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溪水向西流

游洋溪水向西流

林成彬

游洋地处万山中,而泉石奇秀,地势东高西低,构成了独特的溪水西流态势,古人称之为“灵地”。

游洋溪西流汇入五星沽溪,与粗溪会合后流入永泰樟溪,由闽江而入海。游洋溪水潺潺,连着闽江碧浪、东海波涛。

游洋最古老的名字叫游洋洞。大概是列入南蛮十八洞序列的。游洋周围有五座大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天岳山、龙岳山、双岳山、兴岳山、云岳山(亦称云居山)峻伟雄壮,而山洪冲刷堆积成十几个小平原,如游洋、惠洋、里洋、梧椿洋、五星洋、三坪洋、小沽洋、兴山洋等因土地肥沃而成为宜居的乡村。游洋平原连接着梧椿洋,面积较大,因而成为游洋的地名总称。

游洋大山中多洞穴。比较著名的大山洞就有龙穿城石洞群、天马山梅花洞三十二间、梧椿后洋七十二间大溶洞、里洋古菜坪溶洞、石关溶洞、石壁岭大溶洞等。根据近年考古发现的梧椿新石器时代遗址判断,在四千年前,游洋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或许,将来人类学家有可能找到像北京山顶洞人似的游洋洞人呢。

从史料上看,从汉代起,游洋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资治通鉴·汉纪九》载:“汉仍发兵,兵未逾岭,闽越王弟余善杀王以谢汉,汉乃罢兵。”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余善又叛,汉发四路兵击之。

马端临《文献通考·兵十》云:“汉武帝派朱买臣统兵南征。朱买臣曾奏汉武帝:‘今闻越王(余善)东徙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乃拜买臣为会稽太守,……岁余,击破东越。”

史料中所说的去泉山五百里,即指余善退据到泉州方向的大山中,最后在游洋龙穿城筑点兵台,史称越王台。《仙游县志·舆地志》记述:“仙有蛇湾城,亦名越王台,在兴泰里。”蛇湾城即龙穿城。因为余善最后被自己部下建成侯敖与繇君居股所杀,成为一个失败的冤魂。他留下的越王台遗迹连名称也不配称龙,配蛇罢了。成王败寇古今同。1983年,龙穿城越王台作为汉代遗址,被仙游县人民政府列为文化保护单位。

余善失败后,汉武帝下诏,把东越国民众尽数迁徙到江淮间,“遂虚其地”。但史志说,闽越之后,仍有逃亡不迁者,复聚。这一时期,游洋人亦称山越,多居住于深山老林里,岩石洞穴中。至今可以从不少岩洞中看到人类居住的遗痕,如开凿石窗、石门、石水槽、石桌椅等。

《仙游县志》记载,隋朝时,龙穿城云顶岩建有云顶寺。1974年,家父带我去龙穿城探秘时,他即兴口赞一绝《咏龙穿城》:

斜傍石城仄径通,

岩岚林霭共溟眬。

高泉瀑影飞花外,

乔木秋声寒籁中。

绕堡龙穿遗迹在,

念经僧去寺门空。

越王败退因迷路,

千古筮留正义风。

那是一次不虚此行的旅游。我回来后写了《古堡雄关龙穿城》和《龙穿城的传说》,一篇收入《兴化揽胜》,一篇收入《九鲤湖的传说》,算是对我故乡摇篮地里洋的小小报答。

晋代五胡之乱,中原士族南迁,八姓入闽,受其影响,莆仙地区开始传入了中原文化,游洋亦然。唐代时,游洋周边三个县,莆田县始建于陈光大二年(568),旋撤。唐武德五年(622)再置县;仙游于唐圣历二年(699)置县,名清源,因与泉州清源郡县同名,唐天宝元年(742)更名为仙游县。永泰县于唐永泰三年(766)建县。翻遍志书,只有“唐代永泰县游洋镇”简单描述。可以判断,在公元568—699年间,游洋归辖莆田县无疑。公元699—766年间,仙游县从莆田西部析出,游洋大概归属仙游县。公元766年,永泰置县时,游洋划归永泰,並设立游洋镇。

