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首日,这份老苏州的“三花度夏经”请注意查收!

今天(7月11日)是入伏首日,午间最高气温已经飙升至35℃,网友们又开始吐槽“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在这里,老苏州准备了一份属于苏州人自己的“三花度夏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茉莉花茶”“白兰花香水”“玳玳花果”,具有开胃、醒脑、消暑、提神的效果——网络走红的茉莉花冰激凌在这些面前,都只能仰望了。

清早,住在汇翠花园的李木根老人,为自家种植的茉莉花、白兰花、玳玳花分别浇上三盆水。他又烧开一壶水,把早些时候炒制的玳玳花茶丢进去。等待玳玳花茶泡开的间隙,他又去摘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茉莉花和一个玳玳果。李木根把刚摘的茉莉花一并丢进玳玳花茶,咂着舌头喝上一口,再长吁一口气。接着,他又用拇指指甲轻轻地在玳玳果上划出一道浅印,拿到鼻子上闻一气——这些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夏初时节,玳玳花盛开的时候,炒的花茶;配上一朵中午马上开的茉莉花,这是苏州人的一份雅致。”18岁就开始随着父亲、祖父一起种植三花的李木根延续着老苏州、老花农的传统度夏习俗,他对每一朵鲜花开放的时间都了然于胸,“这朵茉莉花,中午要开,现在早上摘下来,趁着要开没开的时候,放进开水里,最香!”

说罢,他又把玳玳果再划出一道浅印子,递给记者闻了一下,“外面三十度、四十度,你别管,闻一下这个玳玳果的清香,似乎又感觉到了春末夏初时候的清风。”祖上三代务农,李木根的带着一辈子与三花打交道的雅,“苏州自古就是风雅之地,所以也就有了‘三花’的市场。”

李木根一边喝着玳玳花茶,一边介绍起了白兰花,“我们以前是新塘村村民,紧靠着虎丘山,这里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白兰花。而白兰花的香气又特别适合苏州人的气质,香而不艳,回味悠长。所以,我们从爷爷辈开始,一直种白兰花。”

伏夏时节,李木根和其他花农需要凌晨两点出门浇水,另外还有浇灌带着味道的肥料。“一清早忙活下来,浑身汗臭、肥腥,换来的则是另外一片芬芳。”李木根一边回忆,一边又采下几朵白兰花,把白兰花泡进酒精里,“暑夏是白兰花的最后一季,现在的花可以浸泡在酒精里,做白兰花香水,也可以用来驱蚊。”

在旧时,白兰花是虎丘、长青一带主要的经济作物,花农把批量最多的白兰花售卖给香精厂,自己则留下末季的几朵花形小的,“自己种的花,自己一般不舍得用,留一点浸泡在酒里面,剩下的整个夏天都是清爽的。”李木根为记者也滴了一点“白兰花花露水”,清香四溢。

白兰花、茉莉花、玳玳花是苏州著名的“三花”,而这些之外,玳玳花的果实,也是重要的度夏品。“玳玳花的果实挂在树上,与花同在,所以叫‘代代花’,而这个果实除了闻香,还有药用。”李木根说,夏季高温,一些体弱的人有疰夏的症状,“食欲不振,吃不下饭,那么用这个玳玳花果实煮了喝汤,则是有开胃消暑的功效。”

汇翠花园小区居住的大多都是和李木根一样的原本的花农,城市化发展后他们住进了现代化小区,但是依然保留了旧有的习俗,“盛夏高温天气,除了空调,一些老方法、老传统不仅仅能够给予大家不一样的度夏方式,更有心灵抚慰作用,让人们回忆起旧乡情,社区也将利用暑假,争取让更多的孩子向这些老苏州学习传统乡土文化。”汇翠社区党委书记苏志高说。

(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 文/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苏州   花农   苏州人   初时   茉莉花   花茶   首日   清早   果实   传统   记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