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桥回忆录:毛岸英牺牲,彭德怀负一定责任,这个说法很难成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1月2日,一封推迟了一个月的特殊电报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据李银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也不由得感叹:“当时主席看完信后一声不吭,但拿着信的手却在轻微颤抖,整个房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主席吐了口烟,对周围的人说道:“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为革命而牺牲。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当成大事。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

此后曾多次有人对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的牺牲,表达态度:“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彭德怀这个总司令是有着很大的问责的,他应该要为岸英同志的牺牲负责。”作为毛主席的贴身卫士和历史的见证者,李银桥却完全的否定了这个说法。

义无反顾要求参战

1950年6月与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上,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南北民族内战。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却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公然支援南朝鲜,扩大战事,使得刚解放不久的朝鲜人民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毛主席时刻关注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在收到朝鲜政府的求助后,在综合考虑朝鲜对中国领土安全的战略意义和中朝两国之间的友情,为了维护世界和远东地区的和平,毛主席和党中央毅然做出决定:组建志愿军,抗美援朝

当时正在基层工作的毛岸英在得知抗美援朝的指令后,立刻就向党中央申请,要求加入志愿军,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他找到主席,再次表明了他参战的决心:“爸爸,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上战场,那我也可以。作为主席的儿子,我本来就应该身先士卒。

毛主席一早就知道儿子想要参战的决心,所以当毛岸英当面向他提出请求时,他的脸上并没有露出惊讶或是激动的表情,而是望着眼前的年轻人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周围人的劝告,想起在无情战火中牺牲的至亲。

作为父亲,怎能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他深知战争的残忍,无情的战争随时会吞噬任何一个战士的生命。但当看到毛岸英坚定的眼神后,他批准了他的申请,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懦夫,在岁月的磨练中,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

在曲折中成长

1922年毛岸英在湖南省长沙市诞生,他是毛泽东与第二任妻子杨开慧的长子。在小家和大家中,毛泽东选择继续为人民而奋斗,所以在毛岸英的童年里有关父亲的回忆是很少的。同时由于父母革命党的身份,他自幼就生活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

1930年,年仅8岁的毛岸英和其母亲一同被湖南军阀抓进监狱,母亲杨开慧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没有向敌人低头,最终为革命事业而英勇就义。毛岸英同弟弟们在其他革命党人的保护下出狱,随后被亲戚带到上海。

在上海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开始三兄弟还能寄养在普通人家中生活,但随着革命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大肆追捕,三兄弟再次与党组织失联,没有了组织的庇护,在动荡年代下普通人家也无力赡养三个孩子。

迫于无奈,三兄弟开始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在这过程中,毛岸英最小的弟弟与两个哥哥不幸走散,最终下落不明。毛岸英和另一个弟弟毛岸青为了活下去,当街乞食、做过苦力,没有住的地方就找几个纸箱子在角落躺下

苦难并没有使毛岸英兄弟失去生存的希望,也并没有让他丧失对社会的希望,反而在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在他心中,一颗想要救国救民的种子悄然种下,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像父母那样,投身于革命事业。

1936年,毛岸英兄弟与党组织再度联系上,毛泽东在得知消息后,内心说不上的激动与感动。在了解毛岸英在上海的遭遇后,毛泽东虽然心疼两兄弟,但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要求。于是没过多久,两兄弟就前往苏联进行学习。

毛岸英时刻谨记父亲的叮嘱和教诲,他十分珍惜在苏联读书的机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成绩非常优异。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毛岸英也发现了自己在军事和战争知识上的短板,于是在苏联的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多次请求参战:“我希望能参与苏联的卫国战争,这也是我学习战争的过程。

毛岸英诚恳的态度,打动了苏方领导,被批准去军校学习,并参加了苏联的部分战斗,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在苏联生活的日子里毛岸英始终心系祖国,他迫切的想要将自己在苏联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中国的革命事业。

1946年毛岸英终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并在延安同父亲相见。面对学成归来的毛岸英,毛泽东并没有放松对他的要求,相反他对儿子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样子有所不满。

毛主席劝诫毛岸英说:“虽然你在苏联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参加过苏联的革命战争,但对于中国的国情和革命情况你是不了解的。我对你还有两个要求,第一是不要因为你是我的儿子就搞特殊;第二是去劳动,补上劳动大学这一门学问,去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国情。

毛岸英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他脱下西装换上布衣,没多久他就去到了当时远近闻名的劳动标兵吴满有家里去学种地。有不懂的地方他就向吴满友虚心讨教,并在“劳动大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劳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毛岸英切实了解到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后,他便一头扎进解放区参与土地改革;解放初期,他再次扎根基层,进入工厂,并告诉毛泽东自己决心在工厂连续奉献十年

