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莆田》洋尾村,百名进士村

洋尾村

莆田市第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位于涵江区白塘湖畔

因地处北洋平原近海处,故称“洋尾”

洋尾村最早形成于唐代

是李氏族人聚居的村落

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白塘李氏,科举望族

从宋至清,出了98名进士

62名举人、216名职官

有宋朝爱国将领、抗金英雄李富

明朝大理寺左丞李廷梧

广东按察使司佥事李元镇等

村中存有宋元明清各朝的古建

临水而筑,古今相衔,交错成趣

形成极富水乡风情的露天古建博物馆

李富祠(李制干祠)

始建于明代

原为李富故居,后裔改为祠堂

占地面积381平方米

内存宋代进士“种德传心”的牌匾

明代重修李富祠的“永祠堂记”碑刻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佥判第坊

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

为李富次子李廷耀所建

其随父助国抗金有功

官授广东惠州佥判

为官清廉,造福百姓

该佥判第坊明代重修,砖木仿楼阁式结构

占地面积15.3平方米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塘科第坊

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

清代重建,单体建筑

南临白塘湖,面阔3间

占地面积47平方米

内存明代“白塘科第”木匾

梁枋上刻写李氏

功名有成的子孙名字和官职

记载自宋至清大小职官四百余人

是李氏科第鼎盛的历史见证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氏大宗祠

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

是李氏家族公祭的活动场所

现为清式一进廊院建筑

保存部分明代原构件

建筑面积287平方米

内存明弘治二年《白塘李氏重修先祠碑》

清乾隆二十八年《重建大宗祠碑》

是研究古建筑的重要实物材料

建筑的重要实物材料

栢府归荣坊

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

为纪念明成化进士、广东按察使司佥事

李元镇荣归故里所建

原始建筑横跨于古官道上

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2平方米

乾隆《莆田县志》里记载为“制干余芳坊”

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州牧祠

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

为纪念直隶司马李光文而建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

由砖埕、门厅、天井、主殿组成

内藏有两块乾隆年间字样的红漆诰敕

正中墙上绘制着“八姓入闽图”

梁上悬挂百家姓红灯笼

现为莆阳姓氏源流馆

白塘洋尾,古韵水乡

高堂焕彩,世代书香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

来源|中共莆田市委宣传部

制作|骠骑传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莆田   大理寺   进士   莆田市   按察使   科第   职官   宗祠   祠堂   广东   明代   占地面积   年间   您好   内存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