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杂志2023年7月新刊速览

中国跨境电商忧喜录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对跨境电商进行扶持。这些政策无疑给了跨境电商更大发展动力,让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5月底,根据商务部消息,我国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5%左右。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超20万个,全国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商产业园约690个。而且,我国跨境电商贸易伙伴遍布全球,与29个国家签署双边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6月,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两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1%。

不过,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商在诸多有利条件推动下,从物流、经验、规模、市场成熟度等方面来看,仍有不足。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仍有许多潜力尚待挖掘。树苗虽小,但只要精心培育,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大趋势之下,跨境电商的总体“盘子”正在加速扩张,巨量红利空间不难想象。作为外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跨境电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将推动中国加快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培育合规文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的核心内涵、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表现形式。大力培育合规文化,树立合规理念,形成合规思想,建立合规信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新时代财富向善商业文明的基石。

培育合规文化,尤其要注重道德、伦理、诚信等方面的思想建设,推动行业廉洁自律、合规意识和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合规文化的培育有助于企业实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由“要我合规”转变为“我要合规”,从而形成高质量稳健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

合规文化的持续培育和发展,让企业能够真正理解合规管理不仅能避免经济损失、刑事追责和行政处罚,还能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积极收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解决困扰企业“长不大、活不长、走不远”的问题。通过培育合规文化,建立合规制度,营造合规氛围,企业将筑牢“做优、做强、做大”基业长青的文化根基,共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汪根火:守望田野 播种希望

6月初,《法人》记者来到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之称的安徽省南陵县,听全国劳模、芜湖市青弋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根火讲述他和这片土地的故事,感受他的坚守和情怀。

汪根火生长在农村,对农业一往情深。40多年来,他坚持推广种植紫云英,不断培育紫云英和水稻新品种。经历过困难,遇到过诱惑,但他仍然坚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他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创造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从田间走出来的农民科学家”。

“强制圈粉”调查

点餐、购物、停车缴费……生活中,扫码支付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场所强制要求通过关注公众号缴费,不关注无法点餐、不关注交不了停车费等现象频繁出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隐患。针对此类现象,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完全靠强制扫码添加微信公众号‘圈粉’的做法,不但换不来消费者对商家的青睐和喜爱,反而会驱散和赶走在意自己合法权益的消费者。”他建议,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挺身而出,用好法律赋予的行政指导、行政监管和行政处罚权限,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旗帜鲜明地责令商家删除强制消费者扫码的相关制度措施和潜规则,从而更好地净化商家之间公平竞争秩序。

赵国华:合规是一条必经之路

曾几何时,对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竞争力和未来命运,国内外的担忧声不绝于耳。然而,随着这些年中国更高水平的开放,央企的远大宏图与稳健发展并行,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从国际质量体系的贯标认证到企业风险控制,再到如今大势所趋的企业合规管理,央企正在迈向全球化合规经营之旅。作为中建四局贵州投资建设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赵国华无疑是离合规最近的人之一。如今,围绕着合规,他的工作越来越忙碌,也生发出更多体会和感悟。“项目必须合法,利润不能低于一定比例,垫资不能超过一定数额,无证施工禁止入场。按照合规风险去控制,企业施工利润是有保障的。但如果不做合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存在问题。”他由衷感觉,再做两年合规,一定能看到明显成效。

荻港船厂重生记

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荻港镇,迂回的长江岸线上,一座船厂历经沧桑。早在解放战争期间,这里作为渡江战役中百万雄师下江南第一艘船的登陆地点,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启动。随后,一座造船厂于上世纪70年代在这里拔地而起,门机、码头、库房,还有停泊已久的“红日112”号,犹如年轮,记载着它的沧桑与辉煌。

中海工业有限公司荻港船厂正式投运,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荻港船厂占据了1250米长的江岸,有修船及舾装码头600余米、4个万吨级泊位,承建1500吨级以下各种钢质船舶,还配备有举力4720吨、6500吨浮船坞两艘,这是当时安徽最大的浮船坞。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的荻港船厂失去了活力,在市场化的浪潮中渐渐迷失,一度陷入破产边缘。6月初,《法人》记者走进荻港船厂,探访这座船厂的前世与今生,低谷与复兴。

厦门:“中跨展”吸引世界目光

6月14日,为报道第二天即将开幕的2023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法人》 记者提前抵达福建省厦门市。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接站口外聚集了十几块写着“中跨展”字样的接站牌。来到下榻酒店,记者又看到前来参加中跨展、正在办理入住的宾客,操着五湖四海的口音,在酒店前台排起了长龙。

中国近代史上,偏居东南一隅的厦门因为直面南洋、香港和台湾海峡,成为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厦门从“试验田”变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从一座基础薄弱的海防小城蜕变为现代化国际港口都市。近年来,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更是让这座城市的外贸极具韧性,形成了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厦门市贸促会会长柯碧如日前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表示,跨境电商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是世界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厦门目前正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将进一步做精做优,打响中跨展品牌,努力打造覆盖全链条、链接双循环、引领新变革的“中国跨境第一展”,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出海。

责编|白 馗

编审|崔晓林

校对|张 波 张雪慧

来源|《法人》杂志2023年7月总第233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浮船坞   芜湖市   厦门市   新刊   船厂   厦门   中国   法人   消费者   记者   杂志   文化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