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悬梁锥刺股的高中生,谁有资格质疑?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几日有人分享了一张江苏高中生的作息表,这位高中生每天晚上坚持学到十一点,包括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最终苦心人天不负,今年考了677分,省排名500左右

按我的理解,这样的分享下面,应该充满对学生的祝福和羡慕,没想到浏览下来,不少或阴阳怪气或痛心疾首的评价,认为孩子死读书成了读书机器,觉得孩子缺乏创造力,将来未必有出息......


着实没有想到,一个学生遵从自己的本分,心无旁骛的用功读书,只因为学习的时间长了点,休息娱乐的时间少了些,也能招来这么大的非议。

什么时候学生刻苦奋进成了应该质疑的事了?

八零后应该都还记得上小学时的一篇语文课文吧,叫《一定要争气》,搁在现在就是满满的鸡汤文,是介绍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他17岁才进入中学,基础较差,所以利用一点一滴时间发奋读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

如果以现在某些人的标准,童第周是不是成了典型的死读书,缺乏创造力了?

我一直认为,每一份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努力都值得尊重。

作为高中生,拥有明确的目标,渴望考到一个满意的分数,选择一个或者喜欢或者有用的专业,有什么错?

为了这一目标,即使是头悬梁锥刺股,闻鸡起舞又有什么错?

那些见到学生起早贪黑学习就开始质疑的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设想一下:

一个程序员不惜996甚至997,为自己谋得一份可观的收入,这应该被质疑吗?

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们宵衣旰食,一心扑在工作上,这应该被质疑吗?

一个农民披星戴月,为支撑整个家庭长年累月的劳作,这应该被质疑吗?

为什么一个已经或即将成年的学生放弃自己一部分娱乐和休息的时间,一心一意的去读书,竟然会被质疑?

这个社会上总有一些聪明人,他们对很多事情一知半解偏又不自知,以片面的孤立的眼光来审视他人的一切:学生熬夜学习,就说人家是学习机器,领导带病工作,就说人家面子工程,陌生人救助他人,就说人家是摆拍邀名,似乎任何好事到了他眼中,总能解读出不一样的角度来。

难道只有如此,才叫有创造力吗?

更有甚至,动辄钱学森之问,反思教育,反思读书,反思科研,反思光刻机,似乎中国的学生只会死读书,中国的科研死气沉沉......

然而就是一代又一代刻苦读书的人,在各个领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就,让中国三十年走完他国一百年的发展过程。

头悬梁锥刺股,不是死读书,而是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倾尽全力去拼搏,而是以绝强的自律克制懒惰、逸乐,走自己该走的路。这样的人,作为学生,他会刻苦努力,将来跨入其他行业,他一样会想尽办法做到更好。

我在学校经常跟那些喜欢玩游戏,不爱学习的学生说:相信我,那些你所看不起的只会读书的呆子,如果你告诉他们:游戏玩的好可以加分,你在游戏方面,很快就会被碾压。

刻苦,专一,心无旁骛,这样的品质不该被质疑,也没人有资格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宵衣旰食   家童   逸乐   闻鸡起舞   光刻   心无旁骛   创造力   刻苦   中国   路灯   将来   科研   目标   资格   时间   学生   高中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