唐代的方镇建置是一个军事单位,朝廷之所以选镇游洋,就是因为游洋作为一个军事要略之地来考量的。游洋镇的兵马居高临下,注视着莆、仙、永三县的安危。游洋镇当时为屯兵屯田之地,在旧志中记载的游洋地名就有“小沽屯”“屯地”等带有军屯的特征。唐代的游洋人大多是将士行伍、军师幕僚的后代。

唐代时,游洋改属永泰县,是古代水归辖地的一种判定。游洋溪水向西流,流到永泰樟溪口。水归永泰,地亦随之。唐代的游洋镇作为一处军事领地,必然汇聚了大量武功文略之士,这为游洋文化注入了优化的基因。

大家都懂得,《莆阳比事》载,“梁陈间,郑露偕庄、淑自永泰来莆田南山守庐,建湖山书院。”大家都不知道,郑氏三兄弟从永泰哪里而来?《莆阳比事》记述太略了,谁人猜谜。甚至郑氏三兄弟的出生年代也搞错了。

郑露考证太难,资料少。他的弟弟郑庄官为中郎将,居游洋之浔阳(今菜溪),曾建浔阳书院,后来更名菜溪书院。

明代《游洋志·墓志》云:唐金紫光祿大夫、侍御史郑积,墓在福兴里大象山下。为郑氏“金紫堂”之祖。民国时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是“金紫堂”之后,学富五车。他在细阁族谱后,在《重刊(福建兴化县志)序》中写道:“积即庄之从子也。”据《史记·郑世家》记载: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封同父异母少弟姬发于棫林(今陝西华县),为郑国。传至五十七世郑积,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柱国太师、左散骑常侍兼侍御史。

《郑氏族谱》祥载:郑庄卜宅浔阳。子郑积贞观六年进士;积子方迕,字仲居,唐总章元年(668)进士;迕子朗,字太明,唐先天二年(713)进士;朗子璩,字伯玉,唐乾元元年(758)进士。郑庄五代科甲簪联,古人都说那是宅卜吉地风水佳的缘故。我并不否认风水学的存在,但认为真正的风水在于文脉中,在于书香里,在于基因链,在于积善里。

《游洋志·宅志》明载:唐名儒中将郎郑庄宅在福兴里浔阳。可见,郑露、郑庄、郑淑既是三兄弟,那么,“开莆来学”三先生从永泰哪里来?就无需多说了。

唐代游洋的文化何等辉煌!除了郑庄家族之外,更有一镇之内出三公的佳话。浔阳村郑积官居金紫光禄大夫,唐制为正三品。上史村史宾,唐龙朔二年(662)进士,官至一品司空,职为宰相,封楚国公。清源东里白鹤村人金鲤则在唐武德三年(620)中进士,累官至一品司徒,职同宰相。

唐代游洋镇的设置历史,至少从唐永泰三年(766)至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存在了整整213年。

游洋镇的历史在宋代初被一个名叫林居裔的游洋人改写了。同时,被改写的还有七闽的历史,兴化的历史。

宋太平兴国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皇帝宝座,从年方七岁的后周皇帝柴宗训手中夺取江山。在传统的现念中,赵匡胤作为将军,乘着柴荣驾崩,其子柴宗训年幼继位之危,篡夺后周的林氏政权,手段在有点下作。尽管陈洪进服了宋太祖,他在宋太平兴国二年任平海军节度使时,献所掌泉漳两郡及所辖十四县归宋,宋太祖封陈洪进为武宁军节度使,同平章事,留京师奉朝请。这是宋太祖巧释兵权的花招再用。

而在游洋镇的林居裔偏偏不买宋太祖的账,认为赵乃窃国之盗,况且是窃取林家的天下。

这里要花点笔墨,把柴进、柴宗训的后周政权以及林氏改柴、化林为柴的历史交待一番。后周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中原王朝。周太祖郭威灭晋后,建立了后周政权。显德五年(954)年,郭威驾崩,传位给养子柴荣。

