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以身试探女儿男友,发生关系后抛弃女婿,被女儿男友残忍杀害

相信大家都熟知这句俗语:“成年男子理应婚姻,成年女子应成家。”

但是,当这一关键时刻真正降临时,父母的内心依然充满着难以割舍的情感。而对女儿而言,这种感情更是深入灵魂。

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担心女儿被男友欺骗,一时冲动之下决定亲自考验女婿,结果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女婿为什么会杀害自己的岳母?这一切还要从女儿谈了一个混混男友说起。

母亲婚姻的不幸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陈海燕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是好在这户普通家庭的收入也能勉强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生活还算比较幸福。陈海燕懂事的也是比较早,经常帮父母做一些家务活,父母也都比较欣慰。

随着女儿慢慢的长大,也到了谈恋爱的年纪。都说女大18变,陈海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小时候长得并不算出众,可是长大了却亭亭玉立,不但颜值很高,而且身材那也是没话说,在当地可以说是村花级别的人物。

母亲陈海燕的感情经历也是比较破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海燕与王某邂逅。两人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顺利成为一对恋人。

王某,来自药材世家,相较于陈海燕的家庭,他的家境更为宽裕。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两人喜结连理,共同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事业也越发兴旺。

然而,有一句古话道:男人得了财富,便易走上歧途。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就连以往对陈海燕照顾有加的王某也无法抵御这一命运。

1985年,当时的陈海燕只有27岁,她与丈夫的女儿也正好三岁。在这个时期,她意外地发现了丈夫的不忠。尽管亲友们一再劝她忍耐并劝阻离婚,但陈海燕无法原谅丈夫的背叛,最终决定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丈夫离婚。

离婚后,她将女儿的名字改为陈静,并让女儿跟随自己的姓氏。

希望全部寄托于女儿

离婚之后,陈海燕全身心地投入到女儿的教养中。在她的呵护下,女儿茁壮成长为一个美丽的少女。或许是因为自己婚姻的失败,陈海燕从女儿有记忆起便不断叮嘱她,在未来的恋爱中务必将男友带回家,让妈妈帮忙把关。她强调女儿不可轻易谈恋爱,必须谨慎挑选伴侣。

于是,在陈海燕的关爱和教导下,陈静逐渐成长。2000年高考结束后,陈静成功考取了北京一所大学的英语系,陈海燕得知这个消息后,为女儿感到由衷的高兴。

后来,陈静向母亲提出想要外出旅游一次,以放松心情。陈海燕经过一番思考,觉得女儿多年来努力学习,现在终于考上了大学,犒赏一下自己也是应当的,于是答应了女儿的请求。

后来的日子,闫卓对陈静展开了激烈的追求。有一天,当两人在吃过晚饭的路途中散步时,闫卓开始了攻心计,他表示自己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虽然现在有了小成果但是这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直到遇见你,我的生活才变得完美。

陈静这个年纪的少女哪里经得起如此动听的情话,再加上闫卓一直以来的呵护,她很快沦陷于他的甜蜜承诺中,欣然接受了闫卓的爱意。

那天晚上,他们在附近寻得一家旅馆住下。就这样,在陈静意识模糊的时刻,她将自己的初次体验毫无保留地给了这个男子。

当陈静听到母亲质疑闫卓时,她立刻表示不满:“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能力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即使他说的都是假的,我也愿意承担。”陈静反驳道。

这件事导致母女之间陷入了几天的冷战。几天后,陈海燕找到女儿道歉:“我的宝贝女儿,妈妈错了。妈妈之所以那样说,只是担心你被人欺骗。那就这样吧,你把你的男朋友带回家来,妈妈为你们做顿饭。”

看到母亲主动道歉,陈静同意了母亲的提议,但她要求母亲不要刁难闫卓。陈海燕听后,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这天闫卓拿着两篮子水果来到陈静的家里。陈海燕一眼就看出闫卓不是个老实人,但因为答应了女儿不刁难他,所以只好假意热情地招待他。

混混男友的真实身份

闫卓告诉陈海燕,他也是北京人,由于家庭条件有限,高考后便选择了辍学。现在,他和朋友在中关村开了一家电脑公司,目前每月有6000元的收入。

陈海燕表面上对闫卓表示赞赏,但内心实际上非常反感他。在闫卓离开后,陈海燕立刻打电话请人帮忙调查这个有可能成为女婿的年轻人。

没想到调查的结果让陈海燕大跌眼镜。正如她所担忧的那样,闫卓并没有他所说的那么优秀。事实上,闫卓住在一个贫民区,高中勉强毕业,根本没有开过任何公司。

更糟糕的是,闫卓自高中辍学后就一直在家靠父母养活,整天无所事事,在街头混迹。他的父母已年过半百,仍在外面辛苦打工,为了养活他。

得知这一切后,陈海燕对闫卓的敌意愈发强烈。当天晚上,女儿回家后,陈海燕将她所了解到的一切告诉了女儿。

陈静听后也感到非常惊讶,但她坚决表示即使真的是这样,她也不会和闫卓分手。她说:“我喜欢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钱。”陈海燕听后气得几乎要吐血,但却无计可施。

