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旅游的年轻人,带火了这个小渔村

当六年前自己的民宿在霞浦县东壁村开业时,陈蜀曼没有想过,这个小渔村如今会涌入那么多游客。因为鲜有人知,更因为景色出片好看,在抖音等社交媒体上,霞浦近些年来逐渐“出圈”,成了国内小众旅行目的地的代表之一——很典型的,这又是一座小城被互联网迅速带火的例证。


很多热衷于反向旅游的年轻人循声而来,摆好各种姿势,把自己放置到一处又一处网红景点的打卡点位上。陈蜀曼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接待游客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日程。慢慢地,她发现这些游客绝不仅是为了拍照而来,而他们的到来,也让这个靠海吃海的渔村起了波澜。



火热的霞浦

火热的东壁村

霞浦,这个福建东北沿海的县城,天然具有成为网红旅行目的地的潜质。除了绵长的海岸线外,它还有大小岛屿共计400余座,境内峰峦耸峙,是坐山观海的绝佳去处。登高远眺,当霞光夕照,涂抹出梦幻的色彩,影影绰绰的大小渔排之间,游动着船帆与人影,美得令人沉醉。


早在2002年,当地摄影师郑德雄拍摄的霞浦风光照片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上拿了奖,霞浦就开始出名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摄影师开始汇聚到这里,时不时地,就有霞浦风光摄影作品获奖的消息传来。后来来的人多了,霞浦也就渐渐有了“最美风光摄影圣地”的称号。


如果说杂志时代为霞浦的名气奠定了基础,那么社交媒体的兴起则让霞浦真正被更多人所看见。“这个暑假如果想去人少景美的海边,我一定要给你安利福建霞浦。”在抖音上,一条条种草霞浦旅游的短视频轻松收获破万点赞,视频里,穿着裙子的女孩慵懒地伸着懒腰,像是把生活的疲惫一下子全丢进了面前的海水里。


霞浦的梦幻滩涂


而只要在社交媒体上搜索霞浦旅游攻略,你会发现东壁村是东线不可错过的打卡地——这个坐落在半山腰的小渔村三面环山,面朝大海,是霞浦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


这里距霞浦县城28公里,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从村口进来,目光越过三三两两结伴散步的游客,陈蜀曼的“拾间海”民宿就伫立在公路沿海的那侧。在东壁村,大家都称呼陈蜀曼为阿曼,也有人叫她曼姐。曼姐的拾间海是东壁村第一间民宿,也是最网红和规模最大的民宿。她个子不高,留一头不规则的栗色短发,脑后有两条小发绺,在店内忙着招呼客人,讲话干净利落。时不时遇到没有做攻略的客人,她会热情且熟练地推荐当地的游玩路线。


东壁村内和周围的游玩景点并不算多,一天的游玩时间绰绰有余。村里停车位有限,通常来说,游客会选择租辆10元一小时的电动车,慢悠悠地吹着海风,欣赏眼前山海合围的美景。白天的行程,可以去光影栈道和虞公亭沙滩看海玩水;肚子饿了,就随便找家饭店,地瓜杯、闽南糊、墨鱼仔等当地美食,总能让你一饱口福;等到傍晚降临再返程,到岗尾大桥看日落。


在东壁村拍摄日落的游客 在东壁村拍摄日落的游客


当然,大多数游客最喜欢的活动,还是拍照打卡。在东壁村,你不必担心拍不到好看的照片,路边的告示牌会贴心地将指引你到最佳摄影点。每当村前的海湾被落日染成橘子海时,岗尾大桥上都会挤满游客,其中有手持长枪短炮的“老法师”,也不乏录制vlog的年轻面孔;一条通向大海的石板路,盛开着三角梅和风车茉莉,此时也开始人头攒动,俨然是游客和“东壁最美落日”合影的网红机位。


曼姐的民宿也是绝佳的机位,无论是在依山势而建的无边泳池,还是拥有超大落地窗的餐厅,随便按下快门都很出片。远山如黛,晚霞绚烂,在凉爽的海风吹拂下游泳或用餐,是曼姐亲手制造的、独属于东壁村夏日的惬意和浪漫。


这个夏天,东壁村旅游如同罕见的高温天气一样火热。游人络绎不绝,曼姐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有时间和我们坐下来聊天。刚刚过去的6月,拾间海的客房基本处于满房状态。“只要不是雨天,都是旺季。”她用毫不夸张的语气说,话一说完,就又去忙了。



那些离家又返乡的人

在还没有火起来之前,东壁村只是去往三沙镇途径的一站而已,从没有游客想过要在这里落脚。彼时村里缺少像样的基础设施,路是坑洼的水泥路,没有停车场、民宿,也鲜有饭店。村里人多以捕鱼为生,他们从没想过,东壁村有天能成为旅游目的地。