柴荣本姓林,是南越王林仕弘的后代。《济南堂雩林族谱》载:隋末林士弘与李世民争夺天下,为李所灭。其后裔改为柴氏,传十世为柴荣。

宋代名士柴中行撰《紫林谱序》云:吾族自长林石室以来,赐姓林氏。自晋元帝之后,移居晋安,载在志允不诬也。迨传十二世有相士弘,隋末僭帝,易林为柴。

福建汀州林氏祠堂里有一块刻有《圣祖谒诗》的匾牌,内容为:

圣祖原系郭威名,

无嗣让国与柴荣。

梁王即位方七岁,

传宋陈桥日复明。

五世公卿登甲第,

宋封敕表谕门庭。

只因遇寇遭兵难,

逃脱柴家改姓林。

上述的资料表明林士弘之后人改姓柴、柴宗训的后人又改回林姓的事实。正是这种事实,成为林居裔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当时“八人养一兵,民不堪重负”的社会原因。

林居裔,字茂恩。为莆阳林氏游洋林之后。其府第在游洋古邑中心。根据史志记载,其府第后辟为兴化军衙府。林居裔的史料记载不详,我个人认为,当时游洋镇军事机构未撤,应有重兵把守。林居裔若是一介草民,如何会一呼万应,如何敢号称西平王?又如何能拥兵十万,克仙游城,围泉州府?又如何能面对偏师围剿,坚守两年而安然无羌?又如何粉碎陈应功率官兵从常太小路夜袭而有备无患?又如何逼宋廷“谕以不死”,顺利招安?林居裔其智、其勇、其威、其德,都不可能是一介平民所拥有的。他应该就是游洋镇的军事和行政长官吧!

林居裔具有较高的军事才能和管理能力。军事上设营布阵,谙熟地理。起义那几年,游洋镇设七大兵营,即东西南北前后中七营。前营亦称外营,今在钟山,扼守何岭雄关,钟山至今还存在“外营”的别称。中营在游洋古邑,即今游洋村中心,是林府和大本营。后营在里洋村石壁岭制高点,设兵寨遗迹仍在。北营在百丈岭,设兵寨。西营在古寨岭,建古寨兵寨和济川兵寨相呼应。东营在莒溪岭、河丈岭,设兵寨。南营在菜溪岩畔,设兵寨。这种兵力布局加上天险之恃,在冷兵器时代,游洋镇可称得上固若金汤。

怪不得当时福建漕使将军杨克让大兵围剿游洋,两年不克。最后以招安了事。

《宋史》称林居裔是兵败被俘的,这与史实不合。倒是《八闽通志》援引宋代陈铸(字师回,广业里瓢湖人,天圣五年1027进士,官至光禄卿)的《西林院记》说法较谁确。“林居裔侵撼邻封,及败,尚据此土(游洋)。太平兴国四年,遣偏师伐之,具谕以不死,遂率众降,因置军焉。” 林据裔接受招安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游洋镇内拥兵十万,《续资治通鉴长篇》和《八闽通志》均持此说。那么,加上民众,游洋境内至少有十几万人。在重兵围剿下,十几万人的生存压力太大了。至今,在游洋各村周边十几里甚至二三十里的山林中,还留下无地不垦的痕迹,所有山坡上都有石偃园坽,面积以十万亩计。

林居裔是受招安后没有戒备之心,在受莆田县令宴请时,被设伏的兵士杀害了。游洋林氏获此噩耗,方知招安是假,恐被秋后算账,纷纷远走他乡。在这一波避难的游洋林中,西出永泰,南奔漳泉。如今漳浦、漳平一带的林氏大多为游洋林后裔。其中又有一支从漳渡台的游洋林,在台湾雾峰繁衍,现有近百万人口。

林居裔虽然失败了,但留下一段悲壮的历史。无论说他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首领,还是说他为了夺回后周林氏(柴氏)的江山,可谓心比天高,气吞山河,但终究失败,西平王最终成为“西归王”。

