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央视名嘴,31岁因一句话辞职远赴美国,如今48岁的他怎么样了

文 |乔囡

编辑 | 史记新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中的这句话是否也让阅读的你感受到了力量?

它说的是不忘初心,即使头发花白也不放弃自己的抱负。

有人选择随波逐流的过完一生,也有人既是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也会为自己的梦想和抱负继续努力。暂时的离开赛道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的走下去。

李佳明就是这样一位即使成为了“央视名嘴”,也不放弃学习知识的人。

进入央视对于大多数播音员来说都是最终的目标。国内也很难找出比央视更具有影响力的媒体,能进入央视工作的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但进入央视之后选择出国留学的人可能就李佳明一人了。

才华横溢的李佳明主持风格多变,既以自己的幽默风趣打动观众,又以专业严谨的态度征服观众。

31岁的他已经站在了不少播音员不可企及的高度,而他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放弃央视的工作,毅然决然的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人事业成就大事要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立志;

第二阶段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为了志向孜孜不倦;

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历经千帆,事到功成。

李佳明的一生虽是寻常人不可复制的,但是其中精神与君共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李佳明出生在新疆普通工人家庭,与寻常家庭一样,父母望子成龙,将所有的期望都浇灌在了李佳明身上。

而李佳明也是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兴许是被电视里面的主持人风趣幽默又不失专业严谨的主持风格吸引住了,也兴许是学校的许多活动都由李佳明主持激发了他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此时的李佳明期盼着成为一名播音员,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志存高远,此番理想算得上人生的灯塔。

但成为一名播音员,或是成为一名主持人,对他当时的家庭来说如同天方夜谭。和大部分家长一样,李佳明的父母也是希望他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找个稳定的“饭碗”。

这样的安排对于李佳明来说如同囚笼,此时的李佳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完全就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更令李佳明无法解决的现实困境是,作为理科生的李佳明无法报考传媒学院。

但困住小鸟的笼子,注定无法囚禁鸿鹄。

他并没有就此妥协,最后选择了去四川师范大学影视表演专业。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进入表演专业的的李佳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尽管连学费都是借的,他也以半工半读的状态坚持了下来。

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让李佳明获得了一份去重庆电视台工作的机会。这次的机会让李佳明踏上了追寻梦想的道路。

进入重庆电视台的李佳明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与专业播音员的差别,于是他一刻都不敢懈怠,别人休息,他在磨练自己的专业能力,别人工作,他就抱着学习的心态观摩别人工作。

成功是天赋和努力的结果,李佳明作为一个对主持有天赋的人,在他的努力下,《重庆新闻》的主持人重担交到了他的手里。

也因此展现了他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他顺利的成为了《家人有约》的制片人及主持人。

《家人有约》作为重庆电视台的第一档娱乐节目,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

而身为《家人有约》的主持人,李佳明也收获了一大批观众,这为之后主持谈话节目《龙门阵》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99年,李佳明凭借着《龙门阵》成为了重庆地区最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

当然,这并不是李佳明主持之路的高峰。

因为他过硬的专业技能,在主持完青歌赛之后就被调到了中央电视台。如今认识李佳明的观众大多都是从这个时候注意到他的。

不管是《生活》还是《开心词典》,他主持时都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特别是在与普通百姓交流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平易近人、亲切感十足,从而赢得观众的喜爱和信任。

于是,就在这年,他获得了第9届全国广播电视作品银奖。

在央视的这段时间,李佳明不仅抓住自己的优势,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他,也认识了不少成功人士。

和这些人交流让李佳明明白了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自己已经是央视的主持人,也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学习。

与之前的决定报考播音员一样,李佳明的决定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反对。

家人朋友的理由十分的充分且具有说服力,央视已经是国内顶级的电视台了,去外面留学回来之后也是进央视。

说不定去留学之后物是人非,回不到原来的岗位,或者是回来了没这么好的发展势头了,这些不确定的结果都会成为人生的一大遗憾。

“可以出去看看,在媒体领域里,哥伦比亚大学或许能教你很多。”

这句话让李佳明力排众议,“叛逆”的选择追寻自己的梦想。

不少人对李佳明的此举进行了很多揣测,但让一个人放弃好的工作去追求梦想一般与自我提升、更好的职业发展、更大的兴趣驱动以及追求个人价值有关。

对于没有成功进入传媒学院的李佳明来说学习是最优的自我提升的途径,他可能是希望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过程中,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加上当时央视的主持人都各有千秋,李佳明人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造才能在职场上保持竞争力,并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时候,即使已经拥有一个好的工作,但他仍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为自己打开更广阔的职业道路。

