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伙伴”,古城添“彩”!带你走进苏州富郎中巷

使用是最好的保护。”6月18日,苏州宣布启动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在古城保护方面进行全新探索与实践,“一宅一策”制定“伙伴计划”,唐寅故居、桃园、苏肇冰故居、隆庆别院等首批18个“伙伴计划”上线亮相。其中,也包括富郎中巷的几处老宅。

今天

就带大家走进

这条有故事的姑苏小巷

富郎中巷



记录历史,与时空对话


提起富郎中巷,很多人会以为这条巷子曾住过很多医生,但熟悉古代官衔的人就会知道,“郎中”原是官名,并非是医生。富郎中巷因北宋苏州知府富严居住在此而得名。富严为官清正,一生廉洁,好诗词。



为纪念他的清廉,百姓以“德寿坊”命名此巷。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六:“富严,大中祥符四年进士,以刑部郎中守乡郡。嘉祐中,守秘书监,致仕。未尝一造官府,以耆德称。所居坊,人以德寿目之。”


南宋时,改名“好礼坊”。范成大《吴郡志》卷六亦云“好礼坊,富郎中巷”,是则此时亦名“富郎中巷”。



民国时期,富郎中巷的故事又有了新的延续。因缘巧合,民国时,富郎中巷竟真的搬来许多的医生,诸如顾允若、顾乃绩、顾乃大、宋爱人、陆子安、陆先觉、褚蕙等医生都居于此。如此,富郎中巷也算得上实至名归了。



富郎中巷里现存的德寿坊,建于民国时期,是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家沈瓞民的故居。


德寿坊门额顶端塑有沈瓞民的学生、中共苏州独立支部首任书记叶天底设计的红色五角星,在阳光下显得尤其夺目。经风雨打磨后的五角星为这条巷子又平添一份红色基因。



承载了诸多故事的富郎中巷,如同一本可阅读的历史书,巷中的古建老宅结合着古城发展的需求进行改造,变身为可与时空对话的空间,将过去和未来链接,让现代人好好阅读。


描绘未来,与时代链接


富郎中巷7号、7-1号、30号是巷子里几处传统民居,小院里有古井,客厅边有小园子,院里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民居承载着邻里数代人成长的故事,是苏州人姑苏情怀的“落脚处”。



老建筑、老街巷是城市记忆的物质留存,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的乡愁见证,也是城市内涵、特色的重要标志。富郎中巷是古城社会变迁的空间缩影,承载着一定历史时期里人们生活方式的记忆,又是当代居民赖以生存的空间。


再次走进富郎中巷,这里也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和更新,如今的富郎中巷环境净美、宁静恬然,走进这里仿佛隔绝了一切纷繁嘈杂。



这几处传统民居经过修缮改造后,提高了安全性和可利用性,从高空俯视,传统院落融入现代科技,既承载了生活功能、又体现了江南韵味,从传统民居到功能多元化的现代空间,改造后的老宅重新敞开大门迎接新主人,朝着特色酒店、总部办公、文化创意方向稳步推进招商工作。


富郎中巷30号效果图


以用促保推进古宅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招引各类市场主体入驻古宅,植入现代功能和多元业态,促进古建老宅活化利用,从而让古建老宅“活”起来,更“火”起来。


街巷深深

吴侬软语隐约而来

黛瓦粉墙

烟雨丝丝平添朦胧

时至今日

富郎中巷的故事

在创新中仍在延续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郎中   苏州   姑苏   古城   民居   巷子   故居   伙伴   医生   传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