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大芯片巨头急赴华盛顿游说,看来中国的半导体突破在即

当地时间7月15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三大芯片巨头首席执行官(CEO)将于下周前往华盛顿与美政府官员和议员举行会谈,游说拜登放弃出台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据知情人士透露,这3家芯片巨头是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

当下,美国政府正在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起一波又一波凶悍的攻击,业内人士称之为“芯片战争”。说实在话,华盛顿这些举措确实对中国企业的正常生产、销售造成了不小的干扰。去年12月,针对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中国还在世贸组织提起诉讼。

大家也许注意到了,中国对华盛顿用半导体“卡脖子”的举动,实际表现其实十分平淡。直到现在,我们才在反复权衡和比对之下,选择管制镓锗两种稀有金属的出口进行报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及其盟友的很多半导体企业,表现得比我们急多。

也难怪这些企业显得比我们还急。要知道,由华盛顿发起的以芯片为主攻方向的科技战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重要的中国企业因此倒下,而作为美国举西方世界之力重点打击的华为,也仅仅只有旗舰手机业务遭到了较大的冲击,而其他业务影响不大,企业运转如常。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美国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来说只是短痛一阵子的事,而美国的那些芯片巨头则可能要永远失去中国市场。美国这三大芯片巨头着急游说华盛顿解除对华芯片制裁,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突破在即。

恐怕也只有我们的某些院士夫妇、媒体前总编、网红经济学家等,才会觉得被美国针对是件不得了的事,觉得芯片技术是什么克服不了的又一颗“明珠”。对于中国一定能够攻克半导体“卡脖子”技术,美西方的大型芯片企业“门儿清”,比我们很多人都有信心。

今年初,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总裁温宁克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的半导体公司“必须与全球对手竞争”,所以他们才希望购买非中国制造的机器,“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这些机器,他们就会自己研发这些机器。虽然这需要时间,但最终他们会达到目标。”

前些天,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不可代替,退出中国市场不是一种可行选项。6月底,该公司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出席投资会议时表示,美国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将令美国这一行业永久丧失机会”。

芯片不是神造的,只是被西方舆论以及我们一些造神者给神化了。作为一个工业产品,芯片绝不可能成为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工业国不可突破的坎。要知道,造芯片的所有原理都是清楚的,实现的技术路径也早就被大家证明过,无非就是投入资源去干的问题。

前些年,中国要解决的产业发展难题实在太多,而造芯片与很多产业相比,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没有是第一顺位的事。即便在信息化产业中,芯片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但从产业规模、解决就业等方面论,也远不如终端产业重要。我们在拿下终端产业前,就大张旗鼓上马搞芯片,显然也很不明智。

再说,全球化时代产业分工协作,根据比较优势各管一段。无论是从节约成本,还是给别人留口饭吃的角度,中国也没有必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所以,我们在半导体产业的很多环节,特别是芯片领域并没有进行重点投入和攻坚,放任市场竞争的淘洗。

正因为如此,当年在台积电与中芯国际的官司中,我们甚至做出了极有利于台积电的判决。

如今,我们被美国及西方阵营重点针对后,以往所有的顾虑都不存在了,突破半导体尤其是芯片技术“卡脖子”技术的决心和力度空前。举个例子,在美国对中国发起科技战之前,我们在光刻机领域几十年的投入仅仅几十亿元,如今一年的投入就超过去几十年。

美国的科技企业非常清楚,只有倾销才是打击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最好办法,而对华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只会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有全世界最大半导体市场的反哺,芯片这样一项成熟技术的攻克,只是时间的问题。到了那时候,美国的芯片卖给谁?

虽然我不知道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什么时候能突破美国的“卡脖子”,但美国芯片巨头越是着急,就越是说明真正的突破离我们不会太远了。借着被美国封锁的机会,我们顺势拿下半导体全产业链,反而压力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华盛顿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巨头   芯片   光刻   英伟   中国市场   管制   产业   半导体产业   产品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