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日籍华人想回国发展,还希望“祖国”接纳,到底发生了什么?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中国兴起了第一批移民潮,其中不乏许多移民日本的国人。

据统计,截至2020年,在日华人数量达80万。

然而,近几年来,却有不少日籍华人纷纷回国,还希望“祖国”能够接纳他们。

为什么日籍华人纷纷回国?他们又是否能如愿以偿?

赴日移民潮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中日两国差距甚远,在强大的经济对比之下,很多中国人萌生了赴日发展的念头,由此掀起了一股赴日潮。

这股潮流最先从东北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席卷全国,赴日留学的赴日工作比比皆是。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在日外国人共有288万人,其中80万人来自中国,而且大部分是留学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大量吸收各国留学生,应对国内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问题。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靠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优势,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与高速增长的经济相反的是,日本国内的人口出生率却越来越低,从2005年开始,日本总人口逐年减少。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研究所发出警告,如果日本不采取措施,那么到了2050年,日本的人口会从1.28亿跌至9515万,按照这个趋势下去,不必发生什么情况,日本就会从国际社会消失。

为此,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出台了“接受10万外国留学生”的政策,到2008年,这一数额扩大为30万。

借着高福利、机会多的优势,日本吸引了大量留学生到来,其中就有许多中国人。

大多留学生毕业之后,为了继续享受日本的福利政策,通过和当地人结婚的方式,加入了日本国籍,成为日本公民。

根据2018年日本官方数据统计,日籍华裔公民已有10万人,且以每年3000个的规模逐年增加

光是在东京的华人,就有20多万人,分布在东京的不同镇区,形成了大小不一的“中国城”。

然而,近年来,这80万日籍华人里,却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回国发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日籍华人归国潮缘起

将来在日本还是在中国还不一定呢。

在日本生活了20年的一位餐饮从业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两个孩子虽然都在日本读书,但他希望孩子们长大能够回中国生活。

事实上,很多日籍华人都在计划“回到”中国。自2005年起,中国驻日大使馆每年都会收到许多申请,都是来自那些“想回国”的申请者。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想要回到国内生活呢?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为了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相反,日本在九十年代的经济泡沫破裂之后,陷入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状态,经济发展逐渐放缓。

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国内的产业大规模的向外转移,这势必又会反作用于经济,落到普通人面前,就是就业机会的减少。

隔海相望的中国强势崛起,其中新能源、钢铁、光伏、电商等产业开始走向海外,抢走了原本属于日本的市场份额,这让原本就停滞不前的日本经济更雪上加霜。

在海外日本企业被围追堵截,在国内停滞的经济又让人看不见希望。日本的就业环境日益恶化,就连本国人都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别说作为外来客的日籍华人了。

另外,在长时间的定居过程中,日籍华人也发现,日本并不像当初设想的那么好。

首先日本是岛国,国土狭窄,资源有限,一些地方的人口密度可以排到世界前列。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尚可以掩盖住,可是一旦经济停滞,高房价,优质就业资源的稀缺、竞争激烈、压力大等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虽然中国人口密度虽然也不低,但好在中国国土辽阔,有比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是在一线城市生活不如意,还可以选择去到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发展,或者自己回小县城躺平,而这些在国土狭窄的日本难以实现。

除了经济问题,更加让日籍华人不能接受的文化隔阂。

日本的社会文化是典型的男尊女卑,尤其是女性就业极为困难。职场上等级森严,长幼尊卑明显,连部分日本人都觉得生活压抑无趣,何况是获得资源相对较少的日籍华人。

另外由于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某些日本当地人对待华人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加上双方的习俗文化有出入,许多日籍华人在融入当地社会圈子的时候遇到重重困难,在爱情方面更是如此。

据统计,2004年在日中国人结婚的只有296对,离婚率却是结婚率的1.4倍。

很多移居日本的华人,因为文化和生活等种种原因,选择了回国相亲,既然海外婚恋困难,回国又何妨。

当初他们本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离开中国,如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好了起来,自然也会产生回到中国发展的念头。

不过,“回国”这件事真的那么容易吗?

中国绿卡不是想拿就拿

所谓移民到美国难,移民到日本难,其实都没有移民到中国难。

想要成为一个中国公民,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之一:在中国投资数额超200万,且连续三年投资纳税记录良好;在中国具有高级职称或享受同等待遇,且任职满4年,同时纳税记录良好;对中国有突出重大贡献;亲友团聚。

自2004年中国实施“绿卡”政策开始,只有7300多人拿到了中国绿卡,而在华旅居的外国人却有近百万人。

拿到中国绿卡的都是些什么人?

2016年,伯纳德·费林加因“设计并合成分子机器”获诺贝尔化学奖。年近70的费林加教授,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客座教授,每年都会给华东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开讲座。

因为每次来华提交资料的流程都比较繁琐,费林加教授决定在中国办理“永久居住证”,也就是中国绿卡。

于是,费林加教授成了第一位移民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

新闻发出后,很多外国网友称:原来我离中国绿卡只差一个“诺贝尔奖”。

虽然是玩笑话,但中国绿卡的标准确实相对更高。

2004年,获得第一张中国绿卡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那时候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

近两年来,中国绿卡逐渐放宽了标准,即便如此,能拿到中国绿卡的人寥寥无几。

所以说,那些原本退出中国国籍的日籍华人,要想再次获得中国公民的身份,也不是那么容易。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日籍   诺贝尔奖   上个世纪   华人   国难   绿卡   日本   中国   留学生   国土   国人   移民   祖国   经济发展   国内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