曼姐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通体贴满瓷砖的自建房中,曼姐的民宿首先建起来了,大白墙、大落地窗的设计,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施工现场,路过的村民打趣说,“想不到有谁会愿意住这样的房子。”去办民宿经营许可证时,工作人员也疑惑地发问,“民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所有这些不理解,都不能阻止她把民宿开起来。


曼姐的民宿“拾间海”,意为把丢失的庸碌时间拾捡回来


作为最早一批逃离北上广的人,曼姐一直都很叛逆,“一米五的个头里,有一米四九都是反骨”。她是霞浦本地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在以加班著称的广告行业做设计师。久而久之,她厌倦了北京除了工作外没有生活的日子,愈发怀念家乡的亲友和景色,“这些记忆就像风筝线一样,始终牵着我往回走”。于是,在北京呆了16年后,她回到霞浦,决心换个方式生活。


她从小就爱玩,父亲带着她几乎走遍了霞浦所有角落,长大后她爱上旅游和建筑,始终有开一家民宿的执念。建成后的拾间海,完全是她设想中的样子。她搬到东壁村居住,平时喝茶、看书,和客人扯扯家常,倚在栏杆上看夕阳,就觉得日子过得很幸福。


在自己的民宿中泡上茶,看一会儿夕阳,曼姐就觉得很幸福


阿曼对民宿生意的期待并不高,只希望略有盈余,养活自己即可——对她来说,安静闲适地生活更重要。没成想,拾间海开业后靠着自发的口碑传播迅速走红,几乎每天都是满房的状态。前来参观的人也持续不断,她只好摆好水果和茶水,忙得不可开交。


拾间海像黑马一样杀出来,曼姐完全预料不到,后来她思考一番后觉得,是因为大多城里人对乡村田园生活有所向往,且她的民宿刚好踩在了大家的审美点上。民宿的院子里有她精心打理的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开。她清楚地记得,最早一批的客人,就是被她的花园吸引过来的。


就这样,曼姐的民宿率先火遍了霞浦,也被推到了霞浦民宿标杆的位置上。在朋友圈里,她常能刷到自己家的民宿;村委会找她商量,如何把村子再改造得更美观一些;当地政府也前来取经,向她征询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她内心涌起一股荣誉感,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爱,再三权衡之下,她选择暂时放弃自己想要的安逸生活,为家乡旅游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在店里工作的曼姐


作为一个摸爬滚打多年的前广告人,曼姐深谙社交媒体时代的流行密码:好看的照片永远是第一秘诀。拾间海的建筑设计,便充分体现了她的设计专长和拿捏“网红”体质的能力。无边泳池被设计成巧妙的弧形,如果你按下快门,会发现它与远方的海平面完美地融合,随手一拍,就是海天一色的绝美照片。而那条通往海边的网红石板路,就位于拾间海的旁边,也是她亲手打造出来的打卡点。


紧接着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水泥路改成了柏油路,路灯铺开了,停车场和观景栈道也修好了。越来越多的民宿开起来了,超市、饭店等配套业态也紧跟其后。慢慢地,这座小渔村不再是路过的中转站,游客开始留下来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文旅产业慢慢生发出来。


如今你能想象到的度假方式,东壁村应有尽有。你既可以吃到刚打捞上来的海鲜,也能享用到精致的西餐;你可以找一个海边咖啡厅悠闲度日,也可以选择吃顿路边烧烤燥一晚;夏天,你在此游泳,冬天,你也可以在此泡温泉……


在“拾间海”无边泳池观赏日落的第一视角


只要没什么事,阿曼总愿意陪客人聊天。在她的印象里,东壁村是四年前在网上火起来的,从那时开始,抖音上许多旅行博主在提及小众旅行目的地时,都推荐了霞浦。很多客人对她说,自己是被抖音种草过来的,游玩攻略早已了然于胸,而最近比较火的游玩路线是四礵列岛,在那里,可以拍出媲美游戏塞尔达的风景。


也有不少游客奔着民宿而来,他们不去景点打卡拍照,而是在民宿内游泳、发呆、看夕阳沉入大海。“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迫切需要透口气。”每次和这些客人聊天,曼姐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感慨万千。因而,她很开心能为这些客人提供一座栖息之所,这时,拾间海便成了一种值得奔赴的风景,东壁村则成了一个心灵疗愈之地。



“游客就是我们的风景”

经过这段阅读旅程后,相信你会同意以下结论:东壁村的走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地利不必多说,天时是反向旅游的兴起,人和则是抖音博主的种草,以及东壁村民宿从业者们的合力。


很难说地利、天时和人和中哪个因素最为关键,抑或是三者同样重要,但无疑,民宿业的发展直接促使游客留了下来,这是一切讨论的前提。而在曼姐之后,也有不少有胆识有抱负的民宿人参与进来,对东壁村民宿业形成规模效应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前,一支名为《东壁村的夏天》的短纪录片,就将镜头对准了这群民宿人。

视频加载中...