年轻时,我曾经在游洋太子墓知青林场锻炼半年,常去太子墓、太子亭瞻仰那一段朦胧的历史,猜度西平王起义动机,总觉得林居裔有称帝的雄心,或叫梦想。

游洋的万山,铸就了林居裔坚韧不拔、刚烈不阿的秉性,也留下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致命弱点。但他血沃兴化,泽披后人,莆仙人民依居感恩他,为他立庙奉祀,同时还见怪不怪地把他的敌人、为杨克让带路从常太小路夜袭的陈应功也並祀于一庙。

也许,没有林居裔和陈应功的鲜血,兴化的历史不会出现,不会闪光,不会绚丽而多彩!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己卯,宋太祖得知林居裔平定后,披阅地图,念游洋地险,欲立县自治,并钦定县名为“兴化”,取兴德化民之意。上兴德,化下民,民之幸也!兴化县与兴化军同时成立,军、县衙府就便设于林居裔的府第,后多次扩建。

兴化军统领兴化县、莆田县、仙游县,其版图与现今的莆田市版图相似。此时的游洋镇为三个县的军事、文化中心。福建七闽之地,因兴化加盟而成为八闽之区。

大凡开国皇帝都想励图精治。宋太宗钦点了富有才干的段鹏以司农寺丞的身份来兴化主持政务和军务。段鹏不负圣望,也不负民望。他建学堂、修甲仗库,兴学育人,减轻税赋,把原置的太平军改名为兴化军,奏请朝廷,把泉州府辖的莆田县、仙游县拨归兴化军,从此兴化军、兴化府、兴化路、兴化州的独立建置成为定制,延续了千年。

太平兴国八年,朝廷准福建转运使杨克让之奏,诏令把兴化军治移至莆田,兴化县治保持不变。因此,游洋作为兴化军治的历史有四年。

元皇庆元年(1312)壬子兴化县令以县境靠山,土地狭窄,人口稀少为由,把兴化县治迁至广业湘溪,是为新县,游洋对应地留下旧县之称。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至此时,在游洋设县的历史存续了三百三十四年。在这三百多年间,游洋的文化、经济、人口发展迅速,文明的光芒照耀着山山水水。

有宋一代,游洋科举文化名誉四方,被誉为“山中邹鲁”。乾道丙戍年(1166),萧国梁高中状元;已丑科(1169)郑侨又高中状元;壬辰科(1172)黄定再高中状元。其中,郑侨官至宰辅。时人有诗赞曰“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古谶有“瑞云山下出三元”之语,千年梦想化为了现实。在兴化特产桂元的等级分类中,就是撷取了三元的典故,把最高等级的桂元称为三元,依次则是四元、五元。游洋虽不产龙眼,但七年出了三位状元,“三元”的荣耀属于游洋!

宋代兴化县的郑樵筑修史堂于东山,凭个人之力,修历代国史,确是豪迈的壮举!他修成《通志》巨著,至今学者奉为圭臬,视如典范。

《选举志》中载,宋代兴化县登进士者九十余人,诸科、特奏名四十余人,童子科四人,宏词科一人。莆仙历史上十七位宰辅,游洋占其四。

游洋的文化也影响了莆仙及更远的地方。在《游洋志》人物传林迪条目,有处记述:“蔡丞相京,林出也,尝欲因是以内交”。说明了蔡京的母亲姓林,是林迪的姑辈。蔡京比林迪年长二十多岁,他很看重林迪的才华。宋代方偕家族创办的寿峰书院,藏书万卷,以徕四方贤士。为莆田、福清、永泰、仙游的学者提供了无尽的精神食粮。宋代肇建的兴山书院育人无数,朱熹曾特地去拜访。(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林成彬,仙游县游洋镇人。原莆田市群众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群文学学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华佛教艺术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退休之后,担任莆田学院工艺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莆田市传统手工艺商会秘书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永泰县   仙游县   仙游   莆田市   永泰   兴化   莆田   后周   太平   太祖   进士   福建   宋代   溪水   唐代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