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晒一宝,不往医院跑”,一宝指啥?不忘传统,平安度过40天

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伴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四季变换,应季而食,这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基本的饮食智慧。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涵盖了太多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更好地顺应自然,才能安稳地生存。

三伏天是夏季的重要时期,届时的气候炎热,潮湿,微生物细菌活动频繁,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考验。充满智慧的老辈人总能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出应对的方法,并且历经千载的流传与不断验证,流传至今,很多老传统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依然受用。小时候便常听老人们说,“入伏晒一宝,不往医院跑”,你知道这“一宝”是啥吗?

“入伏晒一宝”

三伏天的来临,意味着气温,降雨,湿度都达到顶峰时期,带给人们的感受便是潮热难耐,大量流汗,饭不知味,晚上也休息不好。另外在潮热的气候里,人们的毛孔往往为开放的状态,而人们又忍不住要吹冷气,吃冷饮,那么就很容易将寒气带入体内。所以在三伏天里,人们虽然热,但事实上是“外热内寒”,不仅手脚冰凉,脾胃肠道也容易出现不适。

而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老祖宗们通过不断地探寻,终于找到了与之相对的食物——生姜。生姜可以说是“度夏良方”,更是三伏天里不可或缺的宝贝。其本身拥有特殊的成分以及气味,有助于开胃理气,驱寒排毒,非常适合三伏天这样的气候。

老人们考虑到生姜本身的特性以及吃姜的方法,便发明了“晒伏姜”的方法,经过晒制过后,生姜更加容易保存,其本身的辛辣味道得以缓和,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而且晒好的伏姜一般用来泡水喝,使“吃姜”变得更加方便,每天吃上一点,助力人们平安度过三伏天。这是我国山西,河南等省份一直流行的传统习俗。

晒伏姜

不同地区,晒制伏姜的方法有所不同,下面来分享一种比较传统的做法。

【具体做法】

1、市面上的生姜比较常见的有仔姜和老姜两种,晒伏姜则一般选择老姜。把老姜先掰成小块,这样方便清洗,将表面的灰尘泥土等物质仔细刷洗干净,然后捞起晾干。

2、接着我们来切生姜,干净且干燥的案板上,把生姜一块一块地切成片状,厚度以3毫米左右最合适,这样的厚度容易晒干,而且晒干之后,不会太薄也不会太厚,方便食用。

3、把生姜全部切好之后,直接放到干净的蒸屉上,当然如果晒的特别多,则需要分成几次来进行这一步的操作。生姜铺好之后,将火打开,听到锅内的水沸腾后,继续蒸五分钟。蒸制这一步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方便生姜后期的保存,另一方面经过蒸制,可以让生姜的辛辣味更好地释放出来,其本身的味道则柔和了不少。

4、接着我们准备好透气的容器,把蒸过的生姜摆放到上边,放到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即可。天气好的话两三天就可以彻底晒干了,当然我们在这期间,每隔几个小时要翻一翻,另外晚上的时候最好取回放到室内,以免受潮。晒干之后,直接密封保存即可,尽量避潮避光避高温,更利于伏姜的保存。

我们可以在每天上午的时候,取出一两片晒好的伏姜,放到杯子里,同时放点干枣片或是红糖,然后用温水泡十几分钟,待姜味溶于水后,便可以饮用了。一点点的辣,加上红枣,红糖等辅助材料所带来的甜,使口腔内非常的舒爽畅快,出一点点汗,身体会变得很轻松。

三伏天吃姜的讲究

虽然“三伏天吃姜”是大智慧,却也有不少的讲究,每个人都应遵循。

1、吃姜的时间宜早不宜晚,生姜的特殊气味可以激发人们的食欲,加上生姜为温性食物,所以最好在上午之前来吃,这样能够顺应外界阳气生发的特点,帮助人们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晚上的时候最好不要吃姜,以免让身体燥热,影响休息。

2、吃姜要适量,虽然夏天生姜是个宝,却也要懂得适量,不能过多,否则很容易上火,引起不适。

3、个人体质不同,特殊人群更要懂得忌口,尤其是患有特殊病症的人士,需要先咨询医生的建议。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伏天   平安   红糖   老祖宗   生姜   厚度   气候   晒干   干净   晚上   传统   医院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