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在日产e-POWER上的钱 换做纯电也许能多开20年

鲁迅先生在给第二任妻子许广平所写的《欣慰的纪念》中写道:“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我相信如果可以,日产会非常愿意改写一下这句话,用在他们将要推出的新车奇骏上:我们的e-POWER,喝下去的是油,吐出来的是电。

但是,一辆时刻需要发动机做工来给蓄电池充电的汽车,就像一个老爱在你耳边聒噪的老婆。你真的会喜欢她、爱上她、娶她进门吗?


传奇+传奇的结晶

日产有一款传奇性能车叫GT—R,是诸多车迷心中神一样的存在,2015年在米其林助力下夺得过Super GT/GT500组别桂冠;

在日产,还有一款久负盛名的纯电动车型叫LEAF,本义是“叶子”,中文谐音叫“聆风”。2010年就走上了纯电之路,至今已在全球销售超40万台。

日产自称,e-POWER (以下简称e)技术,就是由GT-R和日产LEAF这两支令人骄傲的团队联合打造的。

2016年,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日产e-note在日本本土上市;2020年,e技术完成迭代,扩大运用至逍客;2021年,e技术亮相中国并搭载在轩逸身上开始销售;2023年上海车展上的消息是,日产计划由东风日产生产并销售e版本奇骏。

很多东风日产高管高度评价e技术。最近的一次,是东风日产用户运营中心副部长钟永军上海车展上跟媒体描述的:e-POWER融合日产76年纯电技术及近90年燃油技术沉淀,该技术得以跨过机械混动,直接进入电能混动100%电机驱动,内燃机仅用于发电,实现全速域、全工况、全场景纯电驱行驶,为用户带来全程纯粹的、高级的纯电驾乘体验。

是一副“技术自信”的腔调,就和2021年日产的高管对中国媒体表述时的一样——我们是“game changer”。


传奇失灵

但显而易见的,这项日产自以为“独步天下”、应该“恩威一出四海皆服,销量不是火箭式那也要陡崖式上升”的技术,没有在中国市场取得预期表现。

作为东风日产的当家花旦,今年3月份轩逸占整个东风日产销量高达56.94%,也是该级别车型销量王者。但在整个轩逸家族当中,e版的销量自上市以来一直未见起色,市场份额一直没有突破。具体可见下方二表。

(2022年4月至今e版轩逸销量走势)

(e版轩逸销量份额图。其中3.39%为其在所有三厢轿车中的份量)


e-POWER五宗罪

如果说,刚上市半年内,一个车卖不好,原因尚属扑朔迷离,有待观察。

那么,上市一年半之后,e版轩逸销售还是受挫,一定是有其客观原因,也有规律可以探寻的。

事实上,综合各路信息,打消各路金主消费e版轩逸的,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

1、车价已贵,还挂不了绿牌,免不了税

e版本轩逸在售价上,平均比燃油版本要贵2.5万左右。又由于它的动力是完全需要以加油的形式,通过发动机工作来增加续航所需的动力,再由发电机来驱动汽车,这在性质上属于纯增程式动力的汽车,所以不符合上绿牌的标准。这样一来,很多购买者避不开很多城市的限行措施不说,还要不得不为此多交一笔新能源汽车本来能减免的一大笔购置税。

按照公式新车购置税额=购车价格/((1+13%))*13%,一辆最低售价的e版本轩逸(官方定价13.89万)购置税也需要为1.59万元。

2、低速路况下行驶成本是纯电3倍

工信部公布的e版轩逸的百公里油耗为4.1L,按照其加92号油当前价7.76元/升计算,意味着其行驶能耗成本在0.318元/公里左右。如果按车主实测油耗计算,可能更高。

(车友在知乎上的实测e版轩逸油耗)


而纯电汽车的百公里能耗,根据大部分网友和媒体的意见,大概如下表。

由此可见,虽然在高速行驶时,e版轩逸和纯电汽车的能耗水平不相上下,但在城区低速行驶时,e版轩逸的能耗是纯电车的3倍左右。不可谓不高。

而我们都清楚,轩逸这个级别的车主,大部分是以城市家用代步为主,自然是成本越低越好。

3、电池太小,发动机每时每刻在工作

根据日产公布的原理,e-POWER的工作就是通过发动机燃烧汽油给发电机发电,电力储存到蓄电池之后通过逆变器输送给电机,驱动轮子前进,日产把e-POWER技术也自称为“混动”。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车身自重,达到节能之目的,日产在设计自家技术时,大大缩小了电池体积和重量。e版轩逸上的电池,就只有1.2kW。

