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进一步扩大低碳试点类型,征集先进低碳技术等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骆倩雯

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低碳日北京主场活动今天在永定河畔拉开帷幕。

建筑领域是北京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测算,近年来,建筑领域碳排放占全市排放量一半左右。推动建筑领域低碳发展,对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倡导全社会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新建冰上项目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冬奥会速度滑冰场馆。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高效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国家速滑馆有效回收了制冰系统排放的大量冷凝热,实现制冰余热的重复利用,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近年来,北京坚持系统谋划、分类施策,稳步推进建筑领域低碳化。新建民用建筑在国内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累计超过9400万平方米,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超过1000万平方米。加快实施供热计量改造,有序推广智能供热,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逐步下降。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方面,累计建成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4758万平方米。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优秀低碳项目汇聚的成果,是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共识的体现。

2022年,北京市启动了低碳试点工作,130余个先进低碳技术应用项目踊跃申报试点。最终,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被动式近零碳(能耗)示范项目等12个项目获评为先进低碳技术试点优秀项目。通州区、密云区成功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丽泽金融商务区等4个案例和1名志愿者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一期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公众参与实践基地。北京市的低碳试点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低碳试点类型,征集先进低碳技术、低碳领跑者、气候友好型区域等试点项目,继续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对评选出的效果较好的优秀低碳试点,将在下一年度低碳日活动上授牌,通过多渠道进行试点成效宣传推广;并且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将根据类型,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或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承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北京   试点   项目   技术   北京市   生态环境   气候   领域   类型   先进   建筑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