后来,陈海燕单独找到闫卓,表示愿意给他钱,只要他愿意离开自己的女儿,只要金额不过分,他想要多少都可以。闫卓却回应说他和陈静是真心相爱的,不会要她一分钱。

接下来的日子里,闫卓经常会来找陈静出去玩。让陈海燕更加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下班回家后竟然撞见了床上亲昵的两人,房间里一片狼藉。

陈海燕气得脸色发青,她感觉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她担心如果再这样下去,女儿会重蹈自己的覆辙。陈海燕提醒女儿,她的前夫家境也曾非常富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背叛。既然闫卓不是为了钱,只要确定他忠诚可靠,她也能勉强接受。

2001年春节时,陈海燕向自己的闺蜜透露了这个想法。闺蜜表示支持,但是谁来试探闫卓是否花心,这是个难题。闺蜜的话让陈海燕陷入了苦恼。她向身边的朋友求助,但最后都被委婉拒绝了,这让她们感到很头疼。

回家后,陈海燕一直在思考一个合适且可靠的人选,但始终无法找到。最后她下定决心,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她就只能亲自出马了。

母亲决定亲自上阵

春节过后,闫卓依然经常来找陈静,但陈海燕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开始主动邀请闫卓留下来吃饭,一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

闫卓和陈静见状心中颇为激动,他们猜测这是否意味着陈海燕在过年后想通了。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陈海燕对他们的态度依旧友好,两人才相信母亲已经真心接受了他们的感情。

2002年8月的某一天,陈静和同学去了天津。那天晚上,陈海燕邀请了闫卓来家里,问他是否愿意陪她聊聊心事。

闫卓没有多想,立刻答应了陈海燕的请求。那天,陈海燕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并摆上了大半瓶白酒。两人边喝酒边聊天,渐渐地放下了彼此的身份。随着酒意上头,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氛围变得微妙起来。

在酒精的刺激下,两人竟然发生了关系,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闫卓看着自己的衣物,才惊觉发生了什么。他心惊胆战地想,这是自己的丈母娘啊,这样做岂不还乱了?今后他还能如何面对陈静呢?闫卓不敢多想,他赶紧穿好衣服,悄悄地离开了陈静的家。

回到家的闫卓整天心神不宁,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日子。但让他没想到事,是陈海燕主动提议喝酒的,难道是因为长期的孤独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闫卓当天晚上再次来到陈静家。饭桌上,两人谁也没说话,吃完后,两人尴尬地坐在一起,仍然没有开口。看到这一幕,闫卓心里的想法得到了部分证实。

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猜想,他慢慢地拉住了陈海燕的手。果然如他所料,陈海燕没有反抗。那天晚上,两人再次发生了关系。


几天后,陈静回到了家。
当她打电话约闫卓出去约会时,对方却总是推脱。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静发现闫卓的行为异常,于是向母亲抱怨男人都不可靠。

正好此时,陈海燕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趁着女儿不在家,她将闫卓叫到了家里。见到闫卓后,陈海燕直接摊牌了。

她对闫卓说:“之所以会和你发生关系,完全是想为女儿试探一下你的品行。没想到你竟然如此不堪。但是,只要你和陈静分手,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我就当没发生过!如果你不愿意的话,那就把你交给警察,你想好后果,好好考虑一下吧!”

闫卓听到陈海燕的话,心头一紧。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他不得不考虑陈海燕的要求。

机关算尽只为换女婿

时间:2002年11月。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升级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种情况却根本没有办法调节,最终,陈静和闫卓决定分手,之后永不联系。

这下陈海燕是终于得偿所愿了,自己的付出的确没有白费,随即也是张罗着要给女儿继续介绍一个新男友。在经历上一段感情后,陈静的内心现在已经接近崩溃,对于母亲介绍的男友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时间:2002年12月。闫卓再次来到了陈静家,一见到陈海燕他立刻跪在了地上。他对陈海燕说自己真的不想和陈静分手,同时更不想坐牢,恳求她能否给他一个机会。

陈海燕看着跪在地上的闫卓,心中也有些不忍。但是,她想到自己为女儿的幸福生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更想到闫卓曾经对她做过的事情,她硬下心来说:“你已经伤害了陈静,我不能让她再次受到伤害。你们之间的感情已经无法挽回,请你离开吧。”

闫卓无奈地离开了陈静家,心中悲痛不已。而陈海燕也不能回头,她只能祈祷陈静能够在新的感情中找到幸福。

陈海燕看着面前的闫卓,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她扶起闫卓,对他说:“你也算是我这辈子第二个男人,只要你愿意分手,我也不会太过分。以后你有事也可以来找我。”

后来,两人又喝了点酒,趁着酒劲,闫卓再次和陈海燕发生了关系。第二天早上醒来后,陈海燕拿着手里的相机叫醒了闫卓,说:“你现在对我做的事全在这上面,如果不想坐牢的话,就赶紧跟我滚!”