毛岸英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新中国主席的儿子而搞特殊或是享受特权生活,他始终奔走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所以当抗美援朝的指令下达后,他毫不犹豫的就递交申请书,成为志愿军中的一员。

在志愿军出征前,毛泽东为彭德怀设宴饯行,在这次宴席上,毛岸英又向彭德怀表明了自己要参战的决心。

彭德怀听后马上否定了毛岸英想要参战的请求。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他不想眼前的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跑去前线。随后他对毛岸英说:“你在大后方搞建设也是对朝鲜战争的贡献,而且你本身也有自己的工作,也很重要,你还是留在后方更好。

在听完彭德怀的话后,毛主席向他说道: “老彭,我也在这儿替岸英求个情,让他跟着你去朝鲜战场历练历练。你到朝鲜,身边需要一个懂俄语和英语的人帮你改朝鲜人和美国人打交道。”彭德怀看着眼前下定决心要奔赴一线的毛岸英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壮烈牺牲

1950年10月21日,毛岸英跟随志愿军入朝作战。他以彭德怀的俄语翻译兼秘书的身份跟随彭德怀赶赴前线。

当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在大家眼中的毛岸英,是一个年轻英俊的普通干事,他经常帮大家干活,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能虚心请教,是个平易近人的同志,谁也没想到他是毛主席的儿子。

在战场上毛岸英除了做翻译工作外,还要负责志愿军司令部的各种文件,工作十分辛苦。当时志愿军的伙食和住宿条件都很差,毛岸英和其他同志一起,吃着糙米,晚上就睡在稻草埔上。

彭德怀看到后十分心疼他,曾多次邀请毛岸英同他一起吃饭,但都遭到了毛岸英委婉的拒绝:“彭总,我也是一个战士。别的战士能过的生活,我也一样。不要在这样的时候对我搞特殊,这样不合适。

毛岸英所表现出来不怕吃苦,敢于奉献的精神也打动了彭德怀,他对毛岸英说道:“当时你父亲要我带你一起来朝鲜的时候,我是十分拒绝的,因为你父亲已经有太多的亲人牺牲在战场上。我是不舍得你来的,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志愿军入朝后秘密驻扎在朝鲜平安北道朔州郡的大榆洞,这里位置隐蔽地势险峻,是一块理想的军事驻地。

但随着作战过程中,大榆洞地区频繁发出电报信息被敌军所察觉,没过多久敌方就派出飞机在大榆洞上空进行侦察。部分军事经验丰富的干部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了危险信号的来临,在同彭德怀商议后,我方快速挖掘布置防空洞,避免敌军轰炸。

在防空洞安置好后,大部队都撤进了防空洞,但为了能够及时处理军务,毛岸英还是选择和部分同事留下来处理紧急军务。

11月25日上午,当毛岸英跟随者彭老总在参谋部观察战局时,突然敌方的轰炸机,从南直奔大榆洞而来,并将数百枚凝固汽油弹投向司令部周围。

而在逃出司令部后,毛岸英猛然想起:司令部当中还有一幅描绘朝鲜地区以及战局的地图。在当时的环境下,地图是整个司令部可以保留的最重要的东西。于是他毅然决然跑回司令部寻找地图。

可就在毛岸英怀抱地图抛出司令部时,伴随着轰隆几声巨响,顷刻间司令部沦陷为一片火海,毛岸英也被汽油弹击中而壮烈牺牲。

当彭德怀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红了眼眶,心痛之极,:“我带着岸英来到朝鲜,现在他牺牲在朝鲜前线。岸英还没有和主席相聚很久,我辜负了主席对我的信任,我可怎么向主席交待?

进行了漫长的思索后,彭老总亲自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报告给中央。当周恩来等党中央的同志收到消息的时候,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情况,怕爱子的离世对他会产生过大的打击,于是决定在等主席身体状况好一些后再将消息告知。

当主席收到爱子牺牲的消息后,他叹道:“谁让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战争嘛,总会有牺牲,这没有什么!”大家都知道这是主席为了让大家不为他操心而忍着丧子之痛所说出的话。

为了新中国,毛主席和他的家人牺牲太多,但他并没有责怪任何人,也没有责怪战争的无情,而是继续一心为新中国和全体人民而付出。

所以后来当有人提出毛岸英的牺牲与彭德怀负有一定责任的时候,李银桥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对该说法进行了否定。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们有着超出时代和同龄人的心智和胸怀,他们眼里关注的不是个人恩怨和利益,而是整个民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革命战争   司令部   党中央   牺牲   苏联   朝鲜   防空洞   志愿军   回忆录   说法   儿子   父亲   主席   同志   兄弟   战争   消息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