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仅三位高级干部没有火葬,他们分别是谁?为什么有此殊荣?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党就发现了土葬存在严重问题,既浪费土地资源,又让逝者家属劳心劳力。

1956年4月27日,以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总理、邓公等为首的151名高级官员联合签名倡议,对火葬进行倡议,并且表示自己也会进行火葬。

消息一出,中央干部积极响应,高级官员去世后全部采取火葬,但却有三人例外,他们分别是毛主席、任弼时和许世友。

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分量自然不用说,虽然主席去世前多次强调自己要火葬,但中央政治局考虑到毛主席对革命的贡献非常特殊,并且在人民群众的心里是新中国的标杆和领路人。

许多老一辈人对毛主席有非常特殊的感情,考虑到这些,最终在邓公的带头拍板下,毛主席的遗体由水晶棺装殓,并且在北京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供中华儿女世代瞻仰。

事实证明,邓公做的是对的,时至今日,毛主席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感情依旧很深,毛主席纪念堂人山人海,瞻仰毛主席的群众络绎不绝。

未进行火葬的第二位高级干部是任弼时,任弼时被称为主席的左膀右臂,在延安时期是我党的中流砥柱。

因为任弼时事无巨细,对党内大小事务都非常关心,因此还被党内戏称为老妈妈。

但任弼时早年因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受过重伤,所以身体非常差,早在革命胜利前就需要靠降压药来维持生活。

新中国成立前夕,任弼时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不得已到苏联进行治疗,还因此错过了开国大典。

对此任弼时深表遗憾,但主席对这位老战友下了严令,不治好病不允许回国。

次年5月17日,仅仅接受一年治疗的任弼时回国工作,但他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药石罔顾。

最终,任弼时在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去世,年仅46岁。

任弼时是我国的“五大书记”之一,和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老总等四人并列,由此可见他功绩之高,职位之高。

由于任弼时去世时,我国还并未推行火葬,所以任弼时由土葬的方式葬入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我国第三位没有火葬的高级干部是许世友,这位将领也非常特殊。

许世友能喝酒能打仗,八岁就上嵩山习武,二十一岁参加了革命。

从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战争,许世友从未缺席。

在土地革命期间,许世友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2师34团的团长、红9军副军长等职务。

抗日战争中,许世友担任了赫赫有名的129师386旅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担任了华东野战军9纵的司令员。

这样一位功绩赫赫的将军,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并没有闲着,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又担任了南京军区、广州军区的司令员,还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许世友这一辈子没向党要求过什么,唯一一个要求就是死后要土葬,因为他生前没能尽孝老娘身边,死后想陪在老娘身边。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上将病逝,但如何处理许将军的遗体成了大难题。

对许世友将军的请求,邓小平同志进行了特批,邓小平说:“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

许世友将军是特殊中的特殊,因此准许土葬,下不为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土地革命   广州军区   南京军区   干部   高级   土葬   司令员   纪念堂   功绩   党内   遗体   殊荣   老娘   新中国   将军   主席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