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的曾国藩,全靠这12个字撑着

中国古人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曾国藩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可以真正达到“三不朽”境界的人物之一。

无论是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还是蒋介石所说的曾国藩为人行事“足为吾人之师资”,都说明:曾国藩的身上有着与中国情境下成功相契合的要素。



曾国藩是一个不懂军事的文人,但却带领一支体制之外的临时武装,完成了正规军都完成不了的事业。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愿意为他所用,李鸿章、胡林翼、郭嵩焘......曾国藩用人的艺术,是每个领导者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人生三变,九死一生,与普通人一样,曾国藩也走过弯路吃过大亏,但他能从失败的经历中重新站起来,在犯过的错误中汲取经验,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普通人读曾国藩,也能像照镜子一样,更好地看清自己,并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宫玉振从领导力的角度,将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之道提炼为十二个字:“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清晰凝练地揭示了曾国藩的中国式人生哲学。



领导力十二字


曾国藩






深沉厚重


耐烦耐心


浑含包容


高明精明



泼辣果断


慎 谨慎自制


勤 勤奋勤恳


实 扎实朴实



暇 从容空闲


裕 宽裕坦荡


恕 宽容恕道


强 倔强刚强



这十二个字,其实就是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中,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遵循的十二条基本原则。通过这十二个字,可以学习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理想与追求、法家的清醒与现实,以及道家的成熟与灵活,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使之达到真正圆通无碍的境界。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重”,厚重、稳重。“重”反映了在中国文化环境下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领导者如果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


今天公务员考试的面试中,判断的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的稳重程度如何。快速变革的时代,往往也是机会主义盛行的时代。


当整个组织都处于浮躁状态的时候,反而更需要领军人物静下心来,从战略层面把握住根基和未来,以重驭轻、守正出奇。




能忍人,斯能胜人




“耐”,耐烦、耐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情绪化的反应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

今天的社会不仅要求高的智商,还必须具备高的情商。柳传志是中国企业家中妥协的大师,他经常给下属讲:前面有一堵墙,你非要把这堵墙给砸个洞,人是过去了,墙也砸坏了。沿着墙往前走一走,早晚会找到门的。


联想在并购IBM的个人电脑部门时,两家企业都是强势的企业,当发生冲突时,是联想稳住大局,最终促成了合作。




浑则无往不宜


“浑”,浑含、包容。中国历史所蕴含的处事智慧说明,精明是小聪明,浑厚才是大智慧。


曾国藩手下有一位“不世之才”——丁日昌,他在海防方面的主张有很多远见卓识,但作风强硬,不近人情,因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曾国藩便写信规劝其待人做事要如璞玉而非水晶,水晶光明剔透,但是最容易受伤害而碎裂。璞玉浑含,故而高深莫测。




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明”,高明、精明。优秀的领导者,是二者的集合体。所谓的高明,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比尔·盖茨在解释微软的成功因素时说:“我从来都是戴着望远镜来看这个世界的。……在20世纪80年代的某个时间之前,各家软件公司都大同小异。但是另外三家不像我们这样具有长远眼光,能够雇用正确的员工,并且能够以全球化的眼光思考……”


成就大事的人对于关键的细节,也必须把握得非常精细。阿里巴巴刚刚成立的时候,布局宏大,没有一家企业是它的对手。然而,对于这样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来说,只要一个关键的细节出了问题,整个体系就有崩溃的可能。




以霹雳手段,行菩萨心肠



“辣”,泼辣、果断。曾国藩带领湘军剿匪时,仅四个月就直接杀了一百三十七个人,人称“曾剃头”,湖南的混乱局面最终被镇压。


他经常以“辣”为依据来确定军队一把手的任命,关键时刻军队的一把手心肠不硬、手段不狠,很多事情就没法摆平。




但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社会,领导者没有人情味,他的领导一定是失败的。所以,曾国藩强调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即是如此。马谡立了军令状,却失了街亭,因此必须死,否则军威难立。但诸葛亮是挥泪斩杀,并保证会照顾其家人。所以马谡死时也是无怨无悔。




