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NGO-宝格丽损害中国核心利益行为的背后

有些令人气愤的新闻,自媒体老是给我推送,本来天气就燥热,还看的窝心。不过也好,借着宝格丽事件的热点,我们一起谈谈这些所谓的“国际著名”品牌是怎么回事儿。

国内某城市的一家宝格丽快闪店

宝格丽官网把中国台湾地区列入了“国别”,可这个台湾问题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两党斗争,常凯申带着一个党派跑到台湾去了,大陆方面海军穷的叮当响,灯塔国海军第七舰队跑去无理干涉统一大业,也就收了兵锋,给常凯申留了一块栖身之地。这本质上就是中国的两个党派,因为政见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不同,打了一场内战,打到最后停火了,但不管哪个党派占领那处领土,地盘总是中国的吧,我就不明白美西方的一些“著名”品牌,怎么就老犯这种低级错误,把台湾纳入“国家”范畴之中。他们不怕中国抵制他们吗?

宝格丽官网说自己是“失误”,但前面已经有HM、耐克、杜嘉班纳、菲利普·普莱因、巴黎世家、D&G等等国外“著名”品牌对华错误言论导致抵制和制裁,宝格丽这么大的国际品牌,面对众多的“前车之鉴”,他说是“无心之失”,你信吗?

耐克,抵制新疆棉花的马前卒之一

更令人气愤的是,耐克至今还在中国赚钱呢,依然有大批中国顾客趋之若鹜。很多人批评中国人的“骨头”,上升到“自我矮化”高度,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现在中国人均收入普遍提高,最起码不是三十年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了,富裕人口和普通人的区别更多的时候显示在“吃得好,穿的贵”,衣食住行哪样都要有点彰显身份的东西拿出来,用我们这里的话说就是“爱显摆”,但“爱显摆”这种事情,严格来说只是一个人的脾性,全世界的有钱人基本上都“爱显摆”,还真不能说它是什么大毛病。外国辱华品牌一次次试探中国人民的底线,仍然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这个“爱显摆”上,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这些“国际名牌”到底是怎么来的、谁给他定义的。

我认为,这个底层逻辑是这样的:你开一辆顶级豪车,我比你有钱,为了“显摆”出来,我必须开一辆定制的绝版车,才能压你一头。我买了绝版车还不行,还得让大家都知道我的车比你的贵,所以要寻找一个依据,利用这个依据的“权威性”来证明我比你要阔绰。于是,各行各业的“权威排名组织”就应运而生了,满足了“爱显摆”人群的“虚荣心需求”的同时,这类人还会迫不及待的给这些组织做宣传:“哥们,你去查查XX国际排行榜,我这车排名可比他的排名靠前多了!”成为了“权威排行榜”的拥趸,进一步影响着更多的人按照“国际排名组织”的标准评断日常生活的事情。

这类“XX国际排名组织”,我习惯于统一把他们称作“NGO”组织。

攀比、炫富、爱显摆,是世界性富人群体的通病,也是“品牌附加值”精准把握的营销点

美西方“著名品牌”,按照经济学的观点来说,挣的钱都是“品牌附加值”,或者叫做“智商税”,富人有很多钱,交点智商税也就罢了;但没钱的人发生“卖肾买肾6”这种“智商税”,那就让人痛心疾首了。那么品牌的“著名”和“附加值”是怎么来的?

其实,每一个行业中美西方“著名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NGO组织(排名权威机构)在为它背书,甚至会由数个NGO组织串谋。简单举个例子,国际奢侈品排名机构“权威”NGO,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Interbrand,福布斯(Forbes),胡润研究院( Hurun Report),毕马威(KPMG),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德勤(Deloitte)。请注意,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这个胡润研究院,虽然是中国的NGO,它不一定是为中国品牌站台的,其余的几家美西方标准设立的NGO,相互吹捧,奢侈品“品牌附加值”全被他们瓜分完毕了,这也是奢侈品市场几乎都是美西方品牌的原因。

咱们就说,韩束化妆品比兰蔻差哪里了?华为手机比苹果差哪里了?红旗商务比宝马商务差哪里了?内蒙牛肉比西方进口牛肉差哪里了?新疆棉花比印度棉花差哪里了?确实,差距有,但也不会差劲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溢价吧?更过分的是,NGO组织还跳出来,用所谓的“权威性”直接把新疆眠花除名了,问题是印度用可乐当做农药给棉花驱虫,生产出的棉花质量惨不忍睹,但国际排名NGO却说,印度棉花是好的,新疆棉花是不能进入排行榜的。

2023高考刚过,NGO公布了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国防七子”表示无所谓,我们的科研水平,根本不需要你认可

大部分的NGO,本质上就是以美西方为首的先发国家,联手收割全球“智商税”和操弄政治的工具,其破坏力无与伦比,且“权威性”已经深入人心,实现了类似邪教的那种洗脑效果,这也就是对华不友好品牌还在中国卖的风生水起的最主要原因。

为了证明这段话,我再举个例子:

汽车行业内,世界权威汽车测评机构“权威”NGO有5家,分别是:NHTSA(美国);IIHS(美国);C-NCAP(中国);E-NCAP(欧盟);J-NCAP(日本)。5个排行标准中的3个标准,是美西方主导制定,当然力捧自己的汽车品牌,什么奔驰悍马凯迪拉克劳斯莱斯,都是轮流“霸榜”的品牌,“权威认证”的榜上名车,即便奔驰召回、宝马漏油,特斯拉刹不住,也不会影响他们高踞NGO排行榜前列,自然卖的风生水起。

而日本那个标准,是为“节能吸能”背书的,按照日本汽车排名NGO发布的“权威数据”,车身钢皮薄不要紧,防撞击能力和厚钢皮效果一样,而且我还省油啊,导致2013年钓鱼争端时,全国都在砸日本车泄愤,可见他这种“薄皮棺材”似的偷工减料,在NGO的“权威性”加持下,在中国卖的多火。明白了这一点,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在世界范围内占据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你也就理解能我们在2016年创建的C-NCAP标准,妥妥的是为我们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站台打call 的。

日本NGO把偷工减料标榜成“节能吸能”,被NGO权威性蛊惑的用户醒醒吧

所以,“爱显摆”不是错,迷信“权威”NGO组织的洗脑式宣传,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标准、特高压标准、中国空间站标准、华为5G标准,等等,各个行业都已经开始发动了反击。当更多的国际NGO组织制定的“权威标准”被打破,那些国外品牌,生存都是问题,还哪来的勇气来“无心之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中国   新疆   日本   附加值   权威性   棉花   利益   核心   权威   组织   标准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