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败走印度!想回中国吃回头草?是否如愿,就让时间来证明了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但如今,富士康却想要走回头路,准备吃回头草了!

回想过去富士康在印度发展期间,富士康原本打算计划在印度赚到盆满钵满,甚至希望将印度打造成世界工厂,从而永久性取代曾经在中国大陆所创造的辉煌业绩。

但事实却让富士康打脸,当初如何趾高气昂地丢弃大陆市场,飞奔向印度,如今就有多灰头土脸。

富士康为了能够再次回到大陆发展,不仅开始对大陆示好,甚至忘记了曾经大言不惭地说过“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吃”。

1、借助中国大陆市场“一飞冲天”的富士康

郭台铭被誉为“台湾制造之父”,他曾一手打造出富士康的辉煌成就。但是富士康却忘记了,富士康曾经的辉煌,离不开大陆市场所提供的优渥环境。

郭台铭曾经以商人敏锐的嗅觉,察觉到大陆市场的价值。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郭台铭借助大陆低廉的人工成本,以及完善的产业链条,为富士康的发展提供了先天有利条件。

就这样,富士康的名气开始一点点壮大,后来成长为世界有名的代工厂。

但是郭台铭却把这一切成就看做是自己的能力,并未意识到,富士康曾经的辉煌,是因为受到大陆市场的滋养,离开了“中国制造”这一优势,富士康将会被打回原形!

1990年代开始,富士康开始与很多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后来,就连苹果也开始向富士康伸出了橄榄枝。

实际上,苹果之所以会选择与富士康合作,正是因为当时看好中国市场这一强有力的后盾,也很清楚中国制造的优势所在。

但是当富士康开始与苹果合作以后,就不再重视曾经带给富士康辉煌成就的大陆市场,而是转向“跪舔”美帝。

富士康在美帝面前一直显示出低姿态,在美帝开始与中国脱钩时,富士康也马上与中国大陆拉开距离。

在美帝与台湾政治双重的作用之下,富士康开始走偏,也正是在当年的政治氛围之下,郭台铭说出了那句令人气愤又心寒的话:“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吃!”

当时在郭台铭的眼中,是中国大陆离不开富士康,而并非富士康离不开大陆市场。不仅如此,郭台铭甚至自负地认为,富士康的“出走”,势必会给大陆带来重创。

2、富士康错估印度营商环境

就这样,富士康开始进军越南、印度,并最终决定将印度打造成下一个世界首屈一指的代工厂。

但是这样的雄心壮志,却让富士康生生打脸。

实际上,富士康想要在印度复制在大陆市场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理由。毕竟印度的人口基数庞大,预计人工也很低廉,这也正是富士康当初大胆进军印度市场的主要原因。

此外,这一举动可以对美帝示好,毕竟富士康已经把美帝当做自己的最大的靠山,在利益面前,早已抛弃了国家利益。

更加重要的是,当时印度的表现也让富士康感到前景一片光明。

印度开始在税收方面为外资企业提供优惠,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以此进一步吸引外资企业的青睐。

印度因此吸引了大量跨国企业,富士康也紧随其后,并打算在印度创造出更出色的业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有很多外资企业纷纷离开印度,并对“印度制造”心生畏惧。

实际上,这正是由于印度“厉害”之处,无论是富士康还是纬创,就连股神巴菲特,也没能在印度市场占到一点好处。

纬创在印度发展15年之久,却一分钱没有赚到,后来虽然有大量外企纷纷进军印度市场,打着“不信邪”的旗号,最后的下场与纬创也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富士康有了警觉,开始害怕了,最后富士康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计划重返中国大陆。

3、富士康准备吃回头草

不得不佩服商人的思维与手段,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不顾国家大义,也可以不顾自家脸面!

面对“印度制造”的险峻趋势,富士康开始有意重返大陆市场。在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大会上,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发表了重要讲话。

按照他的意思,苹果原本就没有计划把中国大陆刨除在外,此外,还一直不忘“中国制造”曾经给予富士康的辉煌成就。

接下来,富士康的意图更加明显,在今年曾对外宣称,要在河南省打造崭新的富士康,也将把总部设置在中国大陆。

按照富士康的态度与计划,势必会重拾中国市场,这一次,富士康也不得不承认,只有“中国制造”才能带给富士康成功与辉煌,离开中国市场,富士康无疑会被打回原形。

富士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一切是否能够如愿,却只能让时间来证明一切了。

毕竟,好马不吃回头草,吃回头草的,未必是好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印度   优渥   辉煌成就   示好   台湾   原形   中国市场   中国大陆   外资企业   辉煌   苹果   大陆   环境   时间   计划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