但是,由此也给e-POWER技术体系带来了致命缺陷:电池容量太小,就没有很好的蓄电能力。因为没有足够的电池储蓄,一路上就需要发动机不停地工作,以给电池发电充电。

这样一种设置带来的后果就是,车上乘客的耳朵得全程忍受发动机工作发出的噪声带来的折磨,纯电或插混技术特有的车辆静谧性,完全丧失了。

(e轩逸车主在知乎上的反映)

都说,车子是一个男人的第二个老婆,但这样一个老是爱在耳边聒噪的老婆,你会爱吗?

4、需要日常保养

在汽车之家等论坛上,e版本轩逸买家,比较诟病的还有:

第一,三缸机,有点小马拉大车的意思,因此高速上发动机噪音大。

第二,因为是燃油车,所以其实是需要做日常保养的,按照一年两万公里,1万公里保养一次,一次保养花费300元左右计算,年耗银两差不多在1200人民币。如果这 1200元钱,换作纯电车型,那就能每年多跑10000多公里了。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东风日产在销售e版轩逸时有送保养政策,此处成本对于无长期持有计划的车主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5、与“双碳”战略背道而驰

e版轩逸,虽说吐出来的是电,但本质上,烧的一直还是汽油,还是时刻在增加大气污染,这和当前国家、国际社会提倡和要求的“碳达峰、碳减排”的双碳方针,其实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买e版轩逸,日常保养忽略之后,总体成本比燃油版轩逸要高上购置税+车价价差共计约4.1万元。

如果换作相同价格的纯电车型,以每公里/1毛钱的价格计算,可多开整整41万公里路,就算按每公里2角钱计算,也可以多开20万左右公里。如果按照平均一年2万公里算,买一个e版本轩逸,相当于少开10-20年的纯电车。


病急且慢乱投医

过去的上海车展上,东风日产公布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战略:

纯电、e-POWER、插混三种技术,一起上。

正能量的理解,这属于三管齐下,诚意满满;

负能量的理解,可以说这是“不知道选哪个方向好,所以把所有的都拿出来赌一把”,全身上下充满了“病急乱投医”的焦急味道。

事实上,东风日产国内市场上的表现,确实已经不容它再有闪失。

过去的这个4月国内汽车整体市场呈现增长,东风日产(包含启辰品牌车型)销量为101762台,勉强挤进销量前10,但却是跌幅最高的车企,降幅达0.9%,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家出现同比下滑的车企。

将时间拉大至今年前4月,东风日产依然跌幅最高的车企,前4月累计销量为209280辆,同比下滑30.3%,其中轩逸累计销量为99754辆,同比下滑26%。

此外,作为日产中国的主力军,东风日产的销量,近三年来也非常不理想。尤其是2022年,东风日产销量为89.8万辆,跌幅达到20.9%。

(日产全球销量图,单位为百万辆)

(2022年,日产全球共销售了322.55万辆)

放眼国际市场,中国销量占到其全球总销量32.4%(2022年数据)、已经连续衰退6年(2017-2022,见上图),显然也是日产将e- POWER技术加快引进到中国市场的动因。

本来,人家生病是人家的事情。但作为曾经对技术日产有不少好感的人,我还是想对日产说上一句:病急且慢乱投医!


写在最后

我乡下的房子用的是山水,因为水压不够,就装了一个增压泵,每次一拧开自来水龙头,增压泵立刻参与工作,发出爆豆似的呜呜声,整个屋子就很是聒噪,令人不胜其烦,时不时想去踢它一脚。

日产e- POWER车型,发动机时不时启动充电,是不是很像另一个增压泵?

而这样一个既不省钱,又达不到为国解忧(双碳战略)目标的汽车,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一切,就看你自己的考量了。毕竟,钱在你口袋里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增压泵   销量   跌幅   电车   车主   燃油   中国   发动机   车型   电池   成本   版本   汽车   工作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