闫卓被陈海燕的话惊得目瞪口呆,他无法想象昨晚的一切竟然被陈海燕录了下来。面对这样的威胁,闫卓感到无处可逃。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陈海燕的陷阱,无法自拔。

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和自由,闫卓不得不答应陈海燕的要求。从此,他远离了陈静,开始新的生活。而陈海燕也收起了相机,继续扮演着慈母的角色,期待女儿能在新的感情中找到幸福。然而,她心中的愧疚与复杂情感却始终无法抹去。

闫卓一回到家就换上衣服,心中满是愤怒。陈海燕连续两次设下陷阱,让闫卓无法忍受。

冲动是魔鬼

某日,闫卓喝了几杯酒后来到陈静的家,闯进门后立刻找到陈海燕,要求她删除那些照片。然而陈海燕拍摄这些照片并非易事,她当然不会轻易答应,说完便试图将闫卓赶出去。

陈海燕的举动让闫卓彻底失去了耐心,他情绪失控地掐住陈海燕的脖子,怒吼道:“全都是你害的,毁了我的生活,我要杀了你!”

陈海燕挣扎着,无法呼吸,眼中充满恐惧。“停手!”陈海燕大喊,冲向闫卓试图拉开他的手。

直到陈海燕失去反应,闫卓才恍然大悟,他竟然杀了人。然而,事情已经发生,无论他再如何后悔,都无法挽回。于是,他决定面对现实。

闫卓从厨房取出一个大麻袋,将陈海燕的尸体装入。在清理完现场后,他还带走了陈海燕的手机、身份证、钱包等物品。处理妥当之后,他扛着大麻袋离开了家。

夜幕降临,陈静回到家中,发现母亲不在。她以为母亲在加班,所以并未多想。于是,她收拾了一下,躺在床上入睡。

第二天,陈静一觉醒来已经接近九点。这让她感到异常,因为通常情况下,母亲会在七点多叫她起床吃饭。她以为母亲还在睡觉,于是走进了母亲的卧室。

然而,当她走进卧室时,发现屋里空无一人。这让她更加疑惑。她拿起手机给母亲打电话,却发现对方手机已关机。

一连串的事情让陈静心中越发不安。她又给母亲的好友打去电话,询问她们是否知道母亲去了哪里,结果对方也表示一无所知。

陈静在家焦急等待了将近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上母亲。担心母亲可能出了事,她最终决定去派出所报警。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警方接到报警后,也曾派出部分警力对陈海燕展开搜索。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仍然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陈静心情沉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后来,她和母亲曾为她介绍的男友结了婚,而她原本的房子也被她租了出去。

直到2007年6月4日,这个案件才有了新的线索。

真相水落石出

那天,警方抓获了一个盗窃嫌疑人,巧合的是,该嫌疑人正是闫卓的兄弟。为了争取从轻处理,他向警方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

有一天,他在与好友闫卓喝酒时,闫卓告诉他曾经杀了一个人。当时他以为闫卓只是开玩笑,所以并没有当回事。然而,如今回想起来,他觉得闫卓并不像是在开玩笑。

由于涉及人命,警方对此非常重视。经过梳理近几年的案件,警方突然想到了陈海燕的失踪案,时至今日,陈海燕已经失踪将近五年了。

而且巧合的是,闫卓和陈海燕家曾有过一段联系。警方怀疑陈海燕的失踪可能与闫卓有关。

于是,警方当天就来到了闫卓的家中。面对突然出现的警察,闫卓并没有感到意外,反而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在警局,闫卓将杀害陈海燕的整个过程全部坦白了。根据闫卓提供的地址,警方在永定河附近的一个地点成功找到了陈海燕的遗体。

随后,警方将闫卓移交给了法院。

2008年12月2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依据故意杀人罪,判处闫卓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起持续五年的悬案终于得以解开。

结语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最终,闫卓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惨重代价。

对陈静来说,这一切都是最难以承受的。她可能从未想过自己的母亲竟然会死于初恋的手中,更没有想到母亲为了她的幸福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女婿   男友   女儿   母亲   家境   警方   残忍   丈夫   担心   父母   事情   晚上   感情   心中   发现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