古今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慎”,谨慎、自制。自制对于领导者来说永远是一种美德。曾国藩说自己一生做官,就像驾着一辆缰绳朽烂、疾速奔驰的马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当代很多企业家的人生轨迹往往是倒“U”形。成功的高峰后便是一落千丈,大多是因为得势后便以为一切尽握,于是便放纵自己。


正如杰弗瑞·菲佛所说:“权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你所在的职位。”每个人一生都在扮演某个角色,时间长了不免会入戏太深,而人生真正的戏剧性在于,志得意满往往难以善终。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裕”,宽裕、坦荡。“裕”是“万事浮云过太虚”的达观,是“尽人事,听天命”的释然,是“活泼泼之胸襟、坦荡荡之意境”的开怀。


如同人生做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快乐的一样。只有放下那颗执着的求报之心,才会真正有坦坦荡荡的心境。曾国藩一生著作等身,但从不把写作变成求名的手段。读书以求官,写作以求名,其本身的乐趣便会荡然无存。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

“勤”,勤奋、勤恳。“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曾国藩在军中时,每天早上都是未明即起,黎明后巡查营垒,检阅操练,白天则清理文卷,接见客人。其余的时间,则是博览群书。在他看来,将帅能否勤劳,直接关系到军队的作风。

迈阿密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所著名音乐学院的学生分析后发现,卓越的学生练琴的时间没有一个是低于一万小时的。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在任何一个领域里,若想从平凡之人变成大师级的人物,就需要付出一万小时持续不断的努力。




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实”,扎实、朴实。“扎硬寨,打死仗”“尚朴实,耐劳苦”是湘军的基本精神,也是湘军战斗力的来源。曾国藩规定,湘军每到一处安营,“无论风雨寒暑,立刻修挖墙濠”,要求哪怕只住一个晚上,也要做好坚不可拔的打算。

湘军这种扎营的笨功夫,最早是跟对手太平军学的。但是后来太平军筑垒掘壕,一天比一天潦草;而湘军修垒掘壕,则一天比一天扎实。曾国藩发现后非常高兴,认为从这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力量消长:太平军大势已去,而湘军的胜利指日可待。



果能坚忍不懈,总可有志竟成

“强”,倔强、刚强。“强”强调的是坚韧的意志力量,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是不轻易认输的意志,是看明白之后的一种坚持。


正是在与官场政敌与太平天国的双重搏斗中,曾国藩养成了咬牙立志、不肯认输的性格。他自己称之为“打脱牙,和血吞”的“挺”字功夫。



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暇”,空闲、从容。“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暇”字着眼的是对做事节奏的把握。“心亡”为忙,慌里慌张,心中便没有方寸。


人生必须勤奋,但人生也需要留白,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的内心。因此,优秀的领导者,一定会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深入思考。


曾国藩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静坐,比尔·盖茨也曾说,自己每年都要安排两个星期的“思想周”,到不受任何事务骚扰的地方去阅读和思考将来。



一言可以终生行

“恕”,恕道、宽容。恕是将心比心,是同情的理解,是对自我的一种突破,是走出小我、成就大我,从而成就事业的关键。恕道是中国式领导力的核心。

曾国藩带领湘军作战的早期,因为自负自是、我行我素,官场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甚至一度被朝廷罢免了兵权,从而跌落到了人生的低谷。


后来,他吸取教训,宽以待人,不仅与人合作时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对和自己政见相左的官员也不蔽于私,有功则举,才吸引很多人才为其所用。



曾国藩的人生给了你什么启发?

2位幸运留言读者将获赠主题图书一本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作者: 宫玉振

十二字读透曾国藩,全面解析中国式领导力。


-End-

观点资料来源: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12字把握中国式领导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太平军   求名   璞玉   盖茨   湘军   坦荡   领导者   朴实   厚重   精明   稳重   扎实   成就   时间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