点击观看视频《东壁村的夏天》


郑贤仕是在曼姐的直接影响下开民宿的,他是东壁村第一个开民宿的本村人。高中还没毕业,他就跟着父亲出海捕鱼了。他容易晕船,常感觉连胆汁都吐了出来,那时他就希望,未来有天能不再靠出海打鱼为生。后来他去福州打工,拉过工程车、开过海鲜店,收入始终不稳定。直到村里旅游业兴起,曼姐的民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做过无数生意的他意识到,民宿业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在生意伙伴的资金支持下,郑贤仕将自己老家改造成了民宿。装修过程中,曼姐给了他不少建议,比如隔音要做好一些,楼梯怎么修会漂亮一些等等。2021年,他的民宿开业,家里人分工明确:父母、婶婶在厨房,妻子、外甥女包揽前台,妹妹做客房管理……一间民宿,成了一大家子人的希望。


在自家民宿里用餐的郑贤仕一家人


几乎同时,郭弘的“壹栖壹宿”也开业了。他是霞浦县三沙镇人,在厦门做贸易生意二十多年,每次回老家路过东壁村时,都能发现村子在发生变化:上次是路修好了,这次是绿化搞起来了、海里的漂浮物也清理了,于是决定返乡做民宿生意。今年东壁村旅游的火爆,更是令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不管是以什么契机进入的该行业,这些民宿人对东壁村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他们互帮互助,并默契地达成了共识:只有共同把服务做好,把村子的旅游品牌打出去,大家才都能有钱赚。


有钱赚,是旅游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虽然霞浦因摆拍而走红存在很多争议,但这些讨论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对于当地人来说,从来就不存在争议。东壁村村民不再只靠打渔为生,他们办民宿、当“渔模”、开饭店和超市,就业的选择明显增加。收入也是如此,“以前村里一栋房子只能卖二三十万,现在都要卖到三百来万”。


郭弘的民宿“壹栖壹宿”


东壁村的民风也变了。以往休渔期到来时,村民们无所事事,只好打牌消遣度日。如今,观光的游客不断,村民们为各家的小生意忙碌着,精神面貌好转了不少。这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昔日略显安静的小渔村,正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正如郭弘在纪录片中说的,“当外地人来这边看风景的时候,他们也成了我们的风景。”


当然,霞浦还远谈不上完美的旅行目的地,东壁村更是如此。如果在雨天来到东壁村,你或许会因看不到落日而大失所望;过于商业化也威胁着乡村原本的肌理,对此曼姐喜忧参半,因为这是东壁村最吸引人的地方。为此,她在村里开了一家公益书店,里面满是设计与艺术类的书籍,她借此希望在商业化的同时,为村子的未来保留审美的种子。


东壁村的民宿群


为了东壁村更美好的未来,这些民宿人共同努力着。当下,他们又在努力借助短视频的力量,将集体的力量放大。他们开通了抖音账号,定期更新村里的美景,还积极参与到旅行博主的带货直播中来,用热情和优惠吸引更多游客来东壁村旅游。


作为知名的短视频平台,抖音也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东壁这一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继续扩大声量,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如今,曼姐正积极尝试和抖音旅游博主一起直播带货


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抖音生活服务、抖音公益联合发起“美好乡村等你来”乡村旅游数字提升行动之“福建DOU是好风光”公益项目。


该项目计划开展民宿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其中,在霞浦东壁村落地民宿从业者培训、专场直播,以及持续的乡村文旅商家扶持激励计划,以提升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激发文旅富民增收效能,让更多像东壁村这样的乡村好风光能够被看见、被找得到和被体验到,助力村民增收。


那条通往大海的网红石板路


阿曼很喜欢那条通往大海的网红石板路,看着路边盛开的花,总会觉得自己给这里留下了些什么,而且一直在生长。某种程度上,这就像是以她为代表的民宿从业者和东壁村关系的隐喻——他们给这个小渔村留下的,是姹紫嫣红的景色和累累的果实。


她一直有个愿望,希望在村里的每条路都种上鲜花,让整个村庄都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许到那时,她就可以卸下身上的担子,重新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而东壁村,则会迎来无数个更加热烈的夏天。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监制丨沈艺超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袁昌佑

作者丨夜间部

图片来源丨抖音 受访者 视觉中国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渔村   霞浦县   霞浦   阿曼   旅游   村子   村里   乡村   目的地   客人   大海   年轻人   生意   游客   风景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