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军:秉工匠精神 传承金属錾刻技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裘莎莎、黄健恒报道:铜錾刻工艺不仅是我国流传甚早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而且是一种较高艺术天赋和精湛技艺水平的手工艺,在贵溪市就有这样一位工艺美术师——黄俊军,他从事传统手工金属雕刻36年,坚守并传承发展着金属錾刻手工艺技术。7月14日,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记者有幸采访到这位赣鄱工匠。

传承金属錾刻技艺

今年55岁的黄俊军是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孜孜不倦为金属錾刻艺术挖掘和传承耕耘了36年。他创办的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第一条金属錾雕工艺品生产线,将传统手工艺转化成产品,并做成产业,使铜錾刻成为铜都贵溪一张响亮的“名片”。黄俊军说:“我的技术是在一点点摸索中积累起来的。”36年的金属錾刻生涯,让他在继承、发扬传统金属錾刻技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骨法造型、精雕细刻、以形求神”的工艺特色。在36年的创作过程中,黄俊军获奖无数,其中,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他的《晚荷风香》《降龙罗汉》两件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西馆也摆放了他的作品,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铜錾刻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的时候,悦耳的铜金属声不绝于耳,这是小锤轻轻敲击铜板的声音。黄俊军边走边介绍说,一个“非遗”项目,能够同时有70多人在一起参加创作,这样的规模在国内也不多见。

在贵溪工业园区江西中鼎工艺有限公司,铜雕大师黄俊军向我们展示了那些经"千锤百炼"而成的一件件精美手工铜雕工艺品,令人惊叹。“这幅作品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也是我自己设计的,这幅作品它有个特点在里面,代表着春夏秋冬,每幅画里面都有两只喜鹊。”黄俊军指着作品《花开四季》娓娓道来。黄俊军通过不断探索和改造,终于摸索出独有的铜錾刻生产工艺,这种生产出来的作品兼顾现代生活所需,同时不失手工錾铜之美,为实现铜錾刻产品批量化生产打开了一扇窗,使铜錾刻这种古老的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非遗”文化的弘扬者

黄俊军表示,将铜雕融入市场,既要保留传统手工精髓,又要提高生产效率,那就必须用“科技+传统”的工艺原则,着力科研革新,引进现代流程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最优的生产方式。他相信,通过市场化道路和工业化的革新,铜雕才能推陈出新,金属錾刻这项“非遗”文化才能得以弘扬与传承,传统工艺也将从文化走向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贵溪市   贵溪   化生   技艺   金属   手工艺   江西   工匠   大江   寻常   手工   传统   精神   工艺   艺术   作品   文化   黄俊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