021年:

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新旅光荣传统”进入全国“开学第一课”;


2022年:

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全网观看达327万人次,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

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投入使用;

开发《周恩来故事选编》等83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记者观察




用身边的历史 广播“红色种子”


美丽的里运河畔,淮安市新安小学校园书声琅琅,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静静矗立。


新安小学是著名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新安旅行团的‘小好汉’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一边卖报筹钱,一边宣传抗日思想,太了不起了!我们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忧国忧民的精神,做新时代的‘小好汉’。”淮阴中学新城校区七年级18班学生杨路然回忆小学校园生活时说,她和同学们经常参观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近距离感受历史,那时,红色的种子已经在她心里萌芽。


朱天羽/摄


淮安,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是周恩来总理家乡、“新安旅行团”出发地,这里有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革命遗址遗迹176处。近年来,淮安运用地方特色红色资源铸魂育人,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红色基因,把“四个自信”植根在孩子们的思想深处。正如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所说,这些红色资源,系统地告诉孩子们,过去的我们是怎样的、如今的我们是怎样的。先辈的筚路蓝缕、艰苦自立精神,通过一个个小故事,默默涵养青少年,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今,经过改造提升的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焕然一新,《人民总理周恩来》等主题陈列进一步优化,“一核多点”展陈体系框架鲜明。在这个淮安精心打造的青少年思政教育资源网络,和杨路然一样现场沉浸式体验思政教育的未成年人已逾20万名。


新安小学一间间教室的图书角,摆放着杨路然曾经熟读的《中国少年》《新安旅行团》等书籍。为更好发挥新旅红色资源育人功能,近年来,淮安着力实施新旅题材文艺作品创作龙头工程,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全网观看达327万人次,在全国引发热烈反响;创作的新旅题材红色电影《一群小好汉》、儿童小说《中国少年》、歌曲《新时代的好少年》、情景剧《习爷爷给我们回信了》等,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新旅光荣传统,以精品力作传承好红色基因。


赵启瑞/摄


周恩来总理的光辉业绩和优秀品德,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多年来,我市深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开发《周恩来故事选编》《周恩来的家教家风》等83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累计创成省市级“周恩来班”2562个,形成了引领全省、影响全国的“周恩来班”建班育人的淮安样本。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皇甫立同介绍,聚焦青少年群体,立足地方红色资源,淮安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我们都是收信人”入选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典型案例,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新旅光荣传统”进入全国、全省“开学第一课”。




在校园里“圈粉” 倾洒文化甘露


一方红纸、一把剪刀,作为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剪知韵”剪纸社团成员,杨路然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手握剪刀在红纸间穿梭。当剪纸图样舒展开来,悠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便从那镂空、灵动的作品中跃然而出,师生们不禁为之陶醉。


刘彬 石志江/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淮安教育系统分层次、多形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推动经典诵读、中华诗词、节日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实践,让传统文化浸润孩子心田。


5月10日,在淮安区首届中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大赛展演暨颁奖典礼上,由新安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周永飞创编、该校学生诵读的古诗词节目《节气里的中国》,获特等奖第一名。“做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首先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开始。”周永飞介绍,该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每日一诵》,每年举办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活动,开展淮剧、楹联、围棋等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塑造学生身心。


《智收白龙马》《女儿国奇遇》《灵山取经》……走进市文津小学文津书院一楼的西游版画社团活动室,孩子们创作的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文津小学校长许加乐介绍,该校秉承“书院文化”的办学理念,以“传统六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利用文津书院平台引导青少年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文学经典的学习,从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


管伟法/摄


“涵养自信要从孩子抓起。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皇甫立同说,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淮安全域推进“广德育”工程建设,让德育特色课程在各校遍地开花,使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孩子们坚定“四个自信”的不竭力量源泉。




推行“行走课堂” 滴灌“实践养分”


登上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安澜塔观光横桥,只见脚下的大运河纵贯南北,船只穿梭;大运河河道上,淮河入海水道横穿东西,与平行的苏北灌溉总渠一道蜿蜒入海……“太令人震撼了!真为我们的家乡感到自豪!”不久前,同年级9班同学们与杨路然分享了参加“大运河水上立交工程”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感受。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使他们的思维视野和认识水平与时俱进。”淮阴中学新城校区地理教研组组长张倬介绍,该活动是学校立足“动的教育,学的课堂”的教学理念,以初一年级学生为试点开展的“认识我的家乡”系列地理实践活动之一。


管伟法/摄


9班同学们的这份震撼背后,是淮安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不懈探索。近年来,全市共推出9条淮安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线路、建设7条青年学习社线路,组织万名青少年深入社区、工厂、农村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社会大课堂中锤炼成长。


这份震撼,对杨路然来说并不陌生。在新安小学就读期间,在学校组织下,她曾学习新旅老团员,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社会调查,从农民伯伯那里了解到“盘中餐”是怎么来的;她也曾走进高铁站,从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身影中,看到淮安更加便捷的交通。2021年暑假期间,在新安小学“小好汉重走新旅路”红色寻访活动中,她还作为16名“小好汉”代表之一,沿着“新安旅行团”前辈的足迹深入镇江、南京、安徽等地,感悟新旅光荣传统,提升自身能力。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守初心。踏上新的征程,淮安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安小学少先队员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孜孜不倦育新人,开拓创新谱新篇,将阳光雨露倾洒在广大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


History


淮抱青春 成就精彩 | 2023年淮安大学生暑期实习正式启动!



主题宣讲进企业,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悦”读一夏 |淮安大学生阅读种子志愿服务开始报名啦!

来源 | 淮安发布
编辑 | 孙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淮阴   周恩来   新安   淮安   百花   旅行团   雨露   总书记   纪念馆   中华   好汉   传统文化   青少年   红色   优秀   小学   阳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