或许李佳明选择继续学习深造,是因为他对传媒领域或者传媒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在这方面掌握更加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甚至为此放弃了外人眼中的完美工作。

可以说李佳明追求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他相信通过学习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有价值且更有意义。他希望通过学习和深造,为社会和自己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得来说,李佳明是为了自己更上一层楼,即使是已经走到实现梦想的这一天,李佳明也没有松懈,他在为更好的个人价值努力。

为了更好的学习,也为了更好的融入美国的生活,31岁的李佳明并没有中年的倦怠期,而是每天泡在图书馆里把自己能汲取的知识牢固在自己的脑海中。

这段难忘的记忆让李佳明成功毕业,也获得了东亚研究硕士的学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成归来的李佳明自然是没有了当初那么好的机会。自己之前的工作由另一位同样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尼格买提接手。

此时李佳明的观众热度肯定比不上年轻有活力的尼格买提。

但中央电视台也明白李佳明是不可多得的好主持人,于是也给了他不少的主持机会。

观众也能隔三差五的在电视中看到这位老熟人的身影,无论是《分秒必争》还是《夺宝》,李佳明的主持风格更加的专业、游刃有余了。

对于李佳明来说即使再次学成归来,人生的探究是没有尽头的,为了更精进自己的能力,他又去学习了哲学,并且成为了当时央视中唯一的一位哲学博士。

如今的李佳明依旧活跃在军事频道《防务新观察》中。人虽然不再年轻,但似乎洗尽铅华,变得更加有内涵。

李佳明的大半辈子都似乎在“折腾”,父母让他读个大学选个好专业,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时候,他选择了半工半读去当播音员;在央视工作的最顺利的时候,不顾家人朋友劝阻前往美国留学;学成归来之后,又去学哲学。

人的一生并不怕折腾,只怕没有目的的折腾。尽管一辈子碌碌无为是常态,但是依旧有人选择不走寻常路。

无论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佳明在每个阶段中,都做到了追求更好。

读书时知道自己的爱好,以此明志不断努力,等学成归来,在工作方面变得更加完美,这是多少人无法做到的。

李佳明的志向坚定和不忘初心让人不禁想到了前些时网络上火起来的,梦想是成为烘焙师的小女孩儿。

这位小女孩儿年仅10岁,小名叫龙龙,龙龙在烹饪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

在别的小孩儿对未来没有概念,或是在父母的激励计划下努力读书的时候,龙龙已经有了自己坚定的梦想,她想成为一名烘焙师。

更令人欣慰的是,她的父母并没有觉得烘焙师的梦想没有同龄的“考上清华北大”高大,而是选择了支持她,认为有自己理想的龙龙很了不起。

了解到此事的网友更是评论说“她可以做全世界最好的烘焙师,每个行业都有出类拔萃的人。”

并不是说拥有一个“俗气”的大众梦想是一件不好的事,而是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作为如今的成年人,大家的梦想都在现实中不断被打磨成了“更富裕的生活”,所以才显得李佳明的经历和小女孩龙龙的故事如此的清新脱俗。

年少的李佳明即使不知道明确自己的志向可以帮助他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和愿景,使他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也在潜意识中完成了这一步。

很明显的是,当我们明确自己的志向时,就会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这个目标。同时,这也会让我们感到更加自信和有责任心,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所渴望的是什么,并为此而奋斗。

在李佳明半工半读也要当播音员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在明确自己的志向后,我们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实现目标。

人生的大多数阶段都在迷茫和犹豫,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就会事半功倍,更轻松地应对各种挑战。

明确自己的志向并为此努力是至关重要。

志向是终点,努力是脚步,而明白自身的能力是指南针,缺一不可。

确实,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琐碎的事情所缠绕,容易迷失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但保持对自己的理想的关注和追求非常重要,它会使得我们在寻常的日子里更有所期待,也更不容易被生活的琐事磨灭自己的个人价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论何时保持昂扬的斗志,渴望着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和作用都是难得的。

对于李佳明这类具有追求和动力的人而言,年龄和环境并不应该是他们追求梦想的障碍。实际上,无论是身处的困境还是步入中年的年龄,都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如积累经验、拓展视野、沉淀情感等,这些正是实现个人目标所必需的素质。

在人生旅途中,面临挫折和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热情,就一定能够战胜种种难关,取得成功。

也希望今天的李佳明,和明天的李佳明如同年少时一般意气风发,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上下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名嘴   央视   播音员   重庆   美国   志向   主持人   观众